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信》教学设计 鄂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46298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信》教学设计 鄂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信》教学设计 鄂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信》教学设计 鄂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信》教学设计 鄂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信》教学设计 鄂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信》教学设计 鄂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信》教学设计 鄂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信是一首儿童诗歌,语言凝炼,内容浅显易懂,结构段式大体相同。基本形式是:替谁写信,然后交待写信的原因。作者替雏鸟给妈妈写信、替花给蜜蜂写信,替云写,替树写,表达了美好的心愿,抒发了自己真挚的情感,并进一步体现“信”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纽带。信这首诗歌篇幅短小,层次清楚,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感到很亲切、自然。因此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围绕“作者都替谁写了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来自读自悟,并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中领悟“信”使人与人心灵沟通,是人与人心灵的纽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8个字,认识4个字。能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等词语的意

2、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1.积累本诗中的生字词,并结合实际加以运用。2.这首诗的结构段式大体相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诗的内容。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乐于助人的美好心愿,感受儿童充满爱意的心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朗读理解全诗大致的意思,一节一节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体会其中的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乐于助人的美好愿望,以及少年儿童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

3、读课文,感知这首诗借写信的方式,表达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教学难点】能在理解诗的基础上,体会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蕴含的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人情美,并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仿写诗歌。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看看谁最爱动脑筋,谁是最聪明的孩子。谜:有口不说一句话,无脚能走千里路,你我相隔在天涯,传递信息全靠它。生回答,师板书:信(生举手跟着老师书空)。师提问:信是什么呢?信是心与心的交流,信是情与情的碰撞,信使你我手拉手,心贴心你们接到过别人写给你的信吗?你们

4、给远方的亲人朋友写过信吗?能给大家说说你接到信或写信时的感受吗?当大家写出或接到表达内心真诚情感的来信后,总会感到格外欣喜,这就是信的魅力。一位作家金波老爷爷专门写了一首有关信的诗,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它,来领悟写信的真谛吧!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信。【设计意图】猜谜的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信,勾起学生对信的回忆。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生自由读文,注意将字音读准。2.指名分段读,师正音,出示生字:信 纸 昏 紫 航 海 封 贴 替 雏 姹 嫣注意:“紫”是平舌音,“纸、雏、姹”是翘舌音,“信 昏 嫣”是前鼻音,“航、封”是后鼻

5、音。3.出示词语让学生根据诗意理解词语。雏鸟:幼小的鸟黄昏:指的是日落以后,天黑以前的那段时间。航海:驾驶船只在海上航行。绵绵春雨:春天的小雨细细地下,而且下个不停。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4.提问:(1)文中的“我”想帮谁写信?写些什么?(2)在学会谈话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相机完成板书,以揭示全文的写作内容。(3)借助板书训练学生说话的规范性和条理性。雏鸟-妈妈-回巢花朵-蜜蜂-采蜜大海-小船-航海云-云-春雨树-树-森林自己-自己-贴心【设计意图】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画面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自读勾划、合

6、作提高的良好学习习惯,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使学生真正成为语言的实践者,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1、听课文录音,并思考我写了几封信?分别是写给谁的?2、 生仿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封信来读一读。3、 检查自读情况。4、学习第2小节(1) 我替谁给谁写信?信上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写这封信?(2) 出示句式:我要替雏鸟给鸟妈妈写信,是因为,让她快回巢。(3) 师:在天色将暗的时候,小鸟在巢中焦急地等着妈妈回家。假设你是雏鸟会对妈妈说什么?相机板书:雏鸟 天近黄昏 妈妈 (4) 交流后个人竞赛读。(注意读出急切的语气)是啊,它们是亲亲爱爱的一

7、家人,彼此关心,互相依恋,小鸟的心和妈妈的心贴得紧紧的。师生一起感情朗读。5、学习第3小节(1)女生读第三小节。(2)出示画面,学习姹紫嫣红的意思。(3)谁给谁写信呢?师板书:花朵 姹紫嫣红 蜜蜂(4)花朵为什么要蜜蜂快来采蜜?交流小结:它们是甜甜蜜蜜的好伙伴,团结一心酿出甜甜的花蜜,造福我们人类。花朵和蜜蜂的心也贴得紧紧的。抽生感情朗读第三小节。6、 学习第4小节。(1) 男生读第四小节。(2) 大海为什么要请小船快去航海呢?师板书:大海 风平浪静 小船(3) 出示句式练习。(4) 出示画面,理解风平浪静的意思。(5) 出示词语练习。交流小结:它们是平安和谐的一家亲。此时,慈祥的大海敞开宽广

