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文化语义学视阈下的语言审美意识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5608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比文化语义学视阈下的语言审美意识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比文化语义学视阈下的语言审美意识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比文化语义学视阈下的语言审美意识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比文化语义学视阈下的语言审美意识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比文化语义学视阈下的语言审美意识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比文化语义学视阈下的语言审美意识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比文化语义学视阈下的语言审美意识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比文化语义学视阈下的语言审美意识分析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文化语言学在中国迅速发展,主要以研究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为主。语言是文化构成的基础,根植于民族的文化的传承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语言也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1。文化与人类本身联系在一起,即使那些住在保持传统保守习惯、风俗和态度的复杂网络系统中最贫贱的野蛮人亦是如此2。习语,一般是指一定形式的词组,包含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等,在漫长的语言文化

2、生活中逐渐丰富起来。从内容上看,习语生动形象,反映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认知理念等。形式上看,习语易读易记,有些习语是劳动人民根据生产劳作需要而编成的。不可否认,习语已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普遍文化,与其他性质的文化一样平行发展,是经过历史积淀的综合体系。投过习语研究民族审美意识具有普遍意义。二、习语的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和标识,习语具有自身独特的语言特色,笔者认为至少应有以下几个方面:1、相对稳定性习语的相对稳定性主要表现在语言形式上的统一性。虽然从量上看,习语有着不计其数的例证,并且有些习语的意义正在发生变化,但就整体而言,每一个独立的习语,其表达方式从共时语言学上说,都是处在稳定的

3、状态。不可否认,语言本身处在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因此这种稳定性并非绝对的,单一的,它可以在历时性的研究中被打破。2、语境指向性习语在使用中和语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依赖于语境的习语在脱离喻意或更换语境等情况下意义可能发生改变。例如,“敲竹杠”这一说法,在现代汉语中表示: 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财物 3。追本溯源,其最早出处为晚清时期小说家李宝嘉所著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着每年“三月三”的民俗文化活动,其中一项重要的项目是千人跳“竹杠舞”表演4,摆在地上的一排排竹杠由十几或二十个演员变换节奏地来回敲打

4、,壮族青年在竹杠的空隙之间共舞。这时的“敲竹杠”就摆脱了这一习语本意特征,但可以说成为了壮族文化特有的习语。3、文化关联性作为语言的重要部分,习语都打上了鲜明的文化烙印。文明和文化可以自外部引入或者从内部发展出一些先前不为一个民族所知的概念,就这一点来看,关于语言依赖文明和文化的关掉无疑是正确的5。三、习语中的审美意识审美观构成人们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们沉淀的文化心理结构。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克乃夫贝尔提出了著名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的命题,是消除了利害关系的审美情感。我国哲学、美学研究专家先生在其著作美学四讲中提到了审美理解的两层含义,其中之一即是对对象内容的认识。“如果你不懂十字架

5、的含义、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天鹅湖、魔笛的情节背景,你就没法看懂、听懂那些绘画、戏剧、舞蹈、歌唱。”6不同的艺术种类有着其特有的存在方式。美国著名学者韦勒克沃伦探讨了描述和分析艺术品不同层面的方法,总结为八个方面:声音层面,谐音、节奏和格律;意义单元,决定形式上的语言结构、风格与文体的规则;意象和隐喻,即所有文体风格中可表现的诗的最核心的部分。存在于象征和象征系统中的诗的特殊“世界”等等7。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观念往往崇尚将客观融入主观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中国传统书画要追寻的是一种物我与本我的有机统一。如我国传统水墨画的画面布局、线条处理、明暗对比等营造出虚实相生、聚散偏侧的效果。

