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19868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青少年,而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常抓常新,则必须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新途径。笔者认为注重三个结合,把握四个层次,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连续性、针对性,是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一、注重三个结合,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连续性中学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中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培养“四 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在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坚持日常教育与主题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

2、相结合,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确保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和连续性。1日常教育与主题教育相结合。爱国主义是具体的,激发热爱祖国崇高情感,最终目的必须落实到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动中。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点,并与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日常教育,保证教育的有效性。2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和国旗下演讲”等一系列活动的落实,和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课外活动形成高雅、具有爱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还必须充分挖掘利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校外教育因素,使

3、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协调,共同完成培育一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如开办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互补作用,提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增强教育合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使命感,使校内教育不断向校外延伸。3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的配合固然重要,但青少年学生实现自我、实现理想、奋发图强等内在因素也很重要。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通过有效的灌输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与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使教育真正具有实效性。二、把握四个层次,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在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依据不同年级、不同程度,把

4、握不同层次,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和规模的教育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针对性。1针对全体学生,突出进行主旋律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必须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图片展、进行故事演讲、歌咏比赛等。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升华爱党、爱国的情感。2针对学生干部,突出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干部一般是学习优异、品行端正,在学生中有较高威信的优秀分子,在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起骨干、桥梁作用。因此,做好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是学校进行爱

5、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如通过开办团校、业余党校,向学生传授团的知识、党的知识,突出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3针对独生子女,突出进行艰苦朴素的思想教育。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增加,针对独生子女“骄”“娇”二气和缺乏爱心、缺少艰苦生活磨练等特点,有必要在独生子女中开展艰苦朴素思想教育。4针对后进生,突出进行“自强自立”教育。学生群体中必然有先进、后进之分,有些学生因学习差而导致行为差,往往因受冷落而产生自卑心理,因受挖苦而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抓住后进生,“优待”后进生,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是为社会输送跨世纪建设者和按班人的需要。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