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浅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7744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浅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浅析教育公平是一种古之已有的美好理想。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不仅被称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加速器,而且还是促进社会平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平衡器。在存在各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中,教育由于能够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者改善其生活状态,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被视为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工具之一。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客观上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接收教育。现代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有教无类”,即打

2、破身份、地位、民族、性别、区域等界限,赋予每个受教育者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这不仅是法律所体现出的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各阶段教育中处于比较特殊的地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当中提到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全民族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输送国家产业建设大军的基础工程;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所以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不公平现象,也日益被社会关注。如何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公平问题,对于促进

3、我国社会公平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公平观是不同的。归纳起来,历史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公平观,即同质的公平观和差异的公平观,它们代表两种不同的教育水平。同质的公平观是把所有人的“天资”看作是无差异的,要求用同样的标准和规则规范所有的人。同质的公平观代表了一种原始的公平,他仅仅明确的提出了人们受教育权的不可剥夺性。差异的公平观是根据个体和环境的不同情况,用不同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人。差异的公平观代表了真正的、理想的公平,它肯定每一个人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和实现这种自我价值的权力。这种公平观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尊重差异、承认多

4、样化的原则。很多人在谈到教育公平时,常常把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混淆起来。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们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在区分这两个概念之前,先明确一下平等与公平的含义。平等的基本词义是无差别的,在社会中是指人们在社会上处于同等地位,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同等权利。公平的基本词义是无偏袒、无偏见,客观公正,但并非是无差别。平等强调的是一个客观事实,公平强调的是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教育平等是指教育领域的一种平等状态,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和政治平等的基础上。他主要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具有客观性。教育公平是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下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可能的教育平等,其核心是实现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

5、。它是一个规范性的概念,是人们的主观评价。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有着很明显的区别,但同时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教育公平包含着教育平等,即教育平等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教育平等是教育公平的基础,离开平等也就无从谈公平。另外,教育公平只能是相对的教育平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公平和教育机会的公平两个方面。教育权利公平是指法律上要保证每个公民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我国当前的现实中,权利的公平已经不是主要问题,我国教育公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机会公平上。教育机会是指受教育者发展的可能性空间,是每个受教育者进入教育机构和参与教育活动的各种条件。教育机会公平包括均等的入

6、学机会、在教育过程中有均等的对待、有均等的学业成功机会等内容。社会各阶级成员,无论其性别、种族、地域、家庭前景都应享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职业教育系统、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并向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但是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公平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职业教育投入不足。自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逐步重视。但是,无论是从总体上还是从中央和地方的分类来看,截至XX年前的一段时期内,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所占比重不仅较低,而且

7、还呈下降趋势。1999年到XX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从亿元增加到亿元,只增加了亿元,增长幅度为%,远小于同期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的增幅。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占总教育经费支出的比重也从1999年的%逐年下降到XX年的%,减少了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教育经费支出中,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绝对量从亿元增加到亿元,增加了倍,相对比重也上升了个百分点;普通中学教育经费支出增长了近1倍,相对比重略有上升。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低。目前我国的人才评价机制不公平,劳动用人和社会分配制度结构忽视技能型人才的作用。传统观念中“重文轻技”的思想根深蒂固,“学历社会”使得许多中职毕业生连找工作的入门证都难以取得。据统

8、计,德国只有约30%的青年选择上大学,约70%的年轻人则选择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而在我国,一般是没有机会接受普通高中或普通高校教育的学生才选择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不公平乃是整个社会不公平文化的缩影,职业教育价值社会认同度低,被视为“次等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虽然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很高,超过了90%,但是由于制度、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就业领域扩展和收入水平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大多数中职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条件较差、收入水平较低。他们的就业领域大多分布在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生产性单位,这些行业领域的工资水平普遍不高,用工也不够规范,使得中职毕业生在这些部门的工资

9、收入很低。另外,一些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由于利益的原因,不给员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使得在小企业工作的中职毕业生没有保障。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状况。中职教育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不能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XX年全国有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万人,聘请校外教师万人,比XX年分别增加万人和万人,增长%和%,生师比已经达到:1,高出教育部规定的生师比标准人。职业技术教育的专职教师的学历构成偏低。XX年XX年,与普通高中相比较,中等职业教育本科以上专任教师数量所占比例低于普通高中约10个百分点。三、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公平的方法正确理解公平与效率以及他们的关系。教育的公平问题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10、。从本质上来说,教育公平是和教育资源的享受联系在一起的,只要社会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全社会所有人的需要,绝对意义上教育公平就注定只能是一种理想,不可能成为现实。即使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可能做到绝对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我们只能把教育差距控制在社会和公众所能容忍的范围之内,并尽最大努力缩小差距。教育学上的效率是从经济学引申来的,它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当一切可以被用于教育的资源都被用于教育而没有闲置或浪费时,我们便称之为有了较高的效率。二是教育资源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就是在一定的资源投入条件下,所能提供的教育机会越多所能培养出的人才越多,效率就越高。在现代

11、化的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经常处于难以兼得的冲突状态,教育发展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我们一直实行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邓小平同志曾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具体到教育问题上应该是发展有利于教育机会的充分扩展的政策。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政府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有限,所以普通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要均衡发展,就需要政府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不足是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同时,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分配不合理也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所以,应当调整公共教育支出的结构,提

12、高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的比重。建立中职教育贫困学生助学制度,加大扶持弱势群体的力度,特别是扩大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范围,使他们通过国家帮助和本人勤工俭学得以顺利完成学业,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多渠道拓展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加强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推动职业学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在国家财政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展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渠道,吸引多种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类型企业投资或合作办学。各级政府部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开办中等职业学校,在税收、用地、补贴、项目支持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充分利用中等职业教育实用技术性强、与企业具有天然

13、紧密的合作关系等特点,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本有机结合,创新和发展多种形式、灵活有效的办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拓展职业教育投资渠道,还可以将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交流道教师队伍中,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专业技术,同时还能为学生实践和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为各类企业提供更加丰富、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较多的是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技能型劳动力的,从而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县级政府部门更应当意识到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将促进地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执政要务,从政策、资金、和办学环境等方面

14、积极给予扶持。同时,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力,逐步转变人们的固有观念。政府、学校与企业协同合作,切实改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薪酬、待遇,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者的职业生涯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应当消除各种歧视性的制度、观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技术工人的工资的提高,不断改善企业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福利待遇等。参考文献:1金一鸣.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XX年10月 第一版.2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XX年4月 第1版.3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XX年.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