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探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687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探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探讨一、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材不规范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核心来设计课程体系,教材的知识体系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 然而当前市场流通的统编会计电算化教材尽管很多但真正适用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却很少。一类教材的知识结构偏重于理论介绍,大篇幅讲述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理论,实际操作指导很少,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学效果差。另一类教材的知识结构偏重于实务,以案例为主,讲述操作程序及步骤,实用性强。

2、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比较高,似乎是“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但此类教材会导致学生的理论功底差,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2.教学方式单一在教学方式上,相当一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介绍所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步骤。教师在此无疑成了一种活化了的“软件说明书”,根本体现不了教师应有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此种教学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性得不到提高,亦不具备很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3.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实践指导教师由于会计电算化是集计算机知识联盟与会计业务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课程,且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需要教师既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计算机操作知识。然而现阶段

3、大多数高职院校从事电算化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在我院,每次上电算化课只有一个主讲教师,上机实验一个老师带4050个学生, 指导力量有限,难以一一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个别指导和检查。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无论是系统问题,还是操作问题,都不能得到及时指导,实践能力大打折扣,实验效果不理想。4.实验室建设不健全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特殊操作技能课程,其对软件、硬件的要求以及所处环境要求都比较苛刻,因此需要学院为会计专业配备必需的专有实验室。我院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建设方面较为健全,现已建成了湖北省省级实训基地,基本能够全面满足教学需要。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由于决策者的重视度低以及学院经费不足等原因,在专业机房

4、建设及更新方面都比较滞后。二、改进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建议1. 加强教材建设建议高职院校在教材的建设上,应立足于“自编为主购买为辅”的原则,结合本校的教学特点,以特定企业的具体业务为案例编写讲义,在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再出版发行。 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应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以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为基础,以系统管理和日常维护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2.改进教学方式长期以来, 在电算化教学中,我们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其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具体案例制作成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演示法、实验法及开放式教学法等方

5、式实现讲、演、练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形式的活跃、教学效果的提高。3.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要求指导教师要具有过硬实际操作技能、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因此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师要定期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专业教师。只有深入软件公司接受针对性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才能更好地进行教材的编写及实践课程的操作与指导。或是专业进修或是到企业进行挂职练习,充分了解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实践应用情况。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4.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机房建设方面应加大投入保证实验所需要的软、硬件的需要,也可采取校企合作以

6、及学院与软件公司合作的方式进行建设。在机房建设中要切实、可行,不能流于形式。内部以局域网结构建立计算机配置尽量合理,能够满足相关数据库及财务软件的正常运行。同时机房还应配有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施以便于教师边讲解、演示,边让学生练习。5.开发电算化无纸化考试系统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应用性强、操作性强,其授课方式也不再局限于理论为主。要提高教学效果,检查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建议设计并开发无纸化考试系统。该系统以题库的形式支持学生在计算机上自动选题操作,计算机自动阅卷,从而实现实践教学与考试方法的对接,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且该系统与学生参加会计从业无纸化考试形式一致,可以提高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适应性。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