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 第24讲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47042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 第24讲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 第24讲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 第24讲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 第24讲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 第24讲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 第24讲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 第24讲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提升作业 二十四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6烟台高二检测)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1、2题。1.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不足B.人口密度较大C.水资源短缺D.洪水灾害频发2.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A.地势平坦广阔B.土壤深厚肥沃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解析】1选C,2选D。第1题,由图可知,环渤海经济圈降水相对较少且季节

2、分配不均,河流径流量小且分配不均;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短缺,制约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环渤海经济圈资源相对丰富;人口密度大,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所以人口密度大不是限制性因素;降水量相对较少,洪水灾害频发是错误的。第2题,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光照条件好,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2016汕头模拟)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某河流沿岸景观图,回答3、4题。3.图中森林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4.与河床两侧缺乏森林无关的因素是()A.土壤盐碱化严重B.排水不畅C.热量不足D.冻土层较浅【解析】3选B,4选C。内蒙古

3、呼伦贝尔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属于半湿润区,因此图中森林类型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图中河床两侧属于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低,因此热量相对充足,故此处缺乏森林与热量不足无关。(2016泰兴高二检测)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5、6题。5.若图示西南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A.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B.湖泊萎缩,洪涝更加频繁C.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D.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6.图中P湖周边耕地不足,人地关系矛盾尖锐,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措施合理的是()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修建电站,开发水能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A.B.C.D.【解析】

4、5选B,6选C。第5题,读图,图示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大,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含量大,湖泊萎缩,洪涝更加频繁,B对。山区地势高,不会出现盐碱化问题,A错。植被破坏,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C错。河流水位可能上涨,不会造成海水入侵,D错。第6题,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加剧矛盾,错。P处地势低平,不适宜修建电站,开发水能资源,错。适宜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对。适宜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对。读台湾地区2004年的水量平衡收支流程图和台湾岛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7.图中甲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和

5、蒸腾B.水汽输送C.下渗D.水汽凝结8.台湾岛地表径流量中约80%的水资源不能被控制利用而损失的原因是()水污染严重降水集中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资源浪费严重A.B.C.D.【解析】7选A,8选B。第7题,从台湾地区2004年的水量平衡收支流程图中可以看出,甲代表的是在台湾地区的总降水量中损失掉的水量,应该是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损失的。第8题,台湾岛面积狭小,河流短小,水流湍急,因此大部分水资源难以开发利用。长江经济地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9.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中的经济辅轴的分

6、布规律是()A.沿长江干流分布B.沿长江支流南北延伸C.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线分布D.沿公路线分布10.对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分析错误的是()A.地处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地理位置优越B.是上游地区的交通枢纽C.经济总量大,对周围辐射带动作用大D.进行城市建设的地形条件优越【解析】9选C,10选D。第9题,据图可知,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中的经济辅轴大致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线分布。第10题,重庆市地处山区,城市建设的地形条件较差。(2016日照高二检测)中部六省是我国中部崛起的主体区域,读我国中部六省粮食生产占全国比重状况图,回答11、12题。11.六省农业生产共同的

7、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条件较好B.土质疏松,土壤肥沃C.位于平原地区,土层深厚D.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12.河南和山西两省相邻,但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差异悬殊,主要是由于()A.纬度不同B.耕地数量差异C.市场需求不同D.工业基础差异【解析】11选A,12选B。第11题,中部六省都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其他选项不属于共同特征。第12题,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而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耕地面积小,土壤贫瘠,粮食产量低。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山西汾河流域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材料二

8、杏花村(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5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1)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2)简要分析汾河的夏季水文特征。(3)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有利的区位因素。【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的大陆性强弱指受海洋的影响大小。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该地距海较远,东部山地(太行山)阻挡来自海洋的夏季风,所以该市受夏

9、季风的影响弱,故其气候的大陆性强。第(2)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从径流量、含沙量、流速、结冰期、汛期等方面来分析。本题主要分析其夏季的河流水文特征。夏季该地区降水丰富,所以河流径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大;流速较快。第(3)题,一般情况而言,酒的好坏与酿酒的原料、水源、技术紧密相关,酿酒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交通条件、市场等。结合以上思路,联系题目信息可知,原料方面: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原料丰富;水源方面:临近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水质优良;酿酒(技术)历史方面:历史悠久,杏花村的知名度高;市场方面:优质酒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交通运输条件方面:靠近铁路与高速公路,交通便

10、利;政策方面:有政策的支持。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距海较远,东部山地(太行山)阻挡夏季风(东南季风),使其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弱,气候大陆性强。(2)径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大;流速较快。(3)靠近优质高粱、大麦、豌豆产地,酿酒的原料丰富;优质泉水的利用提高酒的品质;酿酒的历史悠久,杏花村的知名度高;优质酒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位于河谷地区,靠近铁路与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政策支持。14.(2016扬州高二检测)下面图甲是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恶性循环示意图,图乙是黄土高原某地区各工业部门的投资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6分)(1)请按因果关系推理,把下列A、B、C、D、E字母填入图甲中相应的空格内。A

11、.粮食需求量增加B.粮食产量下降C.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E.过度放牧(2)从可持续发展着眼,解决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恶性循环的首要措施是_,人类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_原则。(3)图乙显示出该地区的主导工业是_工业。由此判断形成黄土高原新的水土流失的成因是()A.轮荒耕作B.兴修厂房C.地下开挖矿井D.露天开矿【解析】第(1)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大,这就使得人们采取过度开垦坡地和旱地的方式来扩大耕地,过度放牧来增加产出,结果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更加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粮食更加短缺,由此进入恶性循环。第(2)题,恶性循环的根源是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因此解决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恶性循环的首要措施为控制人口数量。人类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使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3)题,由图可见,能源产业占到52.44%,比重最大,为主导产业。由此推知该地露天开矿,导致地表破坏,产生水土流失。答案:(1)(2)控制人口数量持续性(3)能源D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