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 感悟哲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47924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归生活 感悟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回归生活 感悟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回归生活 感悟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回归生活 感悟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回归生活 感悟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归生活 感悟哲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回归生活感悟哲学新课程理念要求回归生活,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哲学教学更适合把学生置于鲜活的生活中去感悟哲学,彻底地去理解抽象的哲学哲学概念和原理。因此,构建生活化的哲学课堂顺应了新课改要求。下面我结合哲学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哲学中是如何构建和运用生活化教学法的,以求互勉。一、让教育回归生活生活是哲学的源头活水。哲学内容如果脱离了受教育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就会变得空洞而苍白无力,使学生感到无尽的厌倦和疲惫。故在教学中我尽量把生活中家喻户晓的一些谚语、故事、

2、成语、诗歌等移植于学生生活,进行体验性学习。如在讲量变质变关系原理时,我用了杰米扬的汤这个寓言故事:杰米扬善做鲜鱼汤,为了款待好友福卡,他一盆一盆地敬客人不休不止,一个劲地劝,结果福卡硬挺着吃了四盆,撑得苦不堪言。杰米扬还嚷道:“真够朋友,吃得痛快。好,再来一盆!”吓得老福卡马上站起来跑回家,再也不上杰米扬的家了。学生对这个故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各抒己见,深刻理解了量变与质变关系的原理,在讲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时,我从“一把钥匙只开一把锁,对症下药,量体裁衣”等生活常识中阐析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以“画龙点睛、打蛇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来阐析主要矛盾原理。不同的人对生活的回味、感受不一样,评

3、判不一样,认识也就不一样,因此要让同学们自己在生活常识中求同存异,达到知识的升华。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生活,必须构建开放性课堂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是要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的思考,激活思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讲按客观 规律办事时,我创设了苦涩的青苹果现场,让学生谈青苹果带给他们的启示:青苹果不好吃是因为它没成熟,今天我们也像一个个青苹果,似熟而非熟,如果我们违背规律,超越阶段,进行早恋也会耽误青春、学业无成、自食其果。这样就把“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阐述得十分清楚。教育学生要珍惜

4、年华,等到功成业就时,很多事就会水到渠成,让学生回味绵长、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探究生活课堂教学应是师生拥有的“生活世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于生活,而要高于生活。在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中,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变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如在讲事物的普遍联系时,我讲了XX年高考题:原产于美洲的食人鱼,一旦流入我国自然水域,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并让学生编织食物链,让学生去讨论。这样,可让学生在“生活思考内化践行”的整个动态过程中,做到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实现教学呼应。四、回归实践,拓展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哲学要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5、学有所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就必须引导学生将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大课堂,进一步拓展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生活养料,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检验和丰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课后的延伸可验证所学知识,进而活化知识,最终达到觉悟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和情感的升华。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但需得法。不同的课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类型的课的教法也不一样,以上我仅从生活与哲学关系中谈了我在哲学教学中所采取的生活化教学法。该教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如备课不仅要备知识点、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生活内容、备学生、备学法、备知识的呈现形式等。但愿我们的哲学课能在该法的指导下,在生活中谈天说地、论古道今,让教学回归生活教育生活化,回归学生教育人性化,回归学情教育情感化,回归实践教育活动化。只有让教育回归现实,学生才能主动而积极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得以张扬,享受学习的乐趣,实现教育的真谛。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