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考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5854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考_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对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考_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对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考_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对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考_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对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考_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考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考_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考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环渤海地区 工业 增长扭转了长期低迷的状况, 经济 效益好于全国及 历史 水平;工业化出现与全国相逆的趋势;工业在全国的相对地位降低。目前,这一地区的工业依然面临产业技术层次低、企业机制不活、出口竞争力弱和各自为政等问题。未来环渤海地区发展必须将着力点放在提高工业竞争力上,通过区域产业整合,增强整体竞争优势。关键词:环渤海地区后工业化产业整合 编辑。一、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特点与绩效环渤海地区主要包括

2、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和河北、辽宁、山东3个省。5省市陆域面积5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999年末 人口188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38。与东南沿海新兴工业区不同,环渤海地区工业具有“老”字号历史,结构老化和机制不活长期困扰着该地区。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环渤海工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1工业增长由长期低迷走出低谷由于不同时期工业 统计 口径的调整,采用“工业相对增长率”指标比直接用“工业产值增长率”更具可比性。“工业相对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地区工业年均增长率与全国同期工业年均增长率之比。由表1可见,19791999年环渤海地区工业增长总体上呈现“U”型变动轨迹。在大约3

3、个“五年计划”期间,该地区工业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该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缺乏应有的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企业经营机制向 市场 经济转型迟缓。从“九五”开始,环渤海地区工业相对增长率快速上升,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且增幅较大。19911995年比19791990年增长率上升率为一0034,而19961999年比前一时期的增长率上升率达到+0576。环渤海地区“九五”工业增速的提高,一方面得益于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如辽宁、天津和北京在加强对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明显成效。XX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289;占全市GDP的比重为8

4、6,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另一方面在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了大中型企业的三年脱困目标;积极吸引外商 投资 ,努力克服亚洲 金融 危机 影响,促使工业品出口大幅增长。北京市工业增长中近40靠出口生产带动,XX年全市工业企业出口产值比上年增长130,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136,出口工业品以 电子 通信 产品为主;同年辽宁外贸进出口双双创历史新高,出口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2经济效益好于全国及历史水平环渤海地区199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国总户数的2164;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2419和2358,而产品销售收入、销售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国的2463、2501和268

5、3。从表2的7个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看,除了工业增加值率和总资产贡献率低于全国水平外,其余5个指标均较全国水平略好。XX年,山东省实现了工业利税全国最高、企业亏损面全国最低的好绩效。全年工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1,实现利润和利税总额同比分别增长和517,企业亏损面下降到124。北京市工业经济效益状况也全面好转,全市规模工业实现销售收人比上年增长31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179,提高12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长655。天津工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同比增长近六成,实现利润同比翻一番;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税首次突破百亿元。3工业化呈现与全国相逆的趋势我们以工业

6、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变化,反映一个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图1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渤海地区1G值总体上趋于下降,由1993年最高时的下降到1999年最低点4138,减少293个百分点;与此相反,全国的1G值总体上趋于上升,由1992年最低时的3861升至最高时1997年的4353,1999年回落至427,仍然上升了409个百分点。环渤海地区的1G值从1995年开始低于全国的1G值。这是否意味着,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化已走在全国前列,并正由上升期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在环渤海地区5省市中,后工业化特征最显著的是北京市。北京市的1G值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60以上;80年代前半期降到50以上,后半期

7、至90年代初,又降到40以上;19931998年在30以上;1999年进一步降至3O以下,XX年为2995。揭示北京市后工业化特征的另两个指标“工业职工人数占全市职工的比重”和“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的比重”,也反映了与1G值相类似的变动轨迹。目前,北京市这两项指标均已不足30,而且比1G值还要低。与此同时,北京市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1,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增速,XX年第三产业占全市GDP的份额已高达583,居全国之首。4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已低于整个经济在全国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环渤海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份额经历了先抑后扬的变化,19921996年由25下降到22

8、04,减少了296个百分点;19961999年又由2204增加到2369,上升了165个百分点,但总体上,1999年仍比1992年下降131个百分点。5省市中除了河北和山东两省外,北京、天津和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工业在全国的份额都在下降。与此相反,环渤海地区的GDP占全国的份额在不断提升,由1992年的2278上升到,增加了个百分点;而且从1996年起,GDP份额开始超过工业份额。1999年GDP份额达到2669,比工业份额2445高出224个百分点。这说明,环渤海地区经济对 中国经济 的贡献在增大,而这些贡献中来自工业的贡献在减少。二、环渤海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传统资源依托型工业仍占主导,高新

