探讨渔业资源枯竭与就业转型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84024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渔业资源枯竭与就业转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探讨渔业资源枯竭与就业转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探讨渔业资源枯竭与就业转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探讨渔业资源枯竭与就业转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探讨渔业资源枯竭与就业转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讨渔业资源枯竭与就业转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渔业资源枯竭与就业转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探讨渔业资源枯竭与就业转型摘 要:随着自然资源的普遍衰退,海洋渔业资源面临枯竭,产业结构迎来了一个巨大的转变,渔民纷纷转产转业。本文主要通过调查舟山群岛新区渔民就业转型的实践来论述资源枯竭型产业的转型与其就业转型的特征、理论、政策、问题以及启示,揭示了城市功能、产业构成与就业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内在联系。关键词:渔业资源衰退 就业转型 产业结构调整 海洋经济引 言舟山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入海口,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因而渔业在舟山经济中占主要地位。90

2、年代以来, 海洋渔业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中越渔业协定的实施、海洋水产资源的急剧衰退、海洋及渔场污染的日益严重,给渔业经济的发展带来各种困难和压力。因此,大力推进渔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渔民转产转业工程成为关系渔业可持续发展、渔区社会进步和渔民根本利益的重大战略课题和全局性难题。1.研究方法本次的研究地点选择在浙江省舟山群岛,众所周知,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渔业资源极为丰富,素有“东海明珠”之称,岛上从事渔业捕捞的渔民人数众多,数全国之最,近年来,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人口的快速膨胀,舟山群岛的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显著,对渔民的就业问题产生了鲜明的影响,以之为例进行渔业资源枯竭对就业转型

3、的影响非常具有典型性。本次调查样本采集自六横、虾峙、册子、岱山、嵊泗,这五个区域正是舟山群岛中渔民分布密集地所在。而舟山渔民分布以纯渔区为重点,7个纯渔乡镇、43个纯渔村捕捞渔民占全区60,其中渔业重镇虾峙19个村有下海渔5724人,占普陀区捕捞渔民近14以上,在本次调研中,这五个岛将占据我们调查样本90%左右。本次调研以舟山本地渔民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并辅之以本地普通居民的访查,用当地方言与那些文化程度不高、不会普通话的渔民进行交流,从而有利于作者获得所需要的数据及信息。研究对象范围较广,涉及全面,不仅仅局限于渔民,更有对当地普通居民、尤其是渔民家属的调查研究,在渔民之中,也分为两类进行调研,

4、分别是转业后的渔民和未转业的渔民,从各个角度、各个类别的人群进行剖析,力争数据的全面性与代表性。此外,研究采用问卷、实地访谈、电话访谈等方式。作者深入几个典型渔业区,即嵊泗县、岱山县、普陀区的虾峙镇,六横镇和沈家门,通过对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渔民典型的实地访谈来取得相关资料。在整个舟山群岛发放200份问卷以获得第一手数据。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体采访相结合、实地实践调研与政府官方数据查询相结合、不同个体与人群抽样调研等多种形式,广泛搜罗各种与渔业资源对就业转型影响问题相关的数据与信息,通过这些全新的数据采集方式,可以真实全面地反映渔民转业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渔民的转业方向以及普通民众对渔民转业

5、问题的看法等。官方数据与实践调研所得到的真实数据相佐证,能得出更客观更有说服力的结论;抽样问卷调查与随机个访相结合可以达到由点及面的效果,从一般中抽象中特殊,使调查结果更接近事实;数据来源多而全面,涉及舟山群岛中多个岛屿,例如六横、嵊泗、岱山,覆盖范围广,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2.渔业资源的衰退自20世纪70年代起, 中国的渔业资源就进入了衰退期。目前黄海渔场已有16种主要经济鱼类、7种甲壳类、3种贝类资源濒临枯竭; 传统的黄渤群系带鱼、鲆鱼、真鲷、河魨、黄姑等渔业都已先后失去了产业价值。东海区?四大家鱼?(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除了带鱼还能维持一定产量以外, 其他均已形不成渔汛。一个显著

6、的原因是捕捞能力多年的盲目扩张, 超过了渔业自然资源的最佳可捕量。1951 年全国海洋机动渔船只有230艘、总功率209kW, 至XX年,达到27.万艘、184.万kW, 分别增加了100倍和690倍。其中, 多数是只能在近海作业的小型船舶。这就损害了水生动物的产卵场, 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 破坏了海域的生态平衡, 导致渔业资源衰退。3.产业结构变化引发的就业转型及渔民转产转业的现状根据调查,转业渔民的去向则大致分布在现代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水产加工业、船舶修造业等等。究其原因,渔业产值目前占舟山工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第三擦汗农业中许多行业也与渔业休戚相关,水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

7、80%以上,同时休闲渔业多样化品牌化,水产养殖的产量质量迅速提高和增加,舟山还组建了远洋渔业龙头企业,这些都促使传统渔业逐步从粗放的简单扩大再生产向集约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第二,以单冻虾仁、鱿鱼丝、鱼片、海洋药物、鱼糜等加工为主的水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加工品种扩大到近百种,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得到了发展。第三,舟山的船舶修造业在企业数量、总体规模、生产能力产值利润和发展前途方面具有重要优势,船舶工业已经形成近200万重吨造船能力,正在成为全国重要的修造船基地。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行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及与渔业休戚相关的特点使得它们成为渔民在就业转型时的首选。目前有很大一部分捕捞渔民向水产品加

