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基本技能培训一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46493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5.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前急救基本技能培训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院前急救基本技能培训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院前急救基本技能培训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院前急救基本技能培训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院前急救基本技能培训一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基本技能培训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急救基本技能培训一(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院前急救基本 技能,一 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呼吸、心搏停止的患者所采取的一项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术,呼吸、心跳骤停,创伤 急病 中毒 溺水 触电,心 脏 性 猝 死,心脏性猝死(SCD)指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1小时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 心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直接死因,心脏骤停(SCA)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心电图类型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其次为心室静止及无脉电活动 心脏骤停后即出现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及呼吸停止,经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部分患者可获存活,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 猝死人员有35 40 % 如经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

2、苏,可以挽救生命,骤停前期,机体潜在的疾病及促发心脏骤停的因素影响心肌细胞代谢,心脏骤停引起血液循环中断数秒钟内即导致组织缺氧和有氧代谢中断,全身缺血延续胸外按压心排出量仅为正常时的30%左右并随着复苏胸外按压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复苏后综合征定义为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缺血后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病理生理机制,骤停期,复苏期,复苏后期,临床表现及诊断,心脏骤停 典型表现,意识突然丧失 呼吸停止 大动脉搏动消失,一旦呼吸心跳骤停,时间就是生命,3秒感到头晕 10-20秒晕厥、抽搐 30-45秒昏迷,瞳孔散大 4分钟大脑皮层细胞损伤 10分钟发生脑死亡,复苏开始时间 成功率,1分钟内 90% 4分钟内 5

3、0% 4-6分钟 10% 6分钟以上 4% 10分钟以上 0,心肺复苏术,4分钟内为抢救的黄金时间,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 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早期电除颤等基本抢救技术和方法,其归纳为初级C、A、B、D BLS包含生存链“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PR;早期电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和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中的前三个环节,C(circulation) 胸外按压 A(airway) 开放气道 B(breathing) 人工呼吸 D(defibrillation) 电除颤,(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一、判断意识、呼吸,在确认现场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呼叫病人

4、,判断意识,同时判断呼吸,判断时间小于5秒 方法:轻拍双肩, 大声呼叫, 观察呼吸,二、启动EMSS,单人急救者发现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呼吸,应拨打急救电话启动EMSS,嘱携带除颤器,立刻返回患者身边行CPR 两个以上急救人员在场,一位立刻行CPR,另一位启动EMSS,三、检查脉搏,成人应触诊颈动脉 示指、中指指腹触及喉结,然后向外侧轻轻滑动 2-3厘米 时间不超过10秒,非专业人员不要求,摆放复苏体位,病人大动脉搏动消失,立即将病人平卧于坚实平面上 俯卧病人翻转身体时,将病人双手上举,远端下肢屈曲搭在近端下肢上,一手托其后颈部,另一手托其腋下,使之头、颈、躯干整体翻转成仰卧位 注意保护颈部

5、身体平直,无扭曲,四、胸外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 :胸部正中央, 两乳头连线中点,胸外按压,幅度约至少5cm 频率至少100次分 按压与放松时间相同 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 应用力、快速按压,将一手掌根放于按压点,另一手置于其上,两手交叉重叠,手指翘起,以髋关节为轴,利用上半身力量垂直下压 按压时肘关节伸直,内收 掌根部紧贴胸壁,技术要领,五、 开放气道,头偏一侧,清除口腔内异物及活动性假牙 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开放气道,托颌法(jaw thrust),六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按压30次后,立即给予人工呼吸2次 吹气时间1秒 吹气量500-600ml,胸廓有明显起伏 每分钟10-12次(