8、的胸怀,让小船在自己的怀抱里自由驰骋。大海的心和小船的心更是贴得紧紧的。小组竞赛读第四小节。7、 学习第5小节(1) 分三小组读这三节课文(2) 齐读第五小节,读后体会2、3、4小节和第5小节的句式有什么变化?师板书:云 绵绵春雨 云 树 无边的森林 树(3) 出示尝试园,师:聪明的你能否把这两封信修改成和前面三小节一样的形式呢?【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理解全诗大致的意思,一节一节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体会其中的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乐于助人的美好愿望,以及少年儿童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4、 拓展:1、师读第6小节。我们给别人写信,真诚地与别人交流自己的

9、感情和看法,力所能及地给与别人帮助。从而使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贴得紧紧的。师板书:跟别人心贴心2、师生合作朗读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最真诚的心,老师和你们一齐。3、 过渡:这位小朋友用自己真诚的心写了许多许多的信,此时的你是否也有许多心里话要和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需要帮助的小伙伴、处于战争中的苦难的人们说呢?请大家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纸上。(提出要求:形式不拘,可选两句或三句,内容简短。)【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创设由内化向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语文教学走向科学、高效的途径之一。因而,教学时,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还要抓表达

10、。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特点,鼓励他们在口头和书面中迁移、运用。5、 总结全文: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用一颗真诚的心,而信架起了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当你感到快乐,请你告诉你的亲朋,让他们共同分享;当你感到忧愁,请你告诉你的好友,让他们为你分担。这样,我们自己的心就会和别人的心贴得更紧、更紧【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总结提升。6、 作业布置:1、正确抄写本课的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设计意图】语文学习重在阅读积累,阅读可以巩固识字、增加识字量,可以累积好词佳句提高说话、写话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静气。7、 板书设计: 雏鸟 天近黄昏 妈妈 花 姹紫嫣红 蜜蜂 大海 风平浪静

11、小船 热爱自然 信 云 绵绵春雨 云 树 连成森林 树 关爱他人 自己 跟别人心贴心 自己【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不仅体现了课文的重难点,体现了本课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也使学生能从板书上较直观地看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看板书就能回忆起本课的内容,便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利于学生记忆。同时也体现了课文内容与思维的同步,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反思:信是人真实感情的流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纽带。因而,我抓住这一良好时机,让孩子给自己的好伙伴写一封信,拉近孩子之间的距离。整体来说,教完这一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就本节课的得失反思如下:一、从生活入手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生活即

12、课堂,课堂即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将人们对语文课程资源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广度,即生活与语文紧密结合。针对低年级学生认知的直观性特点,上课时,我从生活入手,真正的带着这封信进入课堂,巧设悬念,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与期待,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二、随文识字,寓教于乐。识字写字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对于学生而言,所谓“生字”,是自己不认识的字。它既包括本课要认的字,也包括学生应该正确书写的字。所以,上课在读书的基础上,自己从书中找出生字,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你记住了那些字,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最后小组长汇报交流。在小组合作中,我尝试着教给孩子们小组合作的技巧

13、,每个组都合作的比较好,就单单一个“无边”的“无”字,就有两字组说出了两种不同的记忆方法,“替”、“给”这两个字有的孩子也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记忆,记忆方法独特,真的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开火车认读,再次强化认字,使学生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记忆了字形,其中也适时渗透理解字词,造句,为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三、多种形式朗读,品味阅读是作者、文本、读者之间进行的一场默默的交流。课上,通过自读、分小节读、师范读,体味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深入浅出的引导着孩子们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领悟文字背后的情感,想象如果自己就是那只小鸟,就是棵树,就是那片云,就是那朵花,会对自己的伙伴说些什么,让孩子们在说的同时,更要

14、通过读传递出来。相信孩子,给他们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的思绪随着自己的心儿一起飞扬。通过“读“的品味,理解”让我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这就自然而然的渗透了情感态度目标的教学。四、拓展文本,培养口语表达能力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将语言训练有机切入文本教学之中,这样,既为以后的作文教学做好了铺垫,也是在利用教学的细节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得整个教学进入高潮,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我想,只有学生情绪高涨,才愿意把自己独特的想法表达出来,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因此,我提出 “我还会替谁给谁写信呢?写些什么呢?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一句句可爱的诗句出现在我的眼前:“替大树给啄木鸟写,我已经生病,请快快来给我治病。” “替气球给人写,请快点给我打上气,我想早点飞上天。”“替小草给云写,请快快下雨吧,我都快渴死了。”“替我给爸爸写,您少喝点酒吧,喝多了对身体不好。”本节课的最后,我还让孩子们给伙伴回信,平时孩子有了一些误会,通过写信让他们彼此的隔阂消除了,友谊更深了,感动了泪水。我想有了这样的情感交流,孩子们也把自己的心中的话写出来了,做了一次小练笔。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