6、和中国不同,西方民族对美和艺术的认知则强调艺术创作中的再现和模仿,往往重理性,重写实。古希腊著名美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摹仿对象,即艺术创作对象。他说:“既然诗人和画家或其他形象的制作者一样,是个摹仿者,那么,在任何时候,他都必须从如下三者中选取摹仿对象:过去或当今的事,传说或设想中的事,应该是这样或那样的事。”8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即认为艺术的本质与最高境界是摹仿、再现。“史诗的编制,悲剧、喜剧、狄苏朗勃斯的编写以及绝大部分供阿洛斯和竖琴演奏的音乐,这一切总的来说都是摹仿。”827这种观念随即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化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例如,英国的哥特式建筑,设计结构严谨,宽敞

7、气派,以及宏伟的尖拱形、尖顶形设计,无不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审美元素应用到语言表达传统中尤其是广为流传诵记的习语上,自然就形成了简洁明快,充满理性,逻辑性强的风格。例如,Act联盟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Like teacher, like pupil. 符合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审美习惯。说到和玉的内敛含蓄不同,钻石的美在于其清澈透明,闪耀明亮。说到同一句“玉不琢,不成器”时,英语中往往用The finest diamond must be cut的表达。钻石作为英国的国石,被认为是纯洁美丽、尊贵圣洁的宝石,之所以在英国乃至欧洲都受到人们的追捧,

8、不仅在于其昂贵奢华的价值,更在于它迎合了西方民族的审美方式和文化理念,将毫无保留、张扬十足的个性以一种有形的方式呈现出来,其本身的价值也得到了升华。英国民间就流传着很多与“diamond”有关的谚语:Diamond cut barely-corn is better than a diamond to a cock. 。日本大和民族人民主要受到四面临海的地理特征影响,且山地、丘陵众多,有着追求自然、崇尚自然的心理特征,在审美方式上也近乎偏向于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对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的信奉。日本国文学者芳贺矢一其著國民性十論中,将日本的国民特征归纳为十点,其中“喜欢草木、热爱自然”为重要一点。在

9、日本,作为国花的“樱花”自然享有很高的盛誉。日语中的惯用语受到这一美学思想的影响,流传了很多与之有关的惯用语,例如:桜切馬鹿梅切馬鹿桜7日 樱花七日此外,日本人似乎对猫也有着特殊的感情,从招财猫到现代的卡通人物,都和猫有关。另外,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吾辈猫,都以猫为主题。日本的习语中以猫为对象的习语更是数不胜数,如:上手猫爪隠、猫額、猫目、猫小判。小判是日本江户时代的货币,直译过来就是“扔金币给猫”。无独有偶,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但选取的意象发生了变化: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字面意思是“珍珠投在猪前面”。这个习语源自圣经中的新约马太福音第七章:”Give not

10、 that which is holy unto the dogs, nEither cast ye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 lest they trample them under their feet, and turn again and rend you”. 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传递出了习语形成所需的不同的审美认识观,即便在表达的最终目的上契合,但无论是其词汇化组织模式、语言结构框架或范式,均存在脱域性现象。自然环境本质上不属于文化的范畴,但可以成为文化关注的对象,被引入人类精神的中间世界中,并在语义上反映出来9。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

11、渐形成了一套观察、描述和解释世界的模式,这一模式并非永恒固定的,它是随着人类的发展尤其是心智的发展而渐发展。每个民族对事物的认知观主要与其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在不同文化意识下成长的人们的认知理念的形成和变化映射了语言的特点,而这种影响,恰恰是语言本身的文化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四、结语如前所述,由于各民族文化观念的固生性及与语言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并由此带来了审美习惯的差异,深刻地影响到了语言尤其是习语的表达。从中英日3个民族的文化和审美认知方式角度入手,探索分析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塑造出的不同的民族审美性格所带来的语言差异,可以看出,这种审美原则差异对习语的影响十分显著,同时,习语中的意象选择、结构形式等方面都渗透出了本民族所特有的存在于民族意识中的审美原则。本文的研究基于人们对审美认知的独特把握,以期对习语的内涵有更丰富的理解,特别是在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对习语的进一步准确诠释。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