8、工、船舶修造、电子仪器、物资供应等各种服务行业转行,舟山传统作坊式生产的水产加工产品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和特色,深受人们喜爱。捕捞渔民参与传统水产品加工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舟山的渔业服务业市场需求广,发展空间大,捕捞渔民转岗经营渔需物资,从事渔具制造,参与水产品流通等也有独特优势。因此,传统的与渔业有关的行业也是转产转业的重要方向。而在实地访谈中,作者发现转产转业还面临许多实际的问题与困难。首先,大部分人错误地认为渔业就是捕捞,渔业产量就是高产船、高产老大、电脉冲;渔业发展就是帆涨网。在这种错误思想观念引导下,想让他们从捕捞作业退下来,需要做大量工作。另外,海洋作业有其独特的生产技术和产品的独特

9、性,其从事海洋捕捞的设备通用性弱,而作业渔船与渔具只能用于海洋。另外,海洋捕捞技术和作业技能的专用性限制了渔民的转产转业。第三,舟山市人口的文化结构,以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为主,占人口的63;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四项文化程度合在一起高达80;大专以上人员仅占。在失业人口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高中文化程度仅占8,还有是文盲半文盲。而在受调查的渔民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5%左右,有近5%的受访者是文盲,而这些没有高中以上文化的渔民的转产转业成功率仅为36%左右,而且基本还留在第一产业的与传统渔业相关的养殖业和远洋渔业这些行业中。表格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调查中还发现了非常有趣的一点,几

10、乎所有的渔民都接受的或多或少的转产转业相关政策介绍与就业培训,但是渔民普遍反映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一是培训对象在文化基础、原有技能和年龄等方面存在差异,接受能力必然不同,与城市下岗再就业同样的培训方法和培训期限难以收到好的效果。二是培训的内容鲜有实用性,有关部门和培训机构在开展培训前病没有充分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培训并不能让渔民顺利就业。三是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脱离,渔民还是要自己去选择职业,很少能做到学以致用。因而培训机构要与就业服务机构和再就业服务中心合作,联合开展工作,在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劳动素质和技能的同时,帮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做到学以致用,应针对渔民特殊的自身情况,采取个性化服

11、务,在培训的方法、时间、地点等方面为渔业转业人员提供多样化选择。 另外出乎意料的一点是,鲜有渔民在转业时会通过当地的劳动力市场,而大多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这与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不完善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同时,渔业劳动力的就业转型伴随着海岛城镇化进程而发展,随着近几年舟山市“小岛迁,大岛建”政策的推行,一些小岛上的渔民纷纷举家迁到较大的岛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其就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型。 4.调研结论研究渔业资源衰退后的渔民转业问题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1、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引导渔民合理积极转业,有助于海洋资源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2、贯彻十七大以人为本的重

12、要理念,结合时政热点,以解决渔民切身问题为宗旨;3、促进以舟山为代表的沿海渔农村的发展,促进渔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更深入全面真实地反映渔民转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部门制定更贴合实际的政策提供依据。本次调研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从问卷的数量上看,200份可能无法典型地代表所有舟山转业渔民,而这一点在接下来进一步的调研中会有所改进,问卷数量将达到XX份。另外本次调研属于描述性研究,并不是实证研究,无法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并不具有可证性。参考文献:1.陈鹏、黄硕琳、陈锦辉.沿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分析.上海水产大学学报,XX年04期2.柴寿升、张佳佳,美、

13、日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启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X年01期3.韩青动、袁春营、边会林、赵凤梅,河北省沿海渔业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思考,河北渔业,XX年03期4.刘国土,结构调整:舟山渔业发展的出路,浙江经济,XX年09期石兆文舟山休闲渔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渔业经济研究XX,(1)5.宋立清,中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问题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XX,(03)6.孙启泮,渔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对青岛3个乡镇5个村庄的调查分析,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XX年02期7.王淼、刘勤,实现我国海洋渔业外部转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农业经济,X

14、X年09期8.薛国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特征J,经济学家,XX,(01).徐质斌,李相林中国渔业衰退问题的多因性与组合解,渔业现代化,XX年第35卷第3期9.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XX,(02)10.杨建毅,浙江省海洋捕捞渔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上海水产大学学报004年02期11.殷文伟、李隆华、戎其跃,舟山渔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症结和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XX,(04)12.张红智、朱玉贵、孙志敏,我国海洋捕捞能力的管理方法及制度效应,中国渔业经济,XX年02期13.朱晓莉、宋妙龙、杨正勇,上海淀山湖水源保护区渔业劳动力转移动因的实证

15、调研,渔业经济研究,XX年 01期 ,Sylvia Brandt, Nathalie Lavoie and Sven Anders The Effects of ITQ Management on Fishermens Welfare when the Processing Sector is Imperfectly Competitive,U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Economic Working Paper Seki,Jeffrey , Competitive Work Environments and Social Preferences:Field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a Japanese Fishing Community,July005,IZA Discussion Paper ,The Economic Theory of a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 of the Fishery,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4,62(2),:124-142Monica Gambino,Loretta Malvarosa, IVincenzo Placenti,Fishery 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