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教育的思考(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33867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创新教育的思考(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创新教育的思考(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关于创新教育的思考(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关于创新教育的思考(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关于创新教育的思考(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创新教育的思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创新教育的思考(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关于创新教育的思考(1)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基础教育面临最大问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就创新教育,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渴望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 创新 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基础教育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对于素质教育,通过几年来的广泛宣传和实施,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已经理解得比较清楚了,但对于创新教育,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感到还比较陌生。我通过近几年来

2、的学习和研究,本文就创新的含义、目的、以以及实施创新教育具备的条件,谈谈个人的理解和认识。错误之处,望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创新教育的含义 创新教育,也叫创造教育,他是教师根据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和规律,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使学生形成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创新人才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也不同于应试教育,它是在面向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主体性教育和健全人格的教育过程。他是更高层次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二、创新的目

3、的 创新教育的目的包括对学生个人和对国家民族利益两个方面。 1对学生来讲,通过创新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智力,树立创新意识和常新精神,使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具有创造新理论、新事物、新方法、新经验的能力,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创新型人才。2对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来讲,实施创新教育是为了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人才大军,提高民族创造力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迎接新经济时代的挑战,实施现代化宏伟目标,赶超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 三、创新教育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造力的民族,

4、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对创新的重大意义作了精辟的论述和高度的概括。这里我就创新教育的意义,从以下三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理解。 1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刚进入21世纪,十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知识为资本,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经济。当今世界,随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的不断创新,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而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经济实力还不发达,教育和科技比较落后,面对新经济时代的挑战,有许多不

5、利因素:高素质人才奇缺,流失严重。据人民政协报200年3月1日报道:“我国目前100多万高级专业人才中,35岁以下的仅占11%。前些年我国向国外派遣留学生25万,可回归的不足8万。”“目前,我国在美国本科以上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45万,出国的60%以上在美国”。据中国经济时报XX年11月22日报道:“目前我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超过40万,而学成回归的只有1/4,在国外的大约有30万人,在这些留学人员中,很多活跃在世界主要的高科技前沿领域,如美国硅谷就有20万从业人员中,中国留学人员达6万人,约占1/3”。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指出:“全球性的新型人才危机拉响警报,而中国的位置正处

6、在这场危机的核心地带”。他是这样描述我国人才现状的:“一方面,每年科技大学进行毕业典礼时3/4的人已经办好了出国手续”,怎样才能扭转和改变这种局面呢?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我们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如何迎接经济时代的挑战?民族创造力不高据1998年第九期人民教育报道:“我国平均2600家企业采用有一项专利,每年的专利申请平均5100家才有1件。而美国仅电话电报公司拥有的有效专利就有万余项。日本丰田公司每年提出合理化建议200万项,人均27条,采纳率98%,上海市职工每年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到60万条,采纳率只有50%,而这还是国内领先水平,更令人吃惊的是,还有的企业,建厂几十

7、年没有一项专利,上千人的工厂一年警竟提不出几条建议。”两相比较,差距过大,我们不能不为之担忧,这样的创造力,如何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国际竞争力不强据中国青年报XX年9月8日报道:“XX年9月6日世界经济论坛组织公布了XX年全球竞争力最新排行榜,荣登榜首的是以新经济挂帅的美国,其次是新加坡,中国从1999年的第32位降到第41位。”“在挤进全球竞争力排名前10名的国家中,其中5个是欧洲小国”。综合国力较弱中国现代国际研究所发表的7国综合国力评估报告得出结论:美国居第一位,日本居第二位,法、英、德基本持平,其国力等于美国的一半,俄罗斯接近美国的40%,中国居7国之尾,与其他6国相比,中国最弱的

8、是科教水平。面对我们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竞争中位于不败之地,唯一的本法是下达决心,花大力气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创新教育,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多出成果,只有这样,开能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实力,才能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才能迎接新经济时代的挑战,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我们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党不仅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而且还出台了许多法律、政策,确定了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还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和远景目标,

9、根据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为了协调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资源相对短缺和严峻的环境及人口问题,以利于经济发展。而科教兴国战略说到底还是人才问题。实现现代化,基础是教育,关键时刻记,而我国目前教育、科技相对落后,“我国从业人员中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14%左右,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中所占比例不到4%”。“中国的科研成果只占世界总量的%。专利申请仅占%,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且在日益下降”。由于教育科技落后,我国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稀少,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当前国内许多省、市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纷纷出台政策以巨额的工

10、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筑巢引凤”吸引人才,说明我国四化建设和高层次人才资源不足的矛盾已很突出。要解决这个矛盾出国吸引人才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实施创新教育,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培养人才的力度,当前特别要重视扩大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以满足四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3使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党和国家为了使我国的社会主事业兴旺发达,历来对学生给予无限的希望。毛泽东同志曾教导我们:“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邓小平同志对青年一代提出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争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一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代”

11、,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还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前途和命运,是关系到个人一生的重大问题。在这个时期,学生不仅要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而且要学到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更需要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将来走向社会,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创新人才。总之,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必将造就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各方面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大军,极大地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我国生产力发展是水平,从而将更加强有力

12、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创新教育意义重大,势在必行!那么,实施创新教育应具备哪些条件?怎样进行创新教育? 中国编辑。 四、开展场新教育应具备的条件和构思 我通过研究和思考,认为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做好工作: 1.改革现行教材,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为了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要有进行创新教育的教材,它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我国目前使用的中、小学教材,是文革后为了适应应试教育而编写的,普遍内容繁多,分两偏重,且陈旧落后,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更不利于创新教育和常新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中、小学生也负担过重,有多种原因,但教材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现行教育思想和教材的导向下,教师为了完

13、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追求高分和升学率,不得不加时加节,争时间,赶进度,采用“题海战术”,频繁考试,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压的学生喘不过气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只管传授书本知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劳动,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这样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纯智力的单项发展,“高能低分”就是这种教育的必然结果。当前,我们不仅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进行创新教育,现行的旧教材已远远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从改革教材入手,编写一整套既能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能体现中国基础教育特点,既有当代最新文化科学知识,又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开设创新课,

14、是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必须要相应的课程和教材。为了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首先一个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问题是在现有的学科中,增开创新课。创新课的增开,要求有相应的教材。我认为,小学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为主。教材的内容应包括儿童、少年想象力、新奇感、质疑问难、兴趣爱好的培养,科学入门教育、中外名人少年的故事、中外科学家智慧故事等等。通过这些教材内容的学习和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智力,使学生从小在思想上热爱科学,牢固树立创造性意识,立志长大当一名科学家的雄心壮志。中学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教材的内容应包括:创新的原

15、理、创新智能、创造的基本方法,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的成才之路,中外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当今世界科技事业发展的典型事例和动向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教材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有创新意识,升华到有创新意识,升华到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的创新课,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教材内容应包括: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方面最新重大发明的形成过,高科技领域内发明创造方面的典型事例,前沿科学发展方面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等等知识。高等教育在学生学习创新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勇于接受科研项目,承担科研任务,使每个在校学生都能投入到科研实践中去,使书本上的理论应用于科研实践,

16、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多提高在自己的创造能力,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创新课的开设,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最有效的途径,随着创新课的增开,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大批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要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造就一支思想觉悟高,文化知识渊博,爱岗敬业,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终生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庞大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就目前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远远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的边远山区的教师队伍,文化知识水平低,使量不足,总体素质差,根据创新教育的需要和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现状,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加强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