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 15.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46689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 15.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 15.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 15.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 15.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 15.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 15.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 15.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三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建议用时:20分钟)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和GDP的对比图,城镇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数据可判断()A.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间我国城镇化速度发展最快B.19782008年间我国工业化速度发展最快C.1978年以后我国工业化呈现下降趋势D.201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最大2.2008年后我国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变化说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减弱城镇化的发展抑制了工业化的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有所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处于城市化发展的成熟阶

2、段A.B.C.D.【解析】1选D,2选C。第1题,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间我国工业化速度发展最快;19782008年,我国城镇化速度发展最快;1978年以后工业化率略有下降,但GDP迅速增长,故可判断工业增加值仍在不断增加,只是所占比重降低;结合工业化率的概念,可判断各年份中2012年工业增加值最大。第2题,2008年以后工业化率略有下降,但城镇化率仍持续上升,说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减弱,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虽然目前我国城镇化提高的速度减缓,但我国城镇化水平仍远低于发达国家,还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2017九江模拟)昌九一体化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南昌是江西省的行

3、政中心城市,九江是江西省的门户城市,两城地缘相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昌九区域经济发展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南昌市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B.九江市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C.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D.生态“蓝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光伏产业4.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A.B.C.D.【解析】3选D,4选A。第3题,读图,南昌市是省会,有资金、技术优势,应

4、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A合理;九江市位于长江沿岸,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B合理;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C合理;生态“蓝肺”主要侧重于湿地环境的保护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因此不能大力发展工业。第4题,昌九一体化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对;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关系不大,错;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对;是区域内合作发展,不是全省均衡发展,错。【加固训练】(2017湖州模拟)下图为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2010年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比较。完成(1)、(2)题。(1)旅客吞吐量反映出()A.“珠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

5、高B.“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低C.京津冀区域发展最不平衡D.上海交通辐射能力最强(2)京津冀地区加快经济一体化的合理措施是()A.河北完善路网,提升产业承接能力B.北京加强产业集聚,增强吸引力C.天津外迁企业总部,缓解环境压力D.河北以生态建设为重,美化环境【解析】(1)选C,(2)选A。第(1)题,读图,根据各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分析,京津冀区域旅客吞吐量差异最大,发展最不平衡;仅有吞吐量,不能表示“珠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高;“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高;北京的交通辐射能力最强。第(2)题,京津冀地区加快经济一体化的合理措施是河北完善路网,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北京加强政治文化职能,增强吸引力,产业分散

6、出市区;天津增强工业职能,加强环境治理力度;河北以承接工业转移为重,加强生态建设,美化环境。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举行。以互联网经济为特色的“杭州模式”成为全球经济创新增长可借鉴的路径。读杭州湾地区图,回答5、6题。5.杭州发展互联网经济的先决条件是()A.水陆交通便利B.产业基础好C.信息网络发达D.旅游资源丰富6.杭州与周边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这大大降低了杭州制造业的竞争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应对措施有()A.压缩制造业规模B.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C.统筹区域产业规划D.大力发展城际交通【解析】5选C,6选C。第5题,互联网经济主要依靠信息网络,故杭州发展互联网经济的先决条件是信息

7、网络发达。第6题,杭州与周边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因此相互竞争较强,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不利于区域整体发展,因此需要统筹区域产业规划,加强区域合作。7.(2017曲靖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滇中城市经济圈,是指云南中部以昆明为核心,半径150200千米,包括曲靖市、玉溪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四个州市组成的行政辖区,总面积94 558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2008年该区域人口1 698.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4%。区内有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港相连。材料二下图示意滇中经济圈在云南省的位置图。(1)描述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地理位置。(2)分析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的有利条件。(3)从经

8、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简述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解析】第(1)题,地理位置描述主要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角度描述。读图可知,图中滇中城市经济圈位于云南省中东部地区(绝对位置);从邻省来看(相对位置),北与四川省相邻;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第(2)题,城市经济圈的有利条件主要从交通、政策、资源等角度分析。材料中数据说明当地土地面积广阔,租金低,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从经纬度位置来看,纬度低,温度高,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区内有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港相连”说明交通便利;云南省通信管理局的公告说明信息网络完善;同时,结合所学知识,云南省矿产资源丰富,以及国家政策支持都有

