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19643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研究摘要:XX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本文对新准则中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了研究,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银行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以公允价值为属性的会计计量模式的可适用性,探讨了其推行的困难度,展望了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的前景。关键词: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大量涌现,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提出了

2、全面的挑战,同时也涉及到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问题,即是选择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还是历史成本会计计量属性。一、衍生金融工具概述所谓衍生金融工具(Deri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是金融工具的一种,其价值是从其他的基础证券和基础变量的价值衍生而来的,因此称为“衍生工具”。衍生工具也被称为或有权利,因为其价值取决于基础证券的价值。其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定义为,衛生金融工具是指本准则涉及的、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

3、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化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特征的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代衍生金融工具是1973年后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而产生的。1972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了英镑、加元、西德马克、日元、瑞士法郎、墨西哥比索等货币期货合约,标志着第一代现代金融衍生产品的诞生。20世纪80年代,第二代衍生金融工具诞生。与第一代衍生金融工具不同,第二代衍生金融工具既具有期货、期权等传统衍生

4、工具的特点,又可为那些不满足于期货、期权容易的客户提供大规模套期保值的手段(叶永刚、黄河,XX)。而客户对于大规模套期保值的需求,要求能够实时掌握这类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这样才能即时做出买进或者卖出的决策。这就从金融实践的基础上对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做出了无形的规定,即选择何种会计计量模式和计量属性,不仅由会计本身决定,还取决于金融实践。二、会计计量模式(一)会计计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将会计计量定义为:确定财务报表的要素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予以确认和列示的货币金额的过程。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则认为:会计计量就是以数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而将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

5、的过程。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计量的定义是: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即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二)会计计量模式会计计量模式是会计核算模式的一部分,是整个会计模式总系统的子系统。本文所讨论的是基于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基础之上的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问题。完整的会计计量模式应该包括相互关联的要素:计量对象、计量尺度和单位、计量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基本要素中,计量对象和计量尺度的研究最易取得共识,鲜有争论,而对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

6、的研究较多。一般认为,会计计量模式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个要素构成,不同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相结合,将形成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在不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以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上都不存在争议。只有计量属性的选择至今仍是研究和争论的焦点,因为相同的计量对象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其结果往往会表现为不同的货币金额,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基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之上的上市银行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合理性。三、公允价值(一)公允价值概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P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金额。国际会

7、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基本一致。公允价值最大的特点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即通过市场有效理论(强势市场有效理论、半强势市场有效理论及弱势市场有效理论)的作用,参与市场交易的理性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达成共识后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与历史成本会计计量属性,是由不同的会

8、计信息质量特征所决定的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要对决策有用,必须具备相关性与可靠性这两个主要质量特征。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地表述所要反映的对象,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和偏差。可靠的会计信息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真实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相关性是指能够通过帮助信息使用者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坚持或更正先前的预测并在决策中起作用。相关的会计信息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在传统的观念中,历史成本较公允价值更可靠,公允价值较历史成本更相关,两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美国还出现过不同学派的会计学家,针对这两种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争论,双方分歧的实质在于会计信息质量

9、的两个主要特征,即可靠性和相关性哪个更为重要。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1998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及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就已经开始使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在XX年修订企业会计准则时,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被暂停使用。而在XX年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又重新启用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说明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不断实现,我国在重视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四、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及(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1998年FASB颁布的SFAS113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

10、规定,衍生金融工具的非套期保值项目应按公允价值计量,符合规定的套期保值项目应采用专门的对冲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值的会计处理方法,要求在当期损益或其他全面收益中确认有关用来避险的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化或现金流量的变化。1998年IASC颁布的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应以其成本计量,该成本是指所放弃的或收到的公允价值。该准则明确了在后续计量时,应依据衛生金融资产或者负债所属的不同类别,采用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XX年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公允价值计量。同时还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实

11、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因此,现阶段我国对于衍生金融工具计量适用的会计准则与FASB及IASC颁布的同类会计准则性质相同,即都要求运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会计计量。(二)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表1)和(表2)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除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衍生金融工具按实际收付金额计价,并在资产负债表外披露其名义价值和公允价值外,其他上市银行均有衍生金融产品初始价值以衍生交易合同当日的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并以其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或者类似的表述。也就是在XX年财政部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之前,我国绝大多数上市银行都已经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

12、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及计量:公允价值方案之修订的规定,将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模式定位于以公允价值为其基本会计计量属性的会计计量模式。作为离衍生金融工具最近的银行,其在选择何种会计计量属性以及何种会计计量模式的时候,是充分考虑并论证了其可行性而为之的。以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成为了上市银行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的共同选择,并且这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五、结论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矛盾发展过程中,已逐渐由过去只注重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历史成本原则,转变成为既注重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也注重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公允价值原则。但由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本身所带有的确认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可能会导致其实施过程中产生困难,但这并不能阻碍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因为不断的金融创新将导致新的衛生金融工具出现,层出不穷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必将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在保证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和突出其及时性和相关性原则。作为衍生金融工具唯一属性(FASD)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必将得到最终的实施。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