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不同养殖模式生猪饲养效果比较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57614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季不同养殖模式生猪饲养效果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夏季不同养殖模式生猪饲养效果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夏季不同养殖模式生猪饲养效果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夏季不同养殖模式生猪饲养效果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夏季不同养殖模式生猪饲养效果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季不同养殖模式生猪饲养效果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季不同养殖模式生猪饲养效果比较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夏季不同养殖模式生猪饲养效果比较研究目前,规模化猪场生猪养殖模式主要包括传统模式、干湿分区模式和生物发酵床模式。传统模式猪舍为封闭式无运动场猪舍,猪粪尿清除依靠工人每天清扫和水冲洗。干湿分区模式是在传统模式上的改进,在猪舍一端设置浅水池,猪粪尿入粪尿槽,能很好地保持猪舍内干净和干燥。生物发酵床猪舍为封闭式猪舍,特点为地面铺设混有益生菌的厚垫料,猪粪尿可通过垫料中微生物发酵分解,被认为是一种“零排放”养殖技术。据文献报道,生物发酵床养猪具有诸多优点,如节约饲料、节

2、省水电和人工、提高抗病能力、改善肉品质、对环境无污染、提高猪的生长性能等1-4,但生物发酵床养猪是否适应夏季炎热地区,特别在温度高、湿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南方地区,这些优点能否体现值得探讨。干湿分区模式为传统模式的改进,其最大特点为干区和湿区分离,猪舍干净、干燥。在炎热夏季,3种模式生猪饲养效果尚无文献报道。为此,选取保育、生长阶段猪作为试验动物,比较高温条件下3种养殖模式的饲养效果,为规模化猪场养殖模式选择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猪舍准备试验所用猪舍由武汉博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汉南猪场提供。传统模式猪舍:封闭式无运动场猪舍,双列式。每栏长、宽 m。外侧设置2个鸭嘴式饮水器和2个出粪口,地面内高外低

3、。选取2栏。干湿分区模式猪舍:封闭式无运动场猪舍,单列式。每栏长、宽。走道侧设置料槽,对侧设置宽粪尿槽,深610 cm。粪尿槽侧设置2个鸭嘴式饮水器。地面由料槽侧向粪尿槽侧适度倾斜。选取2栏。生物发酵床猪舍:单列式,猪栏长、宽。两面墙体均开窗,两侧斜对位窗设置排风扇,试验期间,排风扇一直开放。走道侧建有宽水泥饲喂台,放置1个料槽,对侧设置4个鸭嘴式饮水器,建有饮水地漏以保证滴漏的水流向舍外。选取1栏。生物发酵床制作以锯末、谷壳作为垫料基质,按照1 m3垫料体积添加复合微生物添加剂500 g。先用4倍麸皮与复合微生物添加剂混合,常温密闭发酵7h活化。再将活化的复合微生物添加剂添加到垫料中,混合均

4、匀,调节垫料水分含量达55%。将垫料堆积发酵5d,发酵完成后铺开,垫料厚70 cm。试验使用的发酵床为使用1年左右的发酵床,在原垫料基础上添加一部分新垫料,重新堆积发酵7d后铺开,次日进猪。试验分组该试验选取保育阶段和生长阶段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作为试验动物。保育阶段选取体重kg断奶仔猪124头,按栏舍面积大小随机分成3组,传统模式组36头,干湿分区模式组44头,生物发酵床模式组44头,试验期为31 d。生长阶段选取体重kg生长猪94头,按栏舍面积大小随机分成3组,其中传统模式组30头,干湿分区模式组34头,生物发酵床模式组30头,试验期为5d。联盟饲喂日粮及饲养管理饲料为猪场日常使用的干粉料,日

5、粮配方见表1。干湿分区模式组、生物发酵床模式组猪自由采食;传统模式组每天饲喂45次,保证饲料充足;各组自由饮水。传统模式组每天清扫34次,气温高于2时,13:00冲洗栏圈1次。干湿分区模式组每天清扫2次,粪尿槽换水2次。生物发酵床组每天翻动粪尿集中的垫料2次。其他日常管理,包括免疫、驱虫、预防性用药等均一致。测定项目及方法舍内温湿度测定。测定点设置在猪栏靠近喂料处,干湿温度计置于离地面50 cm处。每天14:00测定1次。舍内地面温度测定。每周于周一、周四上午测定地面温度1次,每次取2个测定点,测定点位于猪躺卧的地方,取2次测定的平均值。生长性能测定。试验猪于入试当天空腹称重,随机分组转入试验

