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审计质量管理的思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5372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教育审计质量管理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教育审计质量管理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教育审计质量管理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教育审计质量管理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教育审计质量管理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教育审计质量管理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教育审计质量管理的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教育审计质量管理的思考审计质量管理的涵义审计质量管理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为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有效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措施、方法等,是为完成审计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协调、沟通、疏导、控制、复核、督导等活动的总和。也是对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方案的拟定、实施现场审计、审计报告的撰写及后续审计各工作流程的质量管理。体现了审计机构和人员审计工作中遵循规范符合标准的程度、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准确的程度及联盟监督服务整体有效和影响力。加强教育审计质量管理的意义是完成

2、教育审计艰巨任务的需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公共财政大大增强,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也逐年增加。教育经费和各类专项资金增长快,招生人数增加,基建规模扩大,科研经费的大量涌入。同时,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拨款合规合理地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对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这是审计人员的新课题。只有不断提高审计质量管理水平,才能完成教育审计的艰巨任务。是教育审计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审计的任务越来越重。审计的重点从查错纠弊转向风险控制;从事后审计转入事前审计;从个体评价向预测

3、延伸;从微观指导向宏观决策发展;审计深度从表象向深度拓展。因此,加强教育审计质量管理成为教育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树立审计机构良好形象的需要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高水平的审计质量管理,能够提高学校领导层对审计工作的关注度,增强审计人员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认可度和权威性“有为才能有位”。只有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内审工作才有成果可言,内审的监督服务作用才能得到极佳的发挥。因此,加强内审质量管理有助于提升内审机构的公信度,树立审计部门的良好形象。是提高教育审计效益的需要教育审计与其他工作一样,是要讲究效益。其效益在以较小投入获得较大的审计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满意的审计效果,即具有理想的审

4、计效率。审计管理就是以不断提高审计效益和效率为目的,但它必须以搞高审计质量管理为前提。教育审计质量管理的思考教育审计质量是 “进行独立监督、评价行为”的一种结论性的体现。要对教育审计质量进行有效管理,必须要有与之目标、特点相适应的组织保障、人员保障、程序保障和督导保障等一系列保障机制。教育审计质量管理的组织保障,是指教育审计的控制环境和制度基础。根据教育部第17号令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要求各高校应合理设置和健全独立的内审机构。并按照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接受地方审计机关和主管单位审计部门的业务指导。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级内审协会的作用,利用系统协会加快内审规范的制定和完善。组织实

5、施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和项目质量评价,建立和完善内审检查委员会和督导制度。教育审计质量管理的人员保障,主要是指教育审计的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内审人员职业化管理体系。主要是指人员的专业化和资格化、组织的行业化和社会化,行为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其次要强化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及审计责任的教育。职业观念的基本要求是“独立、客观、正真、勤勉”。职业态度的基本要求是“职业谨慎并合理使用职业判断”。要使审计人员时刻以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牢固地以职业道德规范为行为准则,勇于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审计人员要按国家规定进行业务技能的“补水和充电”,要为审计人员提供学历进修和CIA及各类审计资格考试的机会,只有这样才

6、能促进审计人员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掌握新的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与方法,从而为全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可采用业务委派和聘请外部专家。现在高校的审计资源主要来源于会计队伍和部分工程系列转岗来的人员,而有法律专业、计量学和计算机等专业背景和高学历人才相对缺少。目前高校审计理念不断创新,业务不断拓展,仅仅依靠本身的审计资源已不能适应和满足高校日益发展与扩大的经济活动和监督服务的要求。应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采用合二为一,互补优劣的业务委派和聘请专家的方法。通过用较少的成本来达到更好的效果,共同推进教育审计质量管理。教育审计质量管理的程序保障,是指将要求落实在审计准备、审计实施

7、、审计报告和后续审计的全过程,通过对各程序质量管理与控制,实现审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在审计准备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一要把好审前调查关,做到调查要充分,有针对性;二要从内部控制初评着手,把好审计风险关;三要把好审计重点确定关,提高审计质量。在审计实施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及时编制和调整审计方案;确保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合规性;明确审计日记与审计工作底稿的关系;保证沟通协商在审计全过程中的运用。审计实施过程中做好各类审计测试是审计质量的关键所在,选好样本,采用符合性测试、分析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等不同的方法进行实物盘点、询征、穿行测试、会计资料核对及文书资料审阅、会计数据复核及比较、分析。同时为了防止和

8、归避审计风险,在实施审计时,必须使审计人员能充分理解审计准则对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认真履行三级复核制度使审计工作底稿规范化。在审计报告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应关注审计报告是否确当地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揭示与评价。审计报告是否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是否完成计划要求的全部工作;问题是否清淅、定性是否准确;是否有指导和借鉴的作用;审计报告内容是否完整。审计报告是否按规定走完复核督导程序。做到出具的报告结构严密,层次清楚,逻辑性强,语言简明扼要,报告中反映的数据准确,计量单位统一、标准。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要主动征求有关管理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

9、意见。教育审计质量管理手段保障,是指为了实现审计质量管理而采取的制度约束、督导复核、责任追究和考核评价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多种控制手段。制度约束应注重制度、法律的制定与完善、贯彻执行和执行检查三个方面。督导复核应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对督导工作负主要责任。项目负责人负责审计现场的督导工作。工作中应遵照重要性、谨慎性和客观性原则,通过检查和督导,促进审计质量管理和水平的提高。应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做好质量检查和考评,考核与评价应包括内部审计机构组织结构的合理程序;内部审计人员履行内部审计准则的情况;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内部审计人员自我质量控制的适当性及有效性。教育审计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优秀审计项目质量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包括组织、人员、规范和方法等因素。只有对基础工作,实体项目,审计环节全方位地实行质量管理,才能产生实质性的效果。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