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变化及其总趋势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2679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变化及其总趋势_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变化及其总趋势_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变化及其总趋势_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变化及其总趋势_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变化及其总趋势_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变化及其总趋势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变化及其总趋势_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变化及其总趋势物质资料是由人类劳动创造的有用的物质客体。按照基本用途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人类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包括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物质资料占有的形式是随着 社会 和 时代 的 发展 而不断变化的。一、 工业 时代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变化自原始公社解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物质资料占有形式一直表现为单一的私人所有,即全部物质资料,无论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都被私人所占有。这种物质资中

2、国编辑。料占有形式是与农业时代孤立、分散的生产和生活状况相适应的。十八世纪下半叶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 交通 运输业中的广泛 应用 ,标志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在工业时代,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生产日益社会化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和这种社会化大生产不再相适应;另一方面在生活领域最初却并没有显示出社会化的迹象,生活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和当时主要表现为个人消费的依然孤立、分散的生活状况仍旧是相适应的。在这种 历史 条件下,马克思理所当然地提出要消除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但并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消除生活资料私人占有的 问题 ,所以他最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即“自由人联合体”只实行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并不实行生活资料

3、的公共占有。他设想“自由人联合体”的成员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即分配给他们个人,由个人占有和支配。显然,以马克思看来,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物质资料占有形式将表现为公共和个人双重所有:生产资料属于社会公共所有,而生活资料则属于个人所有。马克思把这种物质资料的双重占有形式理解为“否定的否定”,指出:“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

4、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后来,恩格斯又在反杜林论中对马克思的这段话作了进一步说明:“公有制包括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包括产品即消费品。”随着工业时代社会 经济 的发展,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要的服务行业也逐渐兴起和发展起来,于是资本主义社会不仅生产日益社会化了,而且生活的社会化也日益显露出来;生活资料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生活资料,如饭店、旅馆、公共交通、学校、 医院 等等;生活也日益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的活动,如共同到饭店就餐,共同到旅馆住宿,共同到学校 学习 ,等等。这样一来,不仅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和生产社会化的

5、矛盾日益尖锐,而且生活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和生活社会化的矛盾也越来越不可忽视了。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在生产领域实现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变革是不够的,还必须在生活领域实现变革,变生活资料的私人占有为公共占有。因此,马克思后来又进一步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生产者用公有的生产资料生产出“社会总产品”以后,应该从中扣除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维持和扩大生产的生产资料、“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和“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这两部分被扣除的物质资料仍旧属于社会公共所有。只有在扣除了这两部分公有的物质资料之后,“才谈得上在集体中的各个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的那部分消费资料”,

6、即用来满足生产者个人自身生活需要的那部分生活资料,它属于生产者个人所有。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物质资料占有形式表现为公共和个人双重所有:生产资料和部分生活资料属于公共所有,另一部分生活资料属于个人所有。应该看到,马克思早先所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和他后来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物质资料占有形式是有所区别的:前者的生活资料中不存在公共占有的部分,而后者的生活资料中存在着公共占有的部分。可见,马克思本人对未来社会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设想也是随着他所处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按照上述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设想,在本世纪上半叶,苏联

7、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随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也相继按照苏联的物质资料占有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苏联式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资料分为公共所有和个人所有两部分,公共所有的部分包括生产资料、部分生活资料;个人所有的部分是另一部分生活资料。因此,该社会的物质资料占有形式也表现为公共和个人双重所有;生产资料和部分生活资料属于公共所有;另一部分生活资料属于个人所有。这和马克思当年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物质资料占有形式是一致的。二、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变化十九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垄断时期,“国家终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这种转化为国家财产的必然性首先表现在大规

8、模的交通机构,即邮政、电报和铁路方面”。然而当时转化为国家财产的物质资料在资本主义社会全部物质资料中所占的比重极其微小,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资料的单一私人占有形式,因此,恩格斯指出,这部分物质资料转化为国家财产并“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仍旧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二十世纪中叶 电子 计算 机的发明及其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信息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资料单一的私人占有形式开始发生变化。随着生产和生活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在资本主义社会由国家占有的物质资料也在不断增加,它们在社会全部物质资料中所占的比重

9、相应地不断提高。当这一比重终于达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时,一定范围内的物质资料公共占有形式便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了。物质资料公共占有形式的出现,特别是那些在国民经济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生产部门的生产资料公共占有形式的出现,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在一定限度内摆脱了“资本属性”而具有了公共属性,从而也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理想的总资本家”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社会的经济管理机构,担负起调控社会经济的职能,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信息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资料分为个人所有和公共所有两部分,个人所有的部分包括大部分生产资料、部分生活资料;公共所有的部分包括小部分生产资料、部分生

