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798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研究在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曾经提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熏陶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基本价值取向,并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谓独特体验包括方方面面,审美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有必要渗透美育教育并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而且这种功能是无可替代的。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古诗文来向小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对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与审美能力,更深层次了解民族文化都是具有一定积极正面意义的。一、小学语文重视审美教育渗透的现实意义

2、及目标小学语文渗透审美教育的优越性探析小学语文是目前所有小学教材中蕴含美学因素最多的一门学科,它拥有优美生动的语言、丰满鲜活的艺术形象以及令人无限遐想的艺术意境,这些都是促成审美教育的重要素材。所以通过小学语文来渗透审美教育思想其优越性就在于能够借题材来弘扬中华历史文化、关注人文情怀、自然万物、建立亲情道德伦理人格体系并体现文化科技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学的语文教材不但充满童心童趣,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这些图文结合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小学生认知心理与审美需求的培养。某些学者甚至认为,语文教学在小学对审美教育的推广更胜于其它课程,它的审美教育渗透广度与深度甚至是某些艺术学科都无法

3、比拟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渗透具有强大的优越性。小学语文渗透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探析有些人认为小学语文教育没必要渗透审美教育,认为它只是一种教学装饰而已,实际上不然,因为将审美教育渗透入小学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对小学生素质全面培养的重要手段。从理性角度讲,语文学科不但具备文学性、工具性,它还具备强烈的审美性与思想性,是多层次结构学科。在这种结构体系中,工具性与文学性仅仅是表层结构,而审美性与思想性才是里层结构,其中审美性更是衔接工具性与思想性的重要中介。因此说小学语文教育若想实现对小学生情操的陶冶,对他们高尚品质的联盟培育,就必须注重审美教育。将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工具功能与思想功能完美衔接起

4、来,以便于更快更有深度的培养小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这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新课标体系实现其建构意义的基础。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建设目标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该并存且达到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础特征,也是它致力于挖掘学生语文素质、潜能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小学语文教学讲求感性教学,教师一定要懂得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一切审美因素,重视对小学生个体心灵感受体验的培养,使学生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中发展自我的鉴赏美、感知美和创造美能力。古诗文教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它代表了中国传统的所有历史及人文美学思想,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思想,不仅仅是手段也

5、是目标,它的目标就在于在学习中塑造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怀和爱国情绪,让他们更加懂得尊重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与历史,塑造他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健全的审美价值观1。二、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具体做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古诗文最能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它也是国学教育的精髓所在。因为在古诗文教学中最讲求内涵美、韵律美、情感美与文化美,它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鉴赏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这对还处于孩童阶段的小学生而言非常重要。阅读古诗文过程中的审美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应该重视阅读教学,例如泛读、精读、解读等等,这些阅读过程对小学生把握和理解古诗文中所阐述的情感内涵

6、非常有帮助。而教师在阅读示范时对古诗文中语音节奏的掌控、情感语气、音调的高低的变化等等也能体现出这种审美情趣,同时感染学生。以杜甫的春望为例,它的教学流程就要从教师泛读,介绍古诗文写作背景开始,引导学生感知诗篇文学氛围。然后再精读古诗,详细讲解诗篇中每一句、每一词的具体含义。最后回读全篇古诗文,和学生共同讨论及揣测诗人写作时的思想感情以及古诗文的写作背景。在春望所代表的历史背景中,诗人杜甫亲眼目睹了沦陷后长安的萧条落魄景象。教师此时一定要将杜甫那种身处逆境、思家心切的情绪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同情心理与感慨情绪。在泛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能够把握全篇古诗文的基本情感基调,然后在精读环节中将诗篇

7、中所体现的那种家仇国恨与期盼国家统一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得到,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杜甫作为一个爱国诗人的爱国情怀,借此也让学生感受那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连的休戚相关的迫切情绪。以上就是如何通过阅读古诗文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与爱国热情,那就是通过阅读中情感、节奏、技巧的变化能够将学生带入到古诗文的意境当中,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切身感,能够很真实的体验体会当事人所处的环境与背景,这也是审美教育最有效的渗透方法之一2。用情感迁移来升华审美教育小学古诗文教学不但能做到对审美教育的渗透,也能实现对它的升华。在文嘉的明日歌中就七次提到“明日”,它也是在告诫人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要蹉跎岁月。虽然

8、古诗文的表意浅显易懂,但教师应该将这种来自于古诗文的启示迁移到学生的生活当中,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来映射古诗文的真正审美内涵,告诫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怎样思考问题,怎样学习和生活,这也是国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启蒙方法。教师应该从审美化角度出发,通过从古诗文迁移到现实生活的方法来将诗篇中所包含的韵律美、情感美尤其是内涵美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懂得热爱和珍惜生命中的一切,就比如说时间。当学生懂得珍惜时间、懂得爱时,他们也就自然懂得如何去审美,这也是从小学古诗文教学升华到国学教育境界的一种本质跨越3。总结: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应该是当前美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所以教师应该做好教学准备,最大限度丰富古诗文教学的内容与内涵,尽量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将古诗文中所表达的内涵情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完美塑造自身的人格个性,更加健康的成长。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