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470327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提升作业 二十 中国的交通(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6牡丹江模拟)读四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回答1、2题。1.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A.甲-水运B.乙-公路C.丙-铁路D.丁-航空2.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A.甲适宜长距离运输B.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C.丙受水文影响最大D.丁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解析】1选C,2选B。第1题,根据图中的运量和速度的特征判断,丁运量最大,但速度最慢,判断为水运;乙速度最快,运量最小,判断为航空;丙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都大于甲,故判断丙为铁路,甲表示公路

2、。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公路,乙为航空,丙为铁路,丁为水运。公路由于运量小,速度慢,但是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适于短距离运输,A错。集成电路体积小,价格高,可以选择航空运输,B对。丙为铁路运输与水文无关,C错。丁为水运,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为铁路,D错。(2016台州高二检测)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截至2010年底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读图回答3、4题。3.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区分别是()A.西藏、云南、上海、黑龙江B.西藏、黑龙江、上海、云南C.上海、黑龙江、西藏、云南D.上海、云南、西藏、黑龙江4.与乙省区相比,丁省区内河通航里程更长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B.大多数河流

3、冬季不结冰C.主要河流流经地区地势缓D.区域面积比较广阔【解析】3选A,4选C。第3题,在四省区中西藏交通以铁路为主,该省尚未修建高速公路,受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合发展内河航运,对应甲地。上海面积小,位于江南水乡长江沿岸,各种运输方式运营线路均较短,内河航运发达,对应丙地。黑龙江省面积大,平原面积广,省内铁路成网络状,运输线路长。松花江河段内河航运条件好,对应丁地。乙地对应云南省。第4题,云南省(乙地)地形以山脉、高原为主,省内地形复杂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富水力,但不适宜开发航运。黑龙江省地形多平原,河流水流平稳,内河航运条件优于云南省。新浪网2015年7月10日电:记者从成都铁路局获悉,成渝客

4、专完成全线静态验收,全线送电。成渝客专是“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上海至成都、重庆届时都将开行朝发夕至动车。据此回答5、6题。5.对沪汉蓉快速铁路走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区位因素是()A.自然条件和科技水平B.城市分布和资源分布C.政府决策和人们的需求D.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6.下列关于建设沪汉蓉快速铁路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于改善我国东西交通紧张状况,为长江航运分流B.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C.利于国防建设和民族团结D.利于沿江区域经济发展【解析】5选B,6选C。第5题,铁路的修建主要目的是加快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铁路经过城市分布集中区及资源分布集中区可

5、带动城市的发展和区域资源开发。第6题,铁路经过我国的边疆地区及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可巩固国防及加强民族团结,而上海至重庆的铁路建设这一点体现不明显。(2016泰安高二检测)山东省将建设“五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公路以济南为中心,已形成“井”字形网络格局。全省17个地市境内都通了高速公路,省会至各大中城市实现了快速直达、当日往返。“一日生活圈”在山东半岛已经形成。据此回答7、8题。7.山东省高速公路形成“井”字形网络格局,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A.受山东地区中部山地的影响,为了避开山区B.主要是政府的规划,为了平均分布路网C.是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考虑到各大城市的分布D.主要考

6、虑山东经济的发展,很少考虑到全国的路网分布8.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高速公路修建的要求应当是()A.以联系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为主B.以直达为主,兼顾沿线经济点C.以行车高速为主,不考虑地形因素D.以联系多的经济点,促进经济发展为主【解析】7选C,8选B。第7题,本题考查交通线路的区位选择。影响高速公路布局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并且城市分布对其也有重要影响。第8题,本题考查交通线路的区位选择。国道和高速公路都以直达运输为主。(2016南京模拟)南京主城通往高淳的重要交通走廊“宁高新通道”,于2015年10月31日通车。图甲为宁高新通道路线图,图乙为全长12.617千米的石臼湖特大桥。据此完成9、10

7、题。9.在宁高新通道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地形、气候因素B.水文、地质因素C.社会、经济因素D.科技、地形因素10.宁高新通道建设跨越了石臼湖,主要是为了()A.减少占用耕地B.减少噪音扰民C.方便沿线居民出行D.方便游客观光【解析】9选C,10选A。第9题,由左边图可知该交通走廊需跨石臼湖;因此没有经济基础是无法建成的。在现代交通运输建设中,经济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第10题,我国耕地资源少,建设交通设施的原则是少占耕地。(2016青岛模拟)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回答11、12题。11.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地平坡缓B.岛多浪小C.滩阔岸直D.

