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专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4934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情报专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图书情报专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图书情报专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图书情报专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图书情报专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书情报专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情报专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图书情报专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始于1991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现在己经拥有39类专业学位 1 ,其中包括图书情报专业硕士。1.我国MLIS教育发展现状目前国内对MLIS的定位并没有完全统一,以南开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为代表的一派认为MLIS是研究生新型培养模式,目的是完善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一派认为MLIS是一种和学术型学位不同的学位,在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核心知识上都有差异 ,更强调MLIS的职业特

2、征。两种观点略有不同,但专业取向都是面向就业。我国MLIS培养规模我国MLIS从XX年开始招生,专业学位授权点共有18所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大学等8所院校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他10所院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除黑大、山大、河北大学外,其他15所高校均为211院校;人大、北大、南开、华东师大联盟、南京大学、山大、武大、中山大学、川大、吉大等10所院校为985院校。三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从XX年的160人左右到XX年950人以上,体现了这一专业学位的勃勃生机。1.我国MLIS培养目标全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图书情

3、报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中指出,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图书情报工作实际问题能力,适应社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我国MLIS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国MLIS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的课程设置同学术学位区别不大,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对公共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学分做了明确的要求,却扼杀了各培养单位在学位建设上的特色;MLIS培养相关资源不够

4、完善。如校外导师的选聘标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的构建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丰富。2.我国MLIS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本文作者认为,针对MLIS教育中存在问题及MLIS培养目标,学生应接受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全方位的教育,以下三种培养模式能够较好完成这一目标。双导师制的理论培养模式双导师制的提出是根据教育部教发XX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XX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 精神,为学生配备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校外导师,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以更好适应国家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求。 MLIS校内导师制度建设MLIS校内导师一般从专任教师中选拔,要求导师应具有较

5、高的政治素质与高度的责任心,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合理的知识结构,学术上有一定造诣,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黑龙江大学现有MLIS导师20人,正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分为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三个研究方向,主要负责学生专业知识及学术研究指导,实力较强。黑龙江大学有相应硕士生导师职责及考核标准,制度建设相对完善。校外导师制度建设MLIS校外导师从实务单位中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业务骨干中选聘,要求实践经验丰富,且学校应与校外导师及所在单位签订协议,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保证校外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已建立多家校外实习基地

6、,如各类图书馆、档案馆,但与企业合作较少,校外导师选聘制度也不很健全,关于经费保障及考核机制还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服务研习的实践培养模式“服务研习”是一种把学术知识及社区义务工作合二为一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类型的义工服务,拥有更多独立思考和反思的机会,深化书本理论知识,建立大学与社区的联系,培养学生关怀弱势样体及终身服务社会的态度 。 MLIS服务研习内容建设MLIS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三个研究方向,都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且学生多数为应界毕业生,缺乏社会经验,非常适合服务研习的培养模式。可以由校外导师全程辅导,同时由校内导师设计服务研习效果评估议题,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结合实践内

7、容,进行反思和检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研习制度建设20世纪90年代,美国成立全国服务处并公布国家和社区服务条例,“服务研习”已在全美实现制度化 。借鉴其成功经验,MLIS相应科目中应设立服务研习学分,激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XX年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就有很多黑大的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这对提高学生时间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开拓视野、提高成就感和自信心起到很大作用。协同发展的创业培养模式MLIS协同发展创业制度是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关于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意见 精神,并结合协同学和协同管理理论方法,在MLIS教育中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

8、动协同创新。协同发展制度建设教育部“XX计划”就旨在建立一批“XX协同创新中心”,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 10 。要建立协同发展制度须要教育部门同社会其他部门充分合作,在导师、研究生和培养环境协同作用下建立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面向行业、面向区域的协同创新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学生创业制度建设MLIS培养中应注重学生创业制度的建设,搭建创业平台,如大学生创业基地、科技园等,形成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 11 。黑龙江大学开创的学生创业园区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基地,可以由校内导师协同学生开办实体,承担外包业务,如为图书馆完成数据录入工作,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结语MLIS是研究生新型培养模式,在不断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建立适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完全必要的。本文探讨的三种培养模式可以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学习两方面完成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具有全新服务意识、精湛沟通技巧和全面工作热情的复合型人才。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