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行政部门设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5040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高校行政部门设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方高校行政部门设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方高校行政部门设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方高校行政部门设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方高校行政部门设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方高校行政部门设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高校行政部门设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地方高校行政部门设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调整建国以后,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经历了6次不同的调整,以不断适应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表1 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调整一览表年代 领导体制1949年一195校长负责制1956年-1961 年 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961年-1966年 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966年一1976年 党委一元化领导制1978年-1985年 试行校长负责制1989年至今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

2、责制高校内部行政部门设置与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变化有紧密关系:随着高等院校的领导体制发生变化,高校行政部门、组织机构的设置也随之发生变化,领导体制发生变化,行政部门设置紧跟着做出适时调整。联盟二、不同时期地方高校行政部门的设置变化以20世纪50年代所筹建高校为例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的组织机构分为校党委和校行政两套班子,实行学校校长负总责,校党委下设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团委;校行政设有校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人事处、总务处和基建科等单位。学校的行政部门设置很少,所有的行政管理人员也就几十人。20世纪六十年代。行政管理系统以校长及校务委员会为首,下设院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总务处以

3、及武装部等,党群系统以党的学校委员会为首,下设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团委、工会等部门。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学由学校革命委员会领导,下设校 革委办公室、政治部、教育革命部、后勤部、基建办公室和生产办公室等,以及图书馆和附属中小学,另外还有校刊编辑部、词典编写组等。学校党组织由党的临时核心小组领导,下设各个系的党总支。20世纪80年代。学校同样分为行政和党群两大系统,行政系统以校长为首,下设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总务处、财务处、保卫处、生产设备处等。党群系统由学校党的大学委员会领导,下设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工会、团委以及生产设备处党总支和全

4、校各个系的党总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和全国许多高校一样,该校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行政部门设置随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进入2l世纪后,伴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行政部门设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立了很多新的部门,比如教材科从教务处独立出来,成立教材中心,学生管理部门进一步细化,成立学生处、就业中心、就业培训学院等新的机构,科技处分成自然科学处和社会科学处,分管文理二个学科,为了应对教育部队本科评估教学的需要,成立了评估处等部门。总之,行政部门进一步增多,设置更加细化,行政人员队伍庞大。三、现阶段地方高校行政部门的构成模式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与

5、这种体制相适应,目前,高校的行政部门设置主要有4大系统构成。图1图2图3图4除了上述常设党群组织机构外,有的高校还设有省部共建办公室、“211”工程建设办公室、教学评估处、普通教育处、政策研究室,接待办公室、教材中心等大小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立,多是根据自身学校的实情,或者为了与上级部门便于协调而成立的机构。还有些机构,为了便于管理,进行合署办公,最典型的例子是校长办公室和党委办公室,一般地方高校都是两套牌子,一套班子,当然,有的高校把接待办、驻各地办事处、校友办等部门都归口于两办,进行合署办公。通过以上4图,我们可以做些比较。第一,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地方高校在行政部门的设置上大同小异,大体上可

6、以分为党委组织系统、行政组织系统、教辅机构、附属部门、直属部门等三大类,虽然,各校因规模、类型、层次的不同,在设置的数量上有所差异。这主要取决于地方高校自身的规模大小、建校时间长短等诸多因素。但从总体来看,设置几乎是一个模式,不论学校规模大小,层次多高,水平多强,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在行政部门的设置上,可以说是毫不吝啬,应有尽有,行政部门庞杂,行政人员臃肿,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教育在行政管理方面的一大顽疾。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大多机构精简,行政人员较少。第二,通过纵向关系比较可以看出,在建校初期,高校在行政部门的设置上很简单,就是党办、人事、教务、总务等几个职能要害部门,随着社会的进步,办学规

7、模的夸大,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高校大规模扩张和院校合并,再加上各级政府兴建大学城,地方高校大规模修建新校区,更是加速了高校行政部门的大规模扩张。为了加强对文理学科的发展,很多高校把科技处一分为二,分别成立了自然科技处和社会科学处;为了加强对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各校普遍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或是成立了招生就业处,而这些部门以前都是归于学生处或学工部。对上述图表综合分析,高校这三大系统部门共有四五十个部门,而各个部门又都下设不同的科室,每个科室少则一人,多则数人。总的看来,地方高校在行政部门的设置上,可以说是机构庞杂,人员臃肿。四、地方高校行政部门设置的理想模式地方高校在行政部门的设置上,

8、要紧紧围绕高校教学和科研两大中心而设置,对跟教学、科研关系不大的部门尽量不设或少设,一切围绕教学和科研,所有的行政部门都是为教学科研服务,进一步强化学术地位。在行政部门设置的数量上,最好不要超过学校下设教学单位的数量,否则就会显得“头重脚轻”,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笔者认为,可以以下列模式结构来进行设置,见图5。图5在本模式中,机构设置有两大特点:“综合性和概括性”,各校可根据校情,在此模式下增减调整,如附属机构管理可以不设。这种设置,较为科学、合理,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地方高校内部“管理机构重叠,管理队伍臃肿,缺乏活力,效率不高”的困惑。学生管理这块可以设置为学工部,囊括学生管理、招生、就

9、业等;组织人事管理可以设置为干部人事处,统管教职工的职称、工资福利、干部任免等。对于高校来说,精简体现在管理部门要依法设置,要合理确定人员编制限额,因事设岗,而不是因人设岗。部门与部门之间职责明确、层次清楚。效率的原则就是要求学校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工作职责时能够达到正确、妥善和具有活力。五、实现地方高校理想型模型的对策建议淡化“官本位”思想,探索高校去行政化的道路,增强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高校去行政化是指高校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是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之一。高校去行政化就意味着教授治校、学术至上,承认教学、科研第一线的老师、教授代表着

10、学校学术发展方向。在高校形成崇尚知识和作为,而不是崇尚权力和地位。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可以真正做到让教师发挥所长、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提高学术水平,提高科研水平,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前进。对于现在的中国社会,有的学者反对行政化,因为行政化促使学者把重点从学问变成了处事。行政官员的权利和福利远大于学者、讲师的待遇,这种现实诱惑是谁也避免不了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高校不可以除去行政化呢,为什么不能重学问、轻行政呢?事实上,国外的有名的大学都是轻行政的,哈弗大学、牛津大学的校长或者其管理者,其待遇、福利都是低于教授、讲师的。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国内学校的管理模式依然存

11、在政治引导教育的现象,这种现在长期实行的教育经费、科研经费行政化管理下不会发生转变。我们国家在中多次提到教育体制改革,其本意就是削弱行政管理,让学问原始回归,实现“两弹一星”时期科研人员、教学人员那种奉献、严谨、拼搏的精神。高校去行政化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行政级别在制度上是可以取消的,关键在于政府和高校敢不敢去迈出这一步,做出尝试。首先,高校去行政化不会改变“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管理体制,不会削弱党对高校的思想、政治领导,也不会影响到高校行政管理生产,去行政化是只是取消级别,取消的是头衔、是政府官职,不是取消行政部门,更不是取消大学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处长、科长等。

12、归根结底,只是取消正厅级、副厅级、处级、科级这些与高校这一学术单位不相称的级别、官职,为高校更好地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和环境。总之,高校去行政化是一个长远的道路,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和高校领导、学者们大胆实践,创新改革,要从制度上取消高校本身及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要积极宣传,从思想上加强教育,使“高校去行政化”这一观念深入人心,从思想上淡化“官本位”思想,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教育。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行政管理效率,逐步改变高校行政部门的“衙门”风气,形成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为提升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铺平道路。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