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34222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_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_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_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_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_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_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关于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 关键词:后 工业 经济 产业结构结构调整首都经济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从后工业经济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入手,对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由此提出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性建议。所谓的后工业经济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首都经济经历了多年的产业结构大调整,产业从“二、三、一”结构转到了“三、二、一”结构,增长方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北京产业结构的变化现已具有“后工业社会”的经济特征,初步呈现出

2、科技主导型和服务主导型的经济特征。北京市产业 发展 状况近年来,北京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变化,第一产业随着北京市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从 农村 型向城市型演进,都市型 现代 农业崭露雏形。第三产业始终以强劲的增长势头迅猛发展,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比例逐年缩小,同时第二产业下降的速度明显放缓,并有上升的迹象。北京市呈现后工业化经济的特征分析从北京市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看,实现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地位向第三产业为主导地位转变过程。从北京市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看,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并且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与产值结构相一致。这种现象表明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是符合世

3、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 规律 。同时,这也表现出步入后工业化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特征,从北京市XX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折换到美元单位达到3060美金,依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至9000美元之间,标志着该地区进入工业快速发展阶段,也是进入后工业化的前一阶段。第三产业是首都经济中的重中之重北京市第三产业位于三次产业发展的首位,产业比重达到%。服务业已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充分就业、提升生活品质的主导行业,在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工业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首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北京工业,尽管生产资源少,污染严重,比重逐年下降,但

4、由于是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外贸出口的重要领域,解决城乡居民就业的重要渠道,因此,仍需要保有一定的量。目前,北京工业通过整合资源、合理规划,实施以基地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聚合成一批具有首都特点和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群,建成了定位明确、布局合理、符合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并正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更强、传统产业更优、都市工业更发达的适合首都特点的工业经济新格局。农业是首都经济的基础尽管北京市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断发展,但农业仍是第二产业,甚至第三产业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产业基础。其农产品生产功能虽已经弱化,但生活、社会和生态功能则有了较大提高,农业已由过去的以种植

5、业为主,转为现在的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在向优质、高效方向快速发展,生态 旅游 、民俗旅游和观光旅游正成为新的农业增长点,农村作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主要空间,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加工农业、籽种农业、观光农业、出口农业等七大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正在形成。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和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变动概述首都经济经历了多年的产业结构大调整,产业从“二、三、一”结构,转到了“三、二、一”结构,移出高消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确立了现代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北京市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变为1994年的:47,再变为XX年的:,到XX年的为:,

6、也即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最终超过第二产业比重。XX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下降1%;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从演变过程来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明显加快。自1991年开始,北京市的第二产业占国内GDP的比重就以平均每年%的速度下降,而第三产业则以每年%的速度增长。到了1999年出现了一个转变,就是该年度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的%。目前北京市的格局可以说是转为第三产业为主体,第二产业共同推动的局面。到了1995年,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大于第二产业的%。但是,在XX年,第三

7、产业的比重仅为%,低于第二产业的%,可见,目前北京市的产业结构现状是不稳定的。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变动并向高级化发展表明:首都经济结构正趋于健康协调,正在向与首都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大都市型产业结构迈进。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中存在的问题1.产业布局不合理,受资源和能源约束不断强化。三次产业都存在布局不够集中,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不仅造成资源的低质低效利用和沉重的环境负担,而且还面临土地资源、水资源短缺的制约。此外,空间上的分散布局也不利于产业链网的形成,使得这些开发区不能很好地发挥产业聚集功能。2.产业结构不符合城市性质的要求,对环境产生压力。北京市的汽车业、石油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等

8、高度积聚的重型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相对偏低,仍在与首都城市 政治 文化中心建设争夺水源、土地等有限资源和空间环境,对首都的资源和环境产生很大的压力。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问题突出,对经济的贡献会下降。第三产业市场化、产业化明显不足,技术结构、 企业 组织结构、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部分比重过高,企业规模偏小,缺少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和优势产业群,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 教育 、医疗卫生、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未来对经济的贡献度会不断下降。4.各产业产品结构超稳态,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差。北京市各产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结构刚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作用十分微弱,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

9、能力不强。一些长线产业几年来生产能力没有明显缩小,落后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不能向有发展前途的产业部门转移。 5.产业构成落后,中低技术繁衍。北京市 工业 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加工工业水平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大中型 企业 普遍存在着生产设备老化,工艺技术落后现象;传统产业比重很大,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 仍不足;代表高技术档次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更新改造速度过慢,企业管理水平低,产品竞争能力差,而以中低技术为基础的乡镇企业发展过快;工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专业化协作程度低,许多企业没有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传统局面,此外,一些企业生产批量过小,产品成本过高。6.劳动密集型行业与知识、智力密集

10、型行业不协调。北京市的 科学 、 教育 事业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科研人员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数量居全国之首。这种丰富的智力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表现为知识智力密集型行业比重低,劳动密集型行业比重大,没有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工业技术结构体系。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政策建议北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目标根据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及基本特征,以及到XX年率先实现基本 现代 化的目标,今后一段时期至XX年,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服从和服务于北京的城市性质和功能要求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持第一产业稳定增长,继续合理调整内部结构,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的态势,产值比重降到

11、2%左右;优化提高第二产业,振兴现代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提高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增加“五少两高”(能耗少、水耗少、物耗少、占地少、污染少和附加值高、技术密集程度高)工业比重,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增加值占工业50%,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维持不变或略微增加,达到35%左右;相应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较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63%左右,内部结构大力发展 金融 、信息等新兴现代行业,推进运输邮电、零售贸易等传统服务业向现代化高层次发展。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1.重视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研与产业相结合。加强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融合,把

12、技术开发作为投资的重点,加大研究开发投资。通过税额优惠等政策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从事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计划,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促进科研与产业结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北京市拥有全国最密集的高素质人才和智力资源,应充分拓宽渠道,构建平台,有效利用自身的资源。2.结合首都资源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及其所占重是 经济 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不仅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部门,而且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的程度和国家科技现代化的标志。北京市服务产业具有绝对优势。首都地位是一种特定的资源,为北京市的服务业发展带来了巨大而特定的市场需

13、求,成为北京市发展服务产业的重要动力。北京市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包括邮电建设、文化 体育 建设、卫生医疗保健设施等,发挥巨大的优势和潜力。3.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加强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构想,把握产业链的高端。在现代制造业中, 电子 信息产品制造、汽车和装备制造等重要行业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目前的世界经济强国来看,它们无一例外具有尖端的技术,主导着现代制造业产品的生产,美国的钢铁、汽车、软件,日本的电子、汽车、数码产品,德国的精密机械等几乎垄断着世界市场。做大都市工业经济的总量。全面推进都市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使产业布局相

14、对集中,加大企业资产兼并与重组力度,力争把同行业中小企业归拢到一起集中管理,或以专业孵化器的形式为小企业提供成长条件,通过信息、设备、人才、研发能力等公共性资源的共享,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升各产业层级,产生集聚效应。4.注重与京津塘和环渤海地区产业链的衔接,形成优势互补。京津冀都市圈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搞好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京津冀都市圈的区位特点、资源条件和各自的产业基础,为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北京市都市工业的发展将有利于京津冀区域的产业分工的合理与协作发展、沿海与内地产业协调发展、主导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参考 文献 :1.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62.李京文.北京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