6、栏饲养。试验结束时空腹称重,统计饲料消耗量,计算日增重、料肉比,并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与分析舍内温湿度测定结果3种模式猪舍温度和相对湿度测定结果见图1、2。猪舍温度总体趋势从高到低依次为生物发酵床模式、干湿分区模式、传统模式。生物发酵床模式尽管采用了风扇负压通风,但垫料具有产热和保温作用,猪舍温度仍然最高;传统模式在气温较高时进行了水冲栏处理,对猪舍具有降温作用。保育阶段猪舍湿度总体趋势为传统模式最高,生物发酵床模式略高于干湿分区模式。对于生物发酵床而言,由于饲养密度相对较小,猪粪尿排泄量较少,加之通风良好,猪舍相对湿度不高;干湿分区模式由于无需冲洗栏圈,且粪尿集中,猪舍容易保持干燥;传

7、统模式由于粪尿不集中、需要冲栏,猪舍较潮湿。生长阶段猪舍湿度表现为干湿分区模式最低,传统模式略高于生物发酵床模式。生长阶段猪饲养密度相对较大,猪粪尿相对较多,在生物发酵床的垫料上聚集,增加了猪舍内相对湿度。2.地面温度测定结果3种模式保育猪舍和生长猪舍地面温度测定结果见图3、4。保育阶段和生长阶段,猪舍地面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生物发酵床模式、干湿分区模式、传统模式,温度相差一般在2。猪生长性能测定结果保育阶段和生长阶段猪生长性能测定结果见表2。保育阶段,传统模式与生物发酵床模式结束重无统计学差异,日增重差异显著;干湿分区模式与另2种模式结束重和日增重差异极显著。生长阶段,传统模式与干湿分区模式的

8、结束重和日增重差异显著;生物发酵床模式与另2种模式无显著差异。干湿分区模式与生物发酵床模式和传统模式相比,保育猪日增重分别提高%、%,料重比降低%、%;生长猪日增重分别提高%、%,料重比降低%、%。3结论与讨论高温影响猪的采食量和能量消耗,对生产性能产生直接影响,也是降低猪抗病力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5-6。研究结果表明:在舍内温度、地面温度较低和舍内湿度最低的干湿分区模式下,保育猪和育肥猪均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传统模式虽然舍内温度和地面温度最低,但舍内湿度大,保育猪和育肥猪采食量和日增重均最低。说明在温度已经较高的情况下,相对湿度可能成为影响猪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在环境温度高于猪的最佳生长温度

9、时,猪需要通过散热来维持体温和生长。生物发酵床模式较高的舍内温度影响散热,而且垫料温度高、导热性能差更不利于散热。因此,加重了高温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对生长猪而言,生物发酵床模式猪日均采食量和料重比分别较干湿分区模式提高%和%,而日增重降低%。自9月22日起,后期猪舍内温度持续在182,适宜温度可能更有利于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猪日均生产性能提高,前期高温对生物发酵床模式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可能在后期得到补偿,日增重和料重比相对于保育阶段而言均有所提高。3种养殖模式中,干湿分区模式的环境卫生最佳。试验期间,虽然干湿分区模式舍内温度和地面温度高于传统模式,但其舍内干净,地面干燥,并有可用于降温的粪尿槽,

10、较适合猪的生长。保育阶段,生物发酵床模式环境卫生优于传统模式,主要由于保育阶段猪饲养密度相对较小,猪粪尿排放量有限,能被生物发酵床充分分解。生长阶段,特别是后期,猪体重增加,饲养密度相对较大,粪尿排放量大大增加,粪尿不能被及时有效降解,导致床体肮脏、泥泞。传统模式由于每天都进行清扫,其舍内环境卫生优于生物发酵床模式。干湿分区模式猪舍建造成本略高于传统模式,生物发酵床猪舍建造成本与干湿分区模式相当,但还需要额外的增加垫料投入。干湿分区模式粪尿集中于粪尿槽,栏圈易于打扫,用水量较少。传统模式猪舍内粪尿较分散,清扫需要投入较多人工,每天需要冲栏,用水量大。生物发酵床模式垫料采购、铺设、日常维护等环节人工投入量大,特别是育肥阶段,翻动垫料的人工投入更多,试验中生物发酵床模式的人工投入高于其他2种模式。目前,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尚未成熟,许多科技工作者对生物发酵床养猪进行了调查和思考,结果表明生物发酵床养猪尚存在一些问题,其使用和推广需要慎重7-8。该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在夏季气温炎热地区,舍内降温困难,其饲养效果低于干湿分区模式。冬季生物发酵床模式与干湿分区模式保育猪和生长猪饲养效果比较有待进一步研究。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