9、利于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第(3)题,在滇中城市经济圈中一定要尽量避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城市规划;产业结构一定不能单一化,要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一定要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在资源开发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注意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要协调整体与局部,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答案:(1)位于云南省中东部;北与四川省相邻;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属北半球亚热带内陆地区。(2)国家优惠政策支持;地理位置优越;土地面积广阔,土地租金低;水热条件好;多山间盆地(坝子),地势较平坦;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及信息网络完善;经济基础较好。(任答五点即可)(3)城市规划问题;产业

10、结构及布局问题;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问题;整体与局部问题;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问题。(任答四点即可)(建议用时:25分钟)(2017宁德模拟)城市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下图示意城市集聚效应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读图完成1、2题。1.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A.逐渐增强B.逐渐减弱C.先增强后减弱D.先减弱后增强2.城市集聚效应达到M点后,将可能出现()A.逆城市化现象B.工业化水平下降C.城市规模萎缩D.农业人口增加【解析】1选C,2选A。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伴随工业

11、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先增强后减弱。第2题,城市集聚效应达到M点后,工业化水平继续增加;城市集聚效应开始减弱,城市规模增加速度放缓;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但不是城市人口转为农业人口。【加固训练】(2015安庆模拟)读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变化图,回答(1)、(2)题。(1)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18701948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B.工业化速度快于城市化速度C.属发展中国家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A.技术密集型产业B.资源密集型产业C.能源密集型产业D.现代服务业【解析】(1)选A,(2)选D。第(1)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2、城市化差异大,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城市发展不合理。该图反映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早,为发达国家。根据图中曲线可知,在18701948年该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增长。该国工业化水平先升、后降、再升。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于工业化。第(2)题,阶段,该国工业化水平先降低后升高,但城市化水平一直提高,说明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第三产业,如现代服务业。(2016上海高考)重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国际贸易。读下图完成3、4题。3.2009年到2012年,重庆商品出口中比重变化最大的产品产自于()资源密集型

13、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A.B.C.D.4.重庆发展国际贸易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为()A.长江航运交通较便利B.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品价格低C.能源、矿产品产量大D.农业较发达,农产品种类多样【解析】3选B,4选B。第3题,图示显示与2012年相比,2009年重庆出口商品中交通工具比重下降最大,交通工具制造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计算机及通讯技术上升比重最大,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第4题,重庆发展国际贸易出口商品以通讯技术及计算机为主,技术含量高,大多以空运为主,与长江航运无关;通讯技术及计算机产品,对原料需求量小;主要优势是重庆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商品价格低,可占据一定的

14、国际市场。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五年相关产业占地区生产比重及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回答57题。5.据图可推知,该城市()A.轻工业所占比重上升B.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C.批发和零售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D.主导产业发展优势明显6.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取的措施有()改善环境质量,引进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利用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培育新兴产业,取代传统产业A.B.C.D.7.依据城市化的推动因素,该地区城市化模式最接近()A.珠三角模式B.东北模式C.温州模式D.苏南模式【解析】5选A,6选C,7选B。第5题,皮鞋业是轻工业,从图中看轻工业近五年来增长率最高,说明轻

15、工业比重上升;近五年来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增长率仅小于皮鞋业,发展空间大;批发和零售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小,不可能培育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但近5年增长率最低,优势不明显。第6题,该地区以石油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环境污染严重,应改善环境质量,引进新兴产业,而不是发展传统产业;该地区资源丰富,可利用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培育新兴产业,但新兴产业不一定要取代传统产业。第7题,从图中看该地区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大,超过60%,最接近东北模式;“珠三角”、温州、苏南地区矿产资源都不丰富。8.(能力挑战题)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6年北京市加力疏解非首都功能,进一步缓解“大城市病”,从而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