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7998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分析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论中强调:“小学语文的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思维模式,不断加强学生语文的听说读写、用词造句及其与其他学科沟通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目的是培养我们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并且使我们的谈话内容变得有价值,有意义。学习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重要基础,也是沟通其他科目的重要桥梁。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師普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进行备课

2、,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本的目录进行机械地讲授。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三种新型的小学语文素质教学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提供借鉴。一、引进“翻转课堂”,促进学生思考在新课改下,“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引进来。所谓的“翻转课堂”,具体地说,就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变传统的单调的“讲授”课为现在的“学生主动学习”课,进而转变课堂的讲授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想进行一堂完整的“翻转课”,必须要协调三个内容,也就是合理的网络环境、自觉的学

3、生和充足的时间。例如,在讲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海的歌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们熟悉掌握本课中的基本生字词,通过阅读诗歌,分析文章中的具体意境和作者的描写手法,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们展示出一系列的问题,即“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本课中的大海主要有哪些特征呢?课文中每首诗给你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教师指导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文章中的诗歌,试图寻找合适的答案。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即“作者为什么要抒发这样的联盟感情,其中的省略号代表的含义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们的思维走向,

4、指导学生们分析具体的写作背景,从而顺利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翻转课堂”促进了学生们的自主思考,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二、引进“微课”教学,促进学生理解“微课”主要是采用视频讲课的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录制几分钟的短视频,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讲解,便于学生更好地抓住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理解课程内容。它改变了传统的教案设计的模式,直接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删去不必要的讲课内容,便于学生学习。采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很轻松地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点明了正确的学习方向,有了新的学习动力,不再是没有头绪地学习。例如,在讲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5、使学生们熟悉掌握本课中的基本生字词,通过阅读文章,有效抓住文章中的重点部分,体会关键句的具体含义,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们播放一个小视频,在小视频里面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阐述,既作者童年生活中的重要故事,“绿叶”的重要含义及其它带给我的生活知识和生活感悟。”通过小视频的讲解模式使学生们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有一个大致地了解。了解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们分析课文每一自然段的具体含义,理清作者的写作线索和写作思路,从而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微课”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们的理解,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们的有效学习。三、设置具体教

6、学情境,提升学生参与度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还比较低,学习差异比较大,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有限,对事物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所以教师在课堂环节中,尽量去设置更可观、更具体的课堂情境。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促进有效教学。例如,在讲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们熟悉掌握本课中的“雾,薄,换,笋,探,蚕,探,枝”等基本生字词,流利地朗读全文,体会“春之景”的美好,从而培养学生们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的精神品质。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们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视频,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之后给学生

7、们展示出一些有关春天的动态图画,即“春风图,春草图,春游图”等,给学生们渲染一种“春景”的活跃气氛,使学生们仿佛置身于“春天”之中。设置具体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们学习本课中的具体内容,分析每个小段的具体段意,找出文章中的具体描写意境,掌握作者的写作线索,跟着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具体教学情境的模式提升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意识,活跃了课堂氛围,促进了有效教学。在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引进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如“翻转课堂教学法”、“微课教学法”、“具体情境教学法”等,不断激发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从而不断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彻语文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整个过程的实施,需要国家的支持,社会的宣传,学校的推广,教师的实施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才能顺利进行下来。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法”,对教师和学生们来说,都是一个完美的选择!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