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文学学科定位的思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3417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古代文学学科定位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古代文学学科定位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古代文学学科定位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古代文学学科定位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古代文学学科定位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古代文学学科定位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古代文学学科定位的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关于古代文学学科定位的思考摘要:古代文学作为我国文学教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个人素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传播我国古代辉煌文化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合理的学科定位都将对教学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直接导致我国古代文学学科的教育效率低下。本文正是从这一问题为出发点,分别从价值标准、教学模式和学科目标这三个方面来对古代文学的学科定位进行了思考。关键词:古代文学;学科定位一、古代文学学科定位的价值标准当今的社会是一

2、个集商品化、市场化、职业化的社会,人们在对古代文学进行学科定位时通常是基于一个世俗的标准当中。而在这样的一个评价标准下,古代文学具有的价值就仅仅局限在了促进写作能力、提高文化修养与及丰富精神生活上的层面上,它的功效利用率远远不及那些可以快速创造经济收入的理工类学科和那些可以高度融入社会的社科类学科。从这种评价标准上来看,古代文学这一学科更像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它虽然可以为世俗社会提供些许新鲜趣味,但这种趣味事实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它远不及那些实用学科来得活色生香。在高度专业化的现代社会中,过度的职业化教育往往会使人们忽略个人思想感情和个性的培养,人们就像是这个社会的某个精密仪器一样,在高速

3、运作的过程中失去了精神支撑,这就是一个过度功利化的社会。其实,从正确的价值观角度来看,这种发展趋势实际上是社会的一种倒退,真正发达的社会应该是物质和精神同步发达的社会,这两种东西就像是人的两条腿,应该是一样长的,一条腿发育过好或另一条腿发育不良,一个人都没法儿正确走路。所以,要想对古代文学进行一个合理的学科定位,首先必须将其建立在一个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步发展的一个大的社会价值背景下。早在春秋晚期,孔子就针对人们用功利化的标准看待学习这一现象提出批评,他把功利的学习称为“为人之学”,把提高个人修养的学习称为“为己之学”(论语宪问)。这实际上就是对古代文学学科定位价值标准的一个初步定义。其实,在

4、现代社会里,古代文学学科定位最基本的价值标准就是从“为人之学”到“为己之学”的一个过渡,也是人的个人价值和精神需求得以满足的一个过程。从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上来看,古代文学的价值就是实现社会精神支撑的发展,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和进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代文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可有可无的学科,而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教育课程。二、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探讨当我们把古代文学学科定位的价值标准理解清楚后,科技文化知识就不再是课堂教育的唯一目的,人格的完善、道德的提升都将成为课堂上力图实现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也应该脱离传统功利类学科的那种填鸭式教学,而采用一种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人

5、格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这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教学模式呢?唐代的韩愈给了我们答案,他认为,教学的核心就是要“传道、授业、解惑”(师说),“传道”就是继承和发扬某种价值观、人生观,落实为修身、立人的行动,“授业”就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解惑”是对“传道”“授业”中碰到的问题加以解释。因此,从这样的一个分类标准来看,传统的功利类学科教学实际上采用的是一种“授业”的教学模式,而古代文学作为一门比不可少的精神文化教育课程,应该采用的则是“传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体来讲,就是从人的精神需求出发,采用一种符合人的个性发展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形式,逐步实现人的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三、古代文学的学科目标从上

6、面两个问题的探讨中,我们对古代文学学科定位中涉及的价值标准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从这些分析中我们得到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就是古代文学与传统功利类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一门学科。所以,从这个最基本的认识中,我们可以对古代文学的学科目标进行一个简单的判定。首先,从大的层面上来讲,古代文学的学科目标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全面健康的发展;其次,从一个个体的角度上来讲,古代文学可以实现一个人的精神文化修养的提升,从而保证一个人能够快乐充实地生活,这也是人的一个重要需求;最后,从侧面上讲,古代文学在推动精神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也客观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从这些学科

7、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文学不仅是一门个人的学科,也是一门社会的学科,更是推动人类社会整体进步的一门学科。所以,在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些最基本的学科目标,进而实现教学的正常进行。(一)要将中国古代批判确定为文学学科研究的对象将中国古代批判确定为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中有一个矛盾是应对文艺学科理论与批判之间的权衡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当从我国古代的学科评价体系进行有机的结合,包括针对作家作品的个别评论、历史性文学的研究与及古代文学的批评理论等。(二)要将古代文学学科放在一个全局的局面当中将古代文学学科放在一个全局的局面当中,也就是说,文学的研究它并不是单方面的,它应该是一个较为全面综合的体系,因此,应当注意古代文学学科的跨学科定位,将其引伸到一个较全面、较为时进的局面当中。四、总结综上所述,古代文学作为一门区别于传统功利类学科的学科,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在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教学者和被教学者首先要明确这一学科的学科目标和价值标准,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被教学者个人和整个社会的一个全面的价值提升。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