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83523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农村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讨农村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探讨农村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探讨农村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探讨农村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讨农村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农村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探讨农村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乡镇政府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招商引资等作为增加当地财政收入的良策。而在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往往是靠山吃山,有煤挖煤、有石采石,兴办小高炉等,这些企业往往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不惜以牺牲环境代价获取经济利益。更有甚者个别乡镇领导不经考察,盲目引进一些淘汰落伍、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甚至对一些企业实行重点保护。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期内见到了经济效益,但由此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忽视,甚至酿成

2、重大事故。农民盲目滥用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农民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导致环境污染。据最新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年使用量达40t 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 km2的安全上限。而且,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万km2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二、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环保意识淡薄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是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思想根源。长期的传统农业耕

3、作方式,环保知识的缺乏,造成广大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认为环境污染与己无关。只顾眼前效益,不顾长远利益,更不考虑生态环联盟境,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等,重而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恶化。农村环境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在农村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工业化向农村转移的过程中,一些乡镇政府一味讲发展,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企业布局分散、生产和排污混乱无序,即使采取了治理措施,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化工、电镀等污染企业分散在乡镇、村庄、居民集中区,尽管近年来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三废”污染有所减缓,但由于没有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治理,污染问题仍很严重。加之农村生活废水无序排放,各种垃圾随意丢弃等都形成较大

4、的环境安全隐患。农村环保法律缺失目前,国家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河南省尚没有一部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或规章,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分散在其他多部法律文件之中。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原则性规定,概括性强,实践中难以操作。如针对有关畜禽养殖污染和面源污染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现行法律中的一些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给农村环保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三、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建议加快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步伐虽然我国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对农业环境保护做了某些原则性的规定,但由于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规定不系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在实行工作中难以有效实施

5、。因此,尽快制定较为完整、具体、针对性强的环境保护法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并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才能逐渐消除污染,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3.加强农村环境管理执法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装备,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做好法制宣传和执法检查,不断增强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监督管理机制。3.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于提高农产品质

6、量安全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彻底改变以牺牲农村环境、破坏农村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3.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机构依法管理好农业环境,就必须建立一支懂政策、熟悉业务的管理队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理顺机构,完善农业执法体系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保证农村环境监督管理。加强投人,努力增加资金投人。环境保护既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又是一项社会性工作。要积极开辟资金渠道,鼓励和吸引企业和农民参与投人。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国际合作,结合农村发展现状和特点,按照农村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有针对性地发展农村环

7、保高新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乡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引进和吸收国际农业环保方面的先进技术、新工艺、新思路和新成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大力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必须走生态发展之路。加大生态农业模式技术的探索和推广力度,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农村废弃物的再循环率。开发农村能源,保护自然资源,多施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防止污染,逐步扩大生态农业建设规模,努力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3.加强无公害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研制开发生产废弃物处理

8、和利用新技术、农用污水净化技术与设备、新型的生物可降解的农用地膜、城市垃圾综合处理农用技术、活性污泥农用技术、减少和避免初级污染和次生污染;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畜禽粪便、秸秆等废弃物的无害化技术、资源化处理技术,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生产配套技术等,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要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主攻方向,不断培育优势产品产业,全面推广普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示范基地。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