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学院校实施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34062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医学院校实施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医学院校实施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医学院校实施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医学院校实施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医学院校实施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医学院校实施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实践与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关于医学院校实施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实践与探索学分制作为教育模式的一种,它是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目前,很多地方医学院校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开始全面实施学分制。笔者作为地方医学院教务工作者,主要是从事学籍和学分制日常管理工作,结合学校学分制的实施情况,来谈谈医学院校实施学分制的相关

2、问题。1.学分制的学制与修业年限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一般情况,学制和修业年限要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基本学制为参考,实行弹性学制,凡基本学制联盟为四年的本科学生允许在37年内修读,凡基本学制为五年的本科学生允许在48年内修读。同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因各种原因需暂时中断学业或学校认为必须休学者,可予休学,保留学籍。每次休学时间为1年,从入学到毕业的年限不得超过第四条规定时间。2.学分制的课程标准与学分计算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部分: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即通识教育课,指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专业必修课

3、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教育课;选修课包括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限定选修课包括素质拓展课、基础拓展课和专业拓展课。任意选修课分为语言文学类、社会科学类、工程与信息类、生物与医学类等;实践课包括专业见习、课间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内容,是必须学习的重要教学环节。学分计算。学分是表示学生学习量的单位,最小计量单位为。学分包括规定学分、特殊学分和奖励学分。规定学分是修读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所获得的学分;特殊学分是修读形势与政策教育、军事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等课程所获得的学分,共学分;奖励学分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社会实践等活动而设

4、置的学分。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学分最高计10学分。为更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综合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实行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是学生免听、免修、奖学金评定、修读双学位教育专业、提前毕业的重要依据。3.学分制的考核与成绩记载学生应当参加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成绩及学分录入学生成绩库,并归入学籍档案。考核课程门数按下列方法计算:凡跨学期讲授的课程,按每学期一门课程计算;凡单独设置的实验、见习、实习和其它实践教学环节,各按一门课程计算。考核成绩的评定:必修课采用百分制,选修课采用二级制。经考核,成绩合格者,获得该课程的学分;成绩不合格者,不能获得学分。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考

5、查两种,可采用笔试、口试、操作、答辩等形式进行。考试课程由教务处统筹,院等开课部门安排;考查课程由院等开课部门组织实施。公共体育课的成绩根据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体质健康测试等综合评定,评定不合格者应当补考。因身体健康情况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经本人申请,院系审核,体育部批准,教务处备案后,可免上体育课,但应当参加体育保健课。学生应当按时参加考核,如确因患病或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应写出书面缓考申请,经院系批准,教务处备案后,允许缓考。缓考课程的考核随补考进行,缓考成绩按正考成绩记载。缓考不合格不再安排补考,视课程性质可重修或重选。无故缺考者不得参加补考,必须重修缺考课程。学生必须持有效证件参加

6、学校组织的各种考核,考核时应遵守考核纪律,严禁作弊。学生违反考核纪律或者作弊的,该课程以零分计,并给予相应学籍处分。作弊者,取消学士学位授予资格,不得参加补考,必须重修,并在其学籍档案中注明“作弊”字样。4.学分制实施中的选修与重修课程选修。学生应全面了解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在学业导师或导师组指导下,按照本专业每学期开课计划进行选课;学生第一学期不进行选课,按学校统一编排课程表上课。每学期第14教学周为学生选择下学期选修课程时间;课程一经选定,原则上不得变动。确需退选或改选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办理退选或改选手续。学生必须参与并完成选定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未办理选课手续或选课后未参加考试者,均不能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原则上,选课人数低于30人的选修课程不开班,由教务处在网上通知学生改选其他课程;学生提前修读课程,必须考虑课程的衔接情况,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院系和开课部门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批;学生不得修读低于专业培养要求的课程,对于需要多学期开设才能完成的课程,应连续修读;如有多位教师同时开设一门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情况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课程的重修:必修课考核不合格但50分,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合格必须重修;必修课考核不合格且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