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蓝牙技术中的加密算法的进一步探讨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6287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蓝牙技术中的加密算法的进一步探讨_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蓝牙技术中的加密算法的进一步探讨_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蓝牙技术中的加密算法的进一步探讨_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蓝牙技术中的加密算法的进一步探讨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蓝牙技术中的加密算法的进一步探讨_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蓝牙技术中的加密算法的进一步探讨 摘 要 此文主要讨论蓝牙技术中的加密算法和安全措施,并进一步提出 了对于蓝牙加密算法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到一个有限状态机中,经有限状态机的组合运算输出密钥流序列,若在初始化阶段则输出一个随机的初始化值。加密算法使用Kc、BD_ADDR、主时钟CLK26-1及RAND这些参数。时钟CLK26-1按时隙递增,在任两次发送中,CLK26-1至少有一位是不同的,因此在每次初始化后都将产生新的密钥流。对占用多个时隙的分组来说,CL

2、K26-1为分组所占的第一个时隙的时钟值。第二部分是该密码系统的主要部分,并也将用于初始化过程中。密钥流取自于Massey和Rueppel流密码发生器的方法来生成。最后就是流加密算法的加密过程。将数据流与密码算法生成二进制流比特 进行异或运算。对于加密规则,流密码算法用于将加密位按位模2并加到数据流上,然后通过无线接口进行传输。对每一分组的有效载荷的加密是单独进行的,它发生在CRC校验之后,FEC编码之前。由于加密是对称的,解密使用完全和加密相同的密钥和相同的方法实现。蓝牙标准中加密算法存在的问题蓝牙所采用的E0流密码算法的本身就有一些弱点。流密码算法主要的缺点在于若一个伪随机序列发生错误便会

3、使整个密文发生错误,致使在解密过程中无法还原回明文。流加密算法系统的安全完全依靠密钥流发生器的内部机制。如果它的输出是无穷无尽的0序列,那么密文就是明文,这样整个系统就一文不值;如果它的输出是一个周期性的16-位模式,那么该算法仅是一个可忽略安全性的异或运算;如果输出的是一系列无尽的随机序列,那么就有一次一密乱码本和非常完美的安全。实际的流密码算法的安全性依赖于简单的异或运算和一次一密乱码本。密钥流发生器产生的看似随机的密钥流实际上是确定的,在解密的时候能很好的将其再现。密钥流发生器输出的密钥越接近于随机,对密码分析者来说就越困难。然而,这种随机的密钥流却不容易得到。在蓝牙E0流加密中用到的

4、LFSR易受到相关攻击和分割解决攻击,且用软件实现效率非常低。在实现过程中要避免稀疏的反馈多项式,因为它们易遭到相关攻击,但稠密的反馈多项式效率也很低。事实上LFSR算法用软件实现并不比DES快。以上的这些问题会让人认为蓝牙的安全体系是高度不可靠的,然而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通过蓝牙连接传输的数据一般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蓝牙标准考虑到的安全技术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网络,如果网络结点较多,拓扑复杂(如Ad Hoc网络),现有的基于点对点的密钥分配和认证机制不能满足需求。蓝牙所提供的数据安全性措施对小型应用来说看起来已足够了,但任何敏感数据或会产生问题的数据都不应直接通过蓝牙传输。为了使蓝牙技术应用得更广泛,我们可采用另外更强劲的加密算法,如DES算法。 曾完整地考虑安全问题。作为以无线信道为传输媒体的通信网络,蓝牙网络相对于固定网络更容易受到攻击。对于数据安全性处于首要地位的应用来说,实现高水平的数据安全性是必须的。目前蓝牙标准所采用的E0流密码算法存在着很多弊端,而DES和RSA算法相对来说更安全,而且较易实现。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