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70204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014年1月10日,国家教育部以教体艺XX1号印发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对统筹推进学校艺术教育、促进艺术教育规范发展、完善艺术教育保障体制提出具体要求,这意味着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和就业环境都将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就业环境的改善迫切要求高校艺术专业学生自身具备更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就此,本文针对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XX届毕业生的就业综合情况及在校生的就业能力进行调查,挖掘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

2、并分析这些因素的形成原因。 一、就业环境的改善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每年的就业率却仅保持在70%左右。受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成僵硬局势,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下滑。09年610万新增大学生加上历年积累的未就业大学生,共有700万以上大学生要求就业。可见,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当前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还有来自社会指导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失与不足。二、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XX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3、在针对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XX届毕业生的调查中,工作单位性质%为中初教育,%的毕业生转行,%进行自主创业。就业单位一般为生源地所在省市,部分选择在毕业学校所在地附近就业。月收入基本在两千到三千上下浮动。所学专业与工作单位的对口程度为比较对口,工作满意度中等,与理想工作职业比较吻合。普遍认为对就业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是相关社会实习和工作经历、专业学习成绩还有学历层次。而大家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更看重的是工作稳定、薪酬待遇、发展前景,选择就业区域时更看重的是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发展空间大、距离家乡近,生活习惯较适应。在就业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就业能力不足、缺乏实际经验、社会关系欠缺。因此,这就要

4、求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岗位信息和求职方法技巧。当前,更多的大学生追求稳定、安逸,基本工作岗位定位在中初教育,自身专业能力的施展空间比较大。而且由于基本工作地点都在家乡省市,毕业生的生活适应能力较强,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能够拥有充足的联盟精力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多方面能力发展。三、音乐专业学生培养模式音乐专业培养必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学科基础知识、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较强的可塑性,能够在各种教育机构进行音乐教育和研究、开展音乐活动的新型教育工作者。因此,这就是要求音乐专业的学生需要系统地掌握音乐

5、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获得从事音乐教学、表演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音乐研究能力。具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方法,并能够组织开展大中小型舞蹈活动;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并且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尊重他人,具有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熟悉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强的教学工作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和相关职业技能。应当多加了解社会需求,与多家单位建立了毕业生实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

6、习实践机会。每年定期邀请实习单位到院系召开大三学生和毕业生交流会、座谈会;学院领导定期到实习单位和毕业生就业相关单位调研,实地掌握需求信息,接受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与近三年的毕业生密切保持联系,发放毕业生就业状况电子调查问卷,关注毕业生反馈意见,及时进行汇总整理,力求做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零距离”对接。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率不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发展滞后,招生结构失衡,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因此,学校要基于社会调查,按照社会需求合理调整专业,适当控制招生规模,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可以有效地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同时又是高校“服务社会”基本职责的体

7、现。四、音乐专业学生就业观念树立学校要坚持自主培养与重点引进并举的原则,强化一流人才引进意识并建立开放性的人才机制,努力接轨国家地方各种人才计划,充分利用海内外优秀人才引进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适应学院办学规模扩大和学科学位点建设发展的需要,积极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演出团体等外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从事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指导、开设讲座工作。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可以开阔大学生理论视野,带来一系列全新的就业理念,对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强化大学生就业意识,实现多层次、多领域就业起到积极带动作用。另外,学校要积极组建就业指导团队,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与帮助。帮助毕业生规划就业方向,确立职业目标,并指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作为一名音乐专业大学生,应当立足自身,加强个人修养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坚持正确的职业理想追求,更新求职理念,正视社会适应社会,拥有积极乐观的求职心态。这样才能让广大音乐专业毕业生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在未来的道路上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