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探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75688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探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探讨 摘要: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受人代写论文性的制约和规定是思想 政治 教育 的一个显著特征。由于人性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如何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原则;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的基本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完整、 科学 和准确的人的特性为依据,树立良好的“人”的意识,尊重人,关心人,遵循人性

2、的制约和规范。这一原则的核心是以人性为依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它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 内容 :1.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的完整特征,把握人性之间的相互制约性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人具有 自然 性、 社会 性和实践性,这三者是统一的,却又是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例如,人的自然特征反映为温饱、性欲等生物性需要,它却总是受到社会性的制约,必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下才能得到满足;人的社会性特征反映为社会性需要,它必然受到实践关系、实践能力的制约;人的实践性特征反映为实践性需要,它也必然受个体生物机能前提和现实社会关系的钳制。三者之间往往不能协调一致,种种矛盾使人困惑、迷茫,反映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便会产生各种恶

3、的道德意识和行为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要发挥其职能作用,达到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标,就必须以人为前提,把握“人”这一实体的特征及其表现。2.遵循根源于人性之中的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与 发展 变化的 规律 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收到效果,关键在于能否揭示人的思想与行为发展变化的规律,按规律办事。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律是受其教育对象的规律制约的,它根源于人性的普遍性。“人性是指人的共同本性,人的类特征”。但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通过个性表现出来。对于每一个个别的人来说,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教育的对象是具体的人,正因为不同的个人中也具有相通的东西

4、,教育才有规律可循。所谓规律,指的是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的本质的联系。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相应的道德关系中,在一般相同的外界环境信息刺激中,往往会做出大致相同的善的或恶的道德反应。人性,尤其是人的本质属性,内在地决定了人善或恶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客体的规律,与客体道德观念形成的规律和选择道德行为的规律相适应,这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适应教育对象”的规律。显然,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与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受人的特性规定的。遵循人的特性的要求,就是遵循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与发展变化的规

5、律,也就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律,这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的一条红线。3.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正确的道德教育为什么能行之有效呢?首先是因为人具有实践性、能动性,能够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活动。人的道德行为受道德观念的支配;人的道德观念作为一个动态结构又受环境的 影响 ,能够依据他人的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改造和深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主体的活动发出道德信息,对客体人施加影响,进行教育。其次,人的社会性也决定了人具有群体、合作和归属等属性,他总要和别人发生关系,他要在这种千丝万缕的道德关系、纵横交错的社会 网络 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能够与

6、他人沟通,并吸收道德教育主体发出的道德信息而接受教育。所以说,只有对一个实践的、社会的“人”进行科学的、符合人性的道德教育,才会收到相应的成效。以一系列符合人性的教育 方法 和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遵循人性原则的具体体现。4.努力促进教育对象人性的丰富和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职能就是“育人”,就是为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的人,首先要求教育对象是一个完整、科学意义上的人,具有人的一切高级特征,同时,还要使人的这些特征丰富化、高级化,即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的“单面化”和畸形化

7、。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二、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从人出发,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基本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能动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其活动必然受人的特性的制约,因此,我们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人性 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要受人性的制约和规定,那么,人性原则就必然是它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遵循人性原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按照“人性”原则的完整涵义所规定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开展工作。关键是要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体现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提高针对性、现实性、人情味和实效性。1.根据人性的具体表现,加强

8、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人性是 历史 的,也是具体的;人具有个体差异,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多姿多彩的个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态度,有不同的社会关系、阅历觉悟,有不同的实践能力、实践习惯,故他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思维方式和接受别人劝导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据这种不同,加强针对性,使教育内容更恰当、方法更切实、进程更合理,形象的说法就是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首先,要具体 分析 教育对象的不同特征,考察其年龄、阶层、文化知识水平、个人经历、家庭环境、性格特点等,从而形成准确、全面的认识。其次,要依据这些特征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例如,对

9、性格外向的人,喜欢“大江东去”的豪迈之气者,教育者可以根据其身上存在的某些明显的道德缺陷,用直陈事理的方式,晓以厉害,以此来提高这些人克服自身道德缺陷的自觉性;而对性格较为内向的人,喜欢“润物无声”的娓娓之情者,道德上存在的某些不足,就只能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来启发他们的道德自觉,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看来,我们要在道德教育中真正坚持人性原则,就必须根据现实人性的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力求克服那种先入为主、千人一法的不正确做法。 编辑。 2.依据人的 自然 性,强化思想 政治 教育 的人文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系统的人性论思想,人的基本前提是生命的有机体,人不可避免地具有自然性

10、,只不过人的自然性是在 社会 性的约束控制之下。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强调社会性、阶级性,讲自然性就是鼓励人的放纵,讲人情味就会贬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是有违思想政治教育初衷的,必须加以克服。我们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系统的人性论思想,人的基本前提是生命的有机体,人不可避免地具有自然性,只不过人的自然性是在社会性的约束控制之下。依据人的自然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求我们以 科学 的眼光、正确的态度看待人的自然性,决不能采取伪科学的观点和禁欲主义的态度。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关心、充分理解教育对象正当的需要与本能以及欲望与冲动的合理性,尊重人在“自然状态”下所

11、显示的自然本性,如自利、自爱、享乐、趋利避苦等,只不过应加以规范和引导而已,而不应一味否定。当前的市场 经济 最主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利益原则,利益驱动市场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排斥“利益”,但应具体把握合理的“利己”和“自爱”。只有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构筑起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桥梁,以情感的力量打动人,为下一步以逻辑的力量说服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还要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育对象,使其合理自然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在教育过程中结合必要的教育激励手段,利用人的物质需要、分配手段去激励人在思想上的积极性和创造力。3.依据人的社会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依

12、据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观点,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现实的个人实际上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的产物,人性具体地体现在实实在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之中。做好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现实的教育对象,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认识人性,做好工作。第一步,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思想,努力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系统及其变化中了解人的思想及其变化,充分认清人们思想的具体性、复杂性、变化性和必然性,对教育对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第二步,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为教育对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环境作为人们接受教育的客观条件,制约着人并受人的改造和利用,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的正

13、确思想和正确立场的形成。所以,努力营造和完善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社会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既要注重大环境的营造,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健康文明的文化环境以及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以良好的“大气候”熏陶教育对象;又要努力营造小环境,注重发挥家庭、学校、邻里、单位和社区等微观环境的作用,使之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促使教育对象健康 发展 。4.依据人的实践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人类从未停止过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之一,是人的实践性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收到实效,是不是真的使人的思想、观点、立场等得到了改变,归根到底也体现在人的行为上。所以,从人的实

14、践性出发去认识和教育对象,是必要的。在具体教育工作中,我们一是要善于从实践的角度、从人们的具体行为活动中把握教育对象,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二是要努力在实践中启迪人们的思想觉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 方法 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寓灌输于活动,寓事理于实践。要通过大量活生生的现实教育,使受教育者加深对 理论 的理解,使正确的思想得到升华,模糊的认识变得清晰,过激的思想得到纠正,克服各种思想错误和行为偏差,实现社会规范向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的转化,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三是要引导教育对象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搞好工作、 学习 ,在参加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起知行统一、言

15、行一致的良好作风和行为习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促使教育对象提高思想觉悟,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参考 文献 :1 中国 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2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3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4陈百君思想政治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5刘德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6王伟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7(3)7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简编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8张道全人性假设与教育理论教育理论与实践,XX(11)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