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听说课》课例研究(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1908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英语听说课》课例研究(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英语听说课》课例研究(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英语听说课》课例研究(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英语听说课》课例研究(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英语听说课》课例研究(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听说课》课例研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英语听说课》课例研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高中英语听说课课例研究(1) 摘 要:为了更好地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英语课程标准,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促进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决定由我牵头上课,抽调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兰延森、周升林、何海娟、赵淑群、闫玉杰、刘战京、白鸽等有经验的英语教师参与课例研究。 关键词:课例研究 学习策略 可操作性 协作 创新 研究主题:如何进行高中英语听说课教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Students BookB Unit 1 Warming up,Listenin

2、g and Speaking. 教学年级:高中二年级 执教教师:孟宪习 研究教师:兰延森、周升林、赵淑群、闫玉杰、何海娟、刘战京、白鸽 指导教师:郝炳红 延安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石子俊 志丹县高级中学副校长 背景 005年12月23日,志丹县高级中学接到延安市教育学会,延安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延市教研发38号关于参加全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的通知。为了更好地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英语课程标准,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促进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决定由我牵头上课,抽调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兰延森、周升林、何海娟、赵淑群、闫玉杰、刘战京、白鸽等有经验的英语教师参与课例研究。聘请延安市

3、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郝炳红副主任负责指导,志丹县高级中学石子俊副校长全程参与研究和协调。 一、原始课例 经过研究教师和执教教师的共同商讨,本课时上的是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B,Unit 15中的Warming up,Listening and Speaking部分,属于“听说课”。 在复习上一单元“Freedom Fighters”中“I have a dream”的基础上,导入本课时“Warming up ”的教学。由“Martin Luther King had a dream”导到“Have you ever dreamed of tra

4、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without spending a penny?”上。使学生知道老师的意图是让学生谈论“travelling and cities”,然后分组讨论具体要去的五个地方,为什么要去的原因。参与并指导各组同学的讨论,以期达到教学目标。 接下来通过“Many others just think as you do”导到“a group of students are competing for a free vocation”进入课本的听力训练。 并由“I ,like Jenifer ,Andrew , Emily and most of you ,

5、enjey travelling very much ,but sometimes I feel upstet .”让学生猜“upset”的原因,学生意识到可能是旅途中遇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然后进入speaking 部分的Role play ,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讨论。教师参与指导,鼓励学生勇敢表现自我,训练口语表达complaints 的常见方式。 最后用美国当代诗人Langston Hughes 的一首诗“Life”进入结束阶段。“Life can be good , life can be bad . Life is mostly cheerful, but sometimes sad

6、. Life can be dirty , life can even be painful. But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 , so try to make it beautiful.”结束新课并布置作业。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告诉学生:生活应该是美好的,如果现实生活中真的遇到了不如人意或象课本上出现的“最差服务”,我们要正确的面对。可用写信给报社,编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课后作业就是一篇作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借助舆论改变社会不良风气的勇气。 使用原始课例上课以后,参与研究的教师和指导教师认真听课并作详细记录。他们对这一“听说课”的课

7、型予以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修改性意见,摘录如下: 1、课前的Daily report 时间偏长,是否可以修改一下。 、学生表演warming up, speaking 的时候,应该到全班同学前面来,不要站在自己的座位上。这样能突现表演的气氛。 、听力材料过长,书上的练习难度较大,是否可考虑改为A、B、C选择题形式。通过训练学生的听力而形成截获语言信息的能力,并且这样做更贴近高考。 、speaking 部分出现的一点知识性的东西如“keep fit ”,“Ill do everything I can to help you ”等不需要作讲解,因为讲解会冲淡了听说课的气氛。 、教师应更多地走进

8、学生中间,避免站在讲台上。使教师真正成为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一方面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会使学生的表演效果更好一些。 、多媒体使用的时效性要进一步把握好。 二、改进课例 在原始课例的基础上,根据研究教师和指导教师的改进意见,进一步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把原来的三分钟Daily report改为一分半钟左右。六位个人表演warming up和八组集体表演speaking的同学全部到讲台前表演。考虑到听力材料过长,书本上设计的练习难度较大这一特点,指导教师与研究教师一起着手对听力材料进行编排整理,形成以下选择题形式。 1、How many people took part in the

9、competition for the free vocation according to Part I? 、Andrew thought he would go and visit _. ,Brazil and Iraq ,Greenland and the South Pacific. ,Iraq and Mexico 、What could they see if they stopped in Mexico ? A. the Hanging Gardens B. the ancient Maya civilization C. the rainforest 、Why did Emil

10、y want to go to Brazil, the South Pacific and Greenland ? A. Because she wanted to enjoy the beauty of nature. B. Because she wanted to se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C. Because she wanted to learn about the place where the Olmpic Games began. 三、再生课例 经过全组教师共同努力,一个比较成功的课例诞生了。在指导教师和研究教师的共同参与下

11、,再一次实施课堂教学。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举手发言,争先恐后。课堂气氛极为活跃。连当时在场录像的同志都深受感动。他们一致意见是:这节课能获奖。 四、启示 通过本课例的研究,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是值得研究的,也是无穷无尽的。研究的过程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也是把握课堂,学生互动,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过程。课例研究最大的目的是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容易操作,具备很强的示范性。同时也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问题:集体的力量是大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参考文献 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X 鲁子问,中小学英语教育实验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力出版社,XXc 皮连生,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XX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