9、技术产业尚未壮大根据3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区位高计算。环渤海地区在全国具有一定专业化优势的产品为15种,其中多为传统资源依托型,如原盐、原油、“两碱”、钢铁、玻璃等。虽然这些工业产品仍有市场需求,但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受资源约束强;有的产品生产工艺落后,并严重污染 环境 。近些年,环渤海地区在加大对传统工业改造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 药 、新型 材料 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但迄今这些产业仍处于幼小阶段。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实力比较强的北京市,XX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4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仅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科技投入不足和自主开发能力弱是重

10、要因素。近几年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联想、清华紫光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但科技投入的相对比重仍偏低。1999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仅为159;R&D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只有05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2国有工业比重仍很大,中小企业发展相对不足环渤海地区国有工业比重不仅远高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1999年统计,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928,而环渤海地区则为5054,最高的辽宁省达6654;环渤海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为2501,高于该地区整个工业产值占全

11、国的比重。另据北京市最新统计,XX年北京市国有经济比重为575,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43 ;尽管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了三年脱困的目标,但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仍达亿元。山东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尚有182未改制,124的企业存在亏损。由于环渤海地区 工业 结构偏“重”,因而从企业规模结构看,大型企业比重略高,中小企业相对较小。1999年大型企业的产值比重为5053,高于全国709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比重分别比全国低155和个百分点。这也是该地区企业下岗职工多、再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编辑。3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相对较弱环渤海地区产品出口在克服了亚洲

12、 金融 危机 的影响后获得快速增长,但是,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环渤海地区产品出口竞争力还较弱。东南沿海5省市与环渤海地区5省市面积都是51万平方公里,而东南沿海的出口份额占全国70多,环渤海地区的份额仅占20,广东一省的出口额就是整个环渤海地区出口的近2倍。环渤海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4显示,1999年全国进出口依存度为3645,环渤海地区平均为3453,低192个百分点;出口依存度与全国的差距还有所扩大,由1996年的个百分点扩大到1999年的352个百分点。5省市间外贸依存度也有很大差距,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依存度较大,河北和山东相对较小。利用外资的情形与外贸相类似。我国的

13、外商直接 投资 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环渤海地区的FDI占全国的份额较小,近些年还略有下降。1999年为,比前3年都低。环渤海地区外资区位引力平均小于1,而且近些年也在下降,即由1996年的09443下降到1999年的08197。5省市中,天津和北京的外资引力较大,河北和辽宁较小;从近4年的变动趋势看,北京市的外资引力在不断增强,河北在波动中略有上升,而天津、辽宁和山东均在波动中有所下降。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较弱,对环渤海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十分不利的因素。4.区内产业趋同化,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由于长期条块体制的分割,环渤海地区的项目安排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钢

14、铁、煤炭、化工、建材、 电力 、重型 机械 、汽车等传统行业外,目前又在竞相发展 电子 信息、生物制 药 、新 材料 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区域内各省、市大多已形成自我循环的“都市 经济 圈”,区域联合的意向多于实质性行动,争当“龙头”的倾向依然存在。在要素合理流动特别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项目开发和区内跨省市资产重组或共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方面进展并不大。各自与 国际经济 联系的紧密程度甚至大于区内联系,在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上存在着相互竞争这一客观现实。三、新世纪环渤海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1推进工业化仍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

15、工业化进程出现与全国相逆的趋势,特别是北京市已呈现“后工业化”特征。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该地区的工业发展已不重要,工业化的任务已经完结?回答是否定的。第一,尽管环渤海工业在地区经济和全国工业的份额下降,但是工业的主导地位迄今并未动摇。1999年该地区第二产业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平均份额分别为和4138,均高于第三产业;该地区以占5的国土面积和17的 人口 ,却贡献了全国近24的工业增加值,是仅次于东南沿海的工业重心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环渤海工业对全国的贡献份额还在逐步回升。第二,环渤海地区工业化进程还很不平衡,5省市只有北京市的“后工业化”特征明显,因而使得总体平均值降低,其余4省市的工业份额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1999年人均GDP最高的北京市达到19846元,而最低的河北省仅有6932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于北京的349;山东为8673元,相当于北京的437。北京市的工业化有其特殊性,作为全国的 政治 、经济和 文化 中心,其经济结构将主要以金融、商贸、信息等服务业为主,出现“后工业化”特征是必然的趋势。其他省市则应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