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阶段评估检测(二)(第3至第5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47014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阶段评估检测(二)(第3至第5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阶段评估检测(二)(第3至第5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阶段评估检测(二)(第3至第5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阶段评估检测(二)(第3至第5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阶段评估检测(二)(第3至第5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阶段评估检测(二)(第3至第5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阶段评估检测(二)(第3至第5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评估检测(二) (第3至第5讲)(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读大陆、海洋分布模式图,回答1、2题。1.图中大陆可能是()A.亚欧大陆B.北美大陆C.非洲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2.图中四个字母附近地区可能为荒漠的是()A.aB.bC.cD.d【解析】1选C,2选C。第1题,图中大陆北部有赤道穿过,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因此可能为南美大陆或非洲大陆。第2题,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加上沿岸寒流降温减湿,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图2为风力统计曲线图,其中两条对应图1中甲、乙两地,读图完成35题。3.图示四地说法正确的

2、是()A.甲位于美洲大陆B.乙位于非洲大陆C.丙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D.丁为英吉利海峡4.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乙5.下列因素中与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无直接关联的是()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地形起伏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海陆位置【解析】3选B,4选D,5选C。第3题,结合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欧洲和非洲交界地带,丁为直布罗陀海峡,丙为地中海,是板块的消亡边界。第4题,两地都季节性受西风影响,冬季风力最大,排除,但乙地临海且无地形阻挡,风力较甲地大,故D正确。第5题,甲、乙两地主要受西风影响,风力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

3、关,与其所处的海陆位置有关,也与地形的影响有关。(2016太原高二检测)读某岛屿附近的海底地形图(等深线单位为米),回答6、7题。6.该岛屿近海海底有石油、天然气资源,则可能分布在()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7.丙处海底地形的形成原因是()A.大洋板块内部的岩浆活动B.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张裂C.大陆板块内部断裂下陷D.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解析】6选A,7选D。图示区域为我国台湾岛周围海底地形分布,结合等深线可知,台湾岛西部海域水深较浅,坡度缓,地形以大陆架为主,是油气资源的分布区。台湾岛东侧海域等深线密集,为海沟,是由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形成。著名学者帮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

4、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下图是人类大陆图的局部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甲、乙两地区呈带状分布,造成两地呈带状分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沿一条河谷分布B.甲处沿带状降水量分布C.乙处沿铁路线分布D.乙处受山脉限制9.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其原因相同的是()A.B.C.D.【解析】8选B,9选C。第8题,从图中也能看出非洲的陆地轮廓特征,则可知图中甲处位于北非西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多,自然条件好于南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乙地位于尼罗河谷地,受水源影响,人口呈带状分布。第9题,图中两地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5、,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密度小;地位于刚果盆地,为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人口稀少;地位于大西洋,不在非洲大陆。(2016重庆模拟)下图示意某人口1亿以上国家20062010年每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总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的对比,据此回答10、11题。10.关于该国20062010年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国人口总量一直在上升B.该国人口总量一直在减少C.该国20062007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机械增长的变化D.该国20092010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鼓励移民政策起实效11.该国最有可能是()A.俄罗斯B.中国C.美国D.澳大利亚【解析】10选D,11选A。第10题,根

6、据图中净增人口可知,该国从2006年到2009年人口总量一直在减少,2010年人口开始增加,A、B错;该国20062007年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负增长,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C错;该国20092010年,依然是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但净增人口在增加,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入,D正确。第11题,欧洲大多数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部分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加固训练】为解决日益紧张的人口问题,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下图为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俄罗斯欲恢复该项政策的

7、目的是解决()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B.就业率低问题C.移民迁入过多问题D.人口负增长问题(2)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降水B.气温C.资源D.河流【解析】(1)选D,(2)选B。第(1)题,根据该项政策的内容“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可以看出其目的是惩罚不生育,因而主要解决的是人口负增长问题。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南部(河谷地带),所以气温是影响其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12.下图为清代台湾岛西北部地区聚落分布图。到清代中期,开拓聚落的重点是()A.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区进入丘陵区B.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区进入台地区C.河流上游河谷

8、平原及台地区,并沿着河谷上游进入山地区D.河流上游河谷平原及丘陵区,并沿着河谷上游进入山地区【解析】选D。由图可知,清代中期以来,聚落多分布在上游河谷平原及丘陵地区。开垦者开始从河流的中下游河谷平原地带沿河谷上游向山地区转移,在山间河谷地带形成聚落。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阅读下列图文信息,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联合国最新报告指出,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从现在的70亿增长至92亿;到208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顶峰,为106亿。此后,将逐渐下降,到21世纪末降至103.5亿。材料二人口“贡献”七大国图。(1)目前世界人口变化的趋势如何?这种变化带来哪些问题?如何解决?(2)人口“贡

9、献”七大国中属于亚洲的国家有_、_、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对世界人口年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是_,该国应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3)从材料二分析,世界上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的国家主要是哪一类国家?目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有哪些启示?【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人口过多会带来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就业问题等。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关键是实行计划生育。第(2)题,印度对世界人口的增长“贡献”最大,应实行计划生育。第(3)题,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答案:(1)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带来

10、粮食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就业问题等。对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来说,要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计划生育。(3)发展中国家。启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重视发展教育,实行改革开放等。14.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6分)材料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3)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4)全球变暖会对上述两国国土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结合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进行分析

11、说明。第(2)题,结合B国阴影所处位置及其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分析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第(3)题,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1月份盛行风的形成原因;结合盛行风的性质说明其对气候的影响。第(4)题,图示两国都是海洋大国,全球变暖将对其沿海低地造成威胁。从生产活动、技术、生物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对全球气候变暖采取措施。答案:(1)A国冬季降水西北多东南少,夏季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原因:冬季日本海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太平洋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2)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水汽充足;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3)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吹来,使该地区降水较多。(4)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