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性教育为主的美学课程教学范式探索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27709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感性教育为主的美学课程教学范式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感性教育为主的美学课程教学范式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以感性教育为主的美学课程教学范式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以感性教育为主的美学课程教学范式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以感性教育为主的美学课程教学范式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感性教育为主的美学课程教学范式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感性教育为主的美学课程教学范式探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以感性教育为主的美学课程教学范式探索美学这门学科成立的最原始意义便是“感性学”,以弥补、修正当时理性主义至上、理性主义泛滥的时代风气。实践证明,理性主义并非当初人们乐观预见的那样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无尽的福祉,它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故此,一股反理性主义思潮此后此起彼伏,从未间断。争论理性与感性孰优孰劣并不明智,也无必要。事实是,感性能力的强弱高低与人生的快乐、幸福、意义充盈感、终极价值的实现等更为密切。这也是美学或大学美育课程的真正价值所在。另外,中国文化

2、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重视人的感性实践,尤其在思维模式上,轻视纯思辨的理性思维,注重以感性为主的形象思维,发展的是人的诗性智慧。综上所述,无论是美学学科成立的初衷,还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实际,两个方面都昭示该学科应当立足于以感性教育为主这一理念。一、以个人生命中的高峰体验作为美学学习的元点美学学科源自西方,是标准的舶来品。正因如此,该学科就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西方形而上学的理性思辨色彩,而这一点恰恰成了套在美学教师头上的紧箍咒,怎么解也解不开,真是剪不断,理还乱。面对着80后、90后的学生,把这一个个抽象的术语、范畴、理论教给他们,真是“戛戛乎难哉”!学生往往乘兴而来,茫然而归,美学最终成了无美之学

3、。行不通便要反思,在困境中突围的方向之一,应当避免把学生投入到各种抽象理论的汪洋大海中致使其茫然无知。要启示学生找到各自的学习起点人生中的高峰体验,把人生中最难忘、最激动、最刻骨铭心的事件记录下来,这对于以后的学习具有莫大的帮助。之所以重视曾经有过的审美体验,原因在于要帮助学生找到一个学习的依托、凭据。有了它,学生所学便有了验证不至于茫然,不至于迷失方向。难怪朱光潜先生晚年寄语美学学习者说:“不通一艺莫谈艺,实践实感是真凭。”这句话关键点在于一个“凭”字,这个字可以说是美学学习的真谛,离开它,美学便是在玩理论游戏,在玩文字游戏。美学学习要始终不离审美感受,不离审美体验。朱光潜先生强调艺术实践,

4、强调生活实践,目的只有一个,即实感,真切的审美感受。作为一个一辈子在跟西方美学打交道的学者,西方美学的优劣,西方美学的个中三昧,他定有最深刻的感知。这里强调的高峰体验,直探心源,直入堂奥,目的就是启示学生学习美学的方法,告诫他们学习美学先要有真切的审美感受,这是起点,是前提,否则靠自己去摸索,就会走许多弯路。二、为学生建立多元开放的立体课堂立体课堂主要指一种具有包容性的涉及多方面的课堂教学新形式、新体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教学目的与主旨的综合性联盟。教学目的决定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的实践、教材篇幅的主次等等,看似与实际的教学无关,但它决定教学的根本方向,不可忽略。作为建立

5、立体课堂的美学课的教学目的,是美学理论、美学欣赏与批评、审美创造、审美教育等相融合的统一体,这些方面是互为表里、互相依存,不能分开的。以往的教学,因为教学目的的单一性、笼统性,往往受教材的限制较多,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往往先讲理论,或涉及实例,只是把它作为说明某个理论观点的论据而已,对于美的欣赏与批评,就做得更少了,只是讲讲而已。一方面不能让学生有真切的在课堂上对美的感性领略,另一方面没有课外的立足于本地的对美的素材的搜集、审美阐释、审美批评等。最糟糕的是审美教育,这本来是美学课程的最高宗旨,但往往只能流于形式,甚至有教师建议单独成立审美教育,即美育这样一门课程,结果是吃力不讨好,甚至不了了之

6、。原因是把一个有机体各部分人为地分裂,强调突出某一个方面,忽视另外几个方面,是不可行的。美育的实现不能离开必要的美学理论作指导,也不能离开美的欣赏与批评,更不能离开美的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反过来说,在美学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在美的欣赏与创造过程中,如果贯彻了一种立体课堂的教学目的,虽然不讲述美育,但是美育的目的在学生身上已经得到实现了。2.具体的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多样性与立体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应当根据美学学科的内容、教材等,立足于不同的教学对象,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式。一句话,回归美的本体,回归美本身。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上,先要改变一般的以老师发声、学生听声的以声音为传导渠道的教学形