6、5-6秒一次),按压/通气比(compression-ventilation ratio),按压/通气的比例为302 每个周期为5组302的CPR 时间大约2分钟,再评估,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按照30:2反复进行5个循环,大约2分钟时间,重新检查病人呼吸、心跳恢复情况。 判断时间5-10S,CPR有效指征,自主呼吸恢复 能扪及大动脉搏动 面色、口唇转红润 散大瞳孔开始缩小 意识开始恢复,肢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出现各种发射 上肢收缩压60mmHg,停止心肺复苏指标,自主呼吸、心跳恢复 有专业人员到场接替抢救 心肺复苏30分钟以上,呼吸、心跳仍未恢复,儿童 CPR,当脉率小于60次/分,出现

7、低灌注征象,如肤色差,就应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年龄较少的可采用单手掌根按压,按压幅度为胸部前后径的1/2-1/3 按压-通气比例:单人30:2;双人15:2 单独通气频率12-20次/分,婴儿CPR,当脉率小于60次/分,出现低灌注征象,如肤色差,就应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检查肱动脉搏动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单独通气频率12-20次/分 按压幅度胸部前后径的1/2-1/3 按压部位:两乳连线正下方胸骨上 按压手法:单人-双指下压法,双人-拇指环抱法 按压-通气比例:单人30:2;双人15:2 仰头抬颏法:头部不要过伸,复原卧位,又称稳定的侧卧位。用于无意识但是有自主呼吸和循环体征的伤病者。,二气道异物

8、梗阻急救 技术,气道异物梗阻原因,老年人 婴幼儿,气道梗阻表现,不完全梗阻:可以咳嗽或咳嗽无力,喘息,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吸气时可以听到高调声音,皮肤、甲床、口唇、面色青紫、发绀 完全梗阻:面色青紫,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发生窒息,继而很快失去知觉,呼吸心跳停止 特殊表现:患者感到极度不适,不由自主地以一手呈“V”字型紧贴于颈前喉部,痛苦貌,气道不完全梗阻急救,尽量鼓励患者咳嗽,将异物自行排出 守护身边,观察表情 梗阻持续存在,快速送往医院,气道完全梗阻急救,通过询问“你被噎住了?”,了解患者能否咳嗽和说话 如果患者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应立即实施腹部冲击法(海姆立克氏急救法)

9、,海姆立克氏法,1974年美国外科医生Henry J.Heimlich发明 原理:利用突然冲击腹部的压力,使膈肌抬高,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向上的气流,这股气流具有冲击性、方向性,它会快速冲入气管,将异物排出,海姆立克手法-一,立位腹部冲击法(成年清醒患者) 1.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用两手臂环绕患者的腰部 2.一手握空心拳,将拇指侧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 3.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挤压患者的腹部 4.约每秒一次,直至异物排出或患者失去反应,海姆立克手法-二,仰卧位腹部冲击法(昏迷患者) 平卧,抢救者面对患者,骑跨在患者的髋部,一手置于另一手上,将下面一手的掌根放

10、在胸廓下脐上的腹部,用身体重量,快速冲击压迫患者的腹部,重复直至异物排出,海姆立克氏手法-三,自救腹部冲击法 用自己的拳头和另一只手掌快速冲击腹部,或用圆角或椅背快速挤压腹部。任何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挤压腹部,使阻塞物排出。,海姆立克手法-四,儿童腹部冲击法 操作方法与成人相同 如有:呼吸心跳停止,立即CPR,海姆立克手法-五,婴儿救治法(拍背、胸部快速按压法) 操作者跪下或坐下,将婴儿的身体骑跨在一侧的前臂上,取俯卧位,头部低于躯干 一手前臂靠在膝盖或大腿上,且托住婴儿及下颌,避免压迫婴儿喉部软组织 用另一手掌根叩击婴儿背部肩胛之间,用力拍打5次 然后,用两手的前臂将婴儿固定,手掌固定后脑,小心翻转呈仰卧位,保持婴儿头部低于躯干 快速冲击性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正下方处5次,每秒一次。 重复拍背和胸部快速按压动作,直至异物清除或婴儿失去反应,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