10、活资料。因此,信息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资料占有形式表现为个人和公共双重所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和一部分生活资料属于个人所有,小部分生产资料和另一部分生活资料属于公共所有。信息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显著区别在于:后者的全部物质资料都属于私人所有,没有属于公共所有的物质资料;而前者则只有一部分物质资料属于私人所有,另一部分物质资料已属于公共所有,虽然 目前 它们在社会全部物质资料中所占的比重还十分有限。二十世界下半叶,在苏联和绝大多数按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物质资料的占有形式开始发生变化。我国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变化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由于实行经济体制的改

11、革,个体和私营经济产生和发展起来,于是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形式在我国出现了。生产资料个人占有形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新时期 中国 社会 主义社会的物质资料仍旧分为公共所有和个人所有两部分,公共所有的部分包括大部分生产资料、部分生活资料;个人所有的部分包括小部分生产资料、另一部分生活资料。因此,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资料占有形式仍表现为公共和个人双重所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和一部分生活资料属于公共所有,小部分生产资料和另一部分生活资料属于个人所有。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和过去苏联式社会主义社会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面:后者的全部生

12、产资料都属于公共所有,要么属于全民所有,要么属于集体所有,没有属于个人所有的生产资料;而前者的生产资料中已有一部分属于个人所有,虽然它们和公有的生产资料相比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和信息 时代 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区别也主要表现在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面:前者的大部分生产资料都属于公共所有,生产资料的公有部分是主体;后者的大部分生产资料都属于个人所有,生产资料的私有部分是主体。苏联和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物质资料占有形式的变化是在苏联解体以后开始。由于推行生产资料私有化,在这些国家,生产资料中属于个人所有的部分不仅从无到有地产生了,而且从小到大地急剧扩张,以致于公共占有的生

13、产资料和个人占有的生产资料相比在数量上已不占什么优势。 目前 ,就生产资料中属于个人所有和属于公共所有两部分比重的大小来说,苏联解体后的独联体和东欧国家大体上介于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和信息时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间。三、信息时代物质资料占有形式变化的总趋势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到近代的 工业 时代,人类社会的 发展 共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即母系公社、父系公社和阶级社会,它们的物质资料占有形式各不相同。母系公社即原始无阶级社会的全部物质资料,无论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都由公社全体成员共同占有,其物质资料占有形式表现为单一的共同所有。那里的“家庭经济是共产制的,其中包括几个、往往是许多个家庭。凡是共同制作和

14、使用的东西,都是共同财产:如房屋、园圃、小船”。父系公社的物质资料分为公共所有和个人所有两部分,其物质资料占有形式表现为公共和个人双重所有。阶级社会的全部物质资料,无论生活资料还是生产资料,都被私人所占有,其物质资料占有形式表现为单一的私人所有。由于父系公社实行部分物质资料的公共所有,因此它的物质资料占有形式和原始无阶级社会的物质资料共同占有形式有共同点而区别于阶级社会的物质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但又由于它实行另一部分物质资料的个人所有,因此它的物质资料占有形式又区别于原始无阶级社会的物质资料共同占有形式而和阶级社会的物质资料私人占有形式有共同点。它的物质资料占有形式既和原始无阶级社会的物质资料共

15、有形式有共同点和区别,又和阶级社会的物质资料私有形式有区别和共同点,因此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由前者转变为后者的中间过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父系公社称为“古代过渡社会”。父系公社物质资料的双重占有形式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着的。在父系公社前期即家庭公社时期,物质资料的双重占有形式表现为:土地、园圃和房屋由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共同使用;而动产则由单个的个人占有和支配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5-59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3-56页等。)。到了父系公社中期即 农村 公社时期,物质资料的双重占有形式进一步表现为:土地尽管被分给个人使用并定期在他们之间进行重分、但仍由公社成员共同占有;而园圃、房屋和动产则由单个的个人占有和支配,第472-474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34-435页等。)。到了父系公社后期即城市公社时期,物质资料的双重占有形式又表现为:部分土地由公社成员共同占有;而另一部分土地和园圃、房屋、动产一样,也由单个的个人占有,第474-482页等。)最后,在父系公社末期,“当以农为业证明地球整个表面都能成为单个人财产的对象和家长成为财富蓄积的 自然 中心时,人类便走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