8、河多沙厚12.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解析】11选B,12选D。第11题,建港的自然条件要求:风浪小、港宽、水阔、航道深、不淤沙、海岸线曲折、背风。港区陆地部分开阔平坦,但海边要等深线密集,坡度陡、水深才能停船。仔细观察香港港区,岛多浪小是其有利的自然条件。第12题,填海造陆增加的是港区的陆地面积,利于沿海功能区的布局,对海上行船没有影响,使经济活动与海岸更近了,但人类活动的增加可能会造成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016河南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6分)材料一武

9、广高铁线路全长1 068.8千米,全线共有桥梁661座、隧道237座,桥隧所占线路比例近70%。材料二武广高铁线路分布示意图。(1)指出武广高铁线路总体走向,并根据图中信息指出该线路出现多处折弯的原因。(2)分析武广高铁多桥梁和隧道的原因。(3)武广高铁通车后,沿线城市的公路客运量有增有减,分别说明其原因。【解析】第(1)题,据图中的指向标及线路的走向可知武广高铁线路总体为南北走向。该线路出现多处折弯连接着一些主要城市,有利于加强城市间的联系。第(2)题,武广高铁多桥梁和隧道是受地形、水文的影响,沿途通过较多的河湖和山地,高铁线路要求平直,是为了少占农田、减少对沿线居民的不利影响。第(3)题,

10、沿线城市的公路客运总量,由于乘坐高铁的人增多而增加,在高铁的转乘城市的公路客流集散随之增加,而不需转乘的城市,由于高铁的吸引而客流量降低。答案:(1)南北走向。经过更多的城市,有利于加强城市间的联系(提高线路的社会经济价值)。(2)穿越较多的河湖(谷地)和山地,线路平直(减少弯道,降低坡度),少占农田,与原有交通线立体交叉,减少对沿线居民(生态环境或植被)的不利影响。(3)客流总量增加,部分城市公路客流集散量随之增加;铁路分流部分客流,部分城市公路客流集散量随之减少。14.(高考预测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线、线

11、两种方案。下图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1)夏秋季节,甲地附近夜间多雨。结合地形特点,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其原因。(2)从城市化角度指出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发展的作用,并分析原因。(3)对规划中的、两条线路,你认为哪一条更合理,简述理由。【解析】第(1)题,从图上解读出甲地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从地形来看位于河谷(山谷)地区,根据热力环流原理,从山谷风的成因来分析,晚上山坡冷却快,气压较高,山谷热量不易扩散,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山坡冷空气下沉,山谷暖湿气流上升,因空气中多水汽,故夜间多雨。第(2)题,从城市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12、比重上升)来回答;从交通运输的意义,高铁的作用(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加快产业发展、促进人流物流、扩大经济腹地等)方面组织答案。第(3)题,首先要仔细读图,观察两条线路所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尤其是与交通线路建设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其次,调动有关影响交通线路布局因素的知识和原理,对两条线路方案进行评价,并作比较。一般从施工难易、建设成本、占用耕地、线路长短、连接居民点、经济效益等方面来论证。答案:(1)夏秋季节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河谷地形,夜间山坡冷却快,气压较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至谷底,迫使谷底暖湿空气抬升,易形成降水。(2)作用:促进城市规模扩大;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原因:高铁建成后,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扩大经济腹地;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3)线方案。理由:与线相比,线所经地区地形较平坦,施工难度较小,投资较少(建设成本较低);线所经的城市较多,人口较密集,经济效益较高。线方案。理由:与线相比,线所经地区占用耕地较少,线路较短,运营效率较高;线所经的城市较少,人口较稀疏,征地费用较低。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