7、式,我们应该回归课程的本源,毕竟“美学”的本意是“感性学”,那么,让感性因素充满课堂,这是美学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大特色。在考虑教学的方法方式上,如何抓住“感性”一词,就成了一切思考的中心。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这里体现其教学特色,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这里拿出他的绝活。在操作上,尽可能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及其他感官因素也调动起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平面化的以教师为主、学生倾听的讲授模式,以便让学生更多地、有效地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方面相关的教学方法方式讲得很多,研究得够透彻了,特别是一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现代教育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方式上,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可以说它带给了当代教育以革命性

8、的影响,特别是给我们的美学教学提供的帮助则更大。可以说,立体课堂的建立,其基础就是现代教育传媒。3.立体课堂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改变一般教学仅限于该学科的课堂50分钟的思路,要把课堂与课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并且这种联系是有效的。如果美学课程的教育目的包含审美教育的话,就应该承认,学好美学,让美学课真正对学生的灵魂起塑造作用,就不仅仅是一个学期、两个学期的事情,而是人一辈子的事。每个学生最终是要离开课堂,离开学校,来到社会的,回归平凡的生活的,他们将来要面对家庭、事业、单位等等。美学如何在将来继续发挥其作用,是一个好的教育者在其教学策略中不能忽略的。此外,在美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一般被忽略的

9、审美创造部分也必须有效地整合到立体课堂的建设中来,这部分在下文中涉及。三、重视学生对于美的感性实践这里包括美的欣赏实践和创造实践。在传统的教学中,这两个方面很难真正贯彻,也不好讲授,结果往往大而化之,简而略之。但从美学课程的真正价值来看,从美学课程的旨归看,这两个方面实在是最重要的。不好的是,以往谈美的欣赏,往往道听途说,什么意思呢?由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介的普遍应用,千年之前、万里之外的艺术品、自然美景、民俗风物等等,只要动动手指,立马呈现在手机或电脑的视频上、课堂使用的幻灯片上。但如果有过欣赏美时的那种令人心醉神迷的真正体验,就应该知道,离开对美的客观存在物现实感知,美是不会降临我们

10、心灵的。这有点像本雅明说的,电脑、手机、幻灯片上呈现的只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影子,也是一种广义的机械复制,离开美的事物存在的场景、存在的氛围,也就丧失了它的灵韵,美改造人的心灵的效能就不能实现。王夫之有语“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槛”。他这句话,也可以作为学习美学的金玉良言。强调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是学习美学的不二法门,应该贯穿在整个美学学习过程当中。在讲美的欣赏时,容易陷入道听途说的习惯里,同样,在给学生讲述美的创造时,难度就更大。有些老师干脆就把这一大部分内容不讲,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有些教材干脆就没有审美创造的内容,把美的创造视为畏途。实际上,能否走向美的创造,是检验学生美学学得好与坏的重

11、要标准,也是衡量一个老师自己美学修养的标准。空谈一大堆美学理论,却不能用之于实际,那么,没有检验过的理论就很难有说服力,结果是往往容易流于空洞的概念,多是纸上谈兵。这里面首先要加强老师自身的审美创造能力,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有能够把学生引导到审美创造之路上去的方法。我的做法是分两步走,先要找准进入美学大门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一定得是学生自己最感兴趣的,有过深刻的审美体验的,如果这样,在学习美学之前就有了较好的积累,包括相关的知识积累、审美经验积累。第二步是美的阐释,就是要把感受到的美讲出个所以然来,既然学了美学,就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美的阐释就是力图引导学生由感性走向理性。一个对象,感觉到它的美

12、、它的好,还要说出它为什么美、为什么好;不仅要品味到鸡蛋的好吃,还要知道鸡蛋如何生出来。要做到这一步,学生非得下大功夫学习相关理论不能达到,但这种学习是带着自己的兴趣与体验去学习的,是知道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去学的,往往事半功倍,效果很不错。有了这两步作基础,实际上美的创造的一切条件无形中已经具备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能够进行审美创造的人,美育的真正目的才算达到。作为感性学的美学,以感性体验作为学习的元点,以立体课堂的建立为其实现手段,最终通过审美实践达到审美教育作为其归宿。这一切都是基于其学科特性而产生的内在的必然,如果在教学中贯彻了以上三种理念,作为感性学的美学才能最终得以显现。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