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摘编)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1826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摘编)_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xx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摘编)_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xx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摘编)_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xx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摘编)_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xx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摘编)_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摘编)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摘编)_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XX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摘编)XX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 011年1月,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对北京市东城、朝阳、门头沟、丰台、顺义、大兴、密云、通州共8个区县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该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9115份,回收有效问卷28610份。参与调查学生的整体情况如下。 年级分布:小学三年级学生7181人,小学五年级学生8268人,小学生共占总人数的54%。初中二年级学生81

2、54人,高中二年级学生5007人,中学生共占总人数的46%。性别分布:9%的受访学生为男生,51%的受访学生为女生,调查比例接近1:1。年龄分布:受访学生平均年龄为岁,主要集中在817岁年龄段。其中,%的受访学生年龄在10岁以下,60%的受访学生年龄在1015岁之间,%的受访学生年龄在16岁及以上。1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与养成现状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对学习方式变革提出的要求。本调查主要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十年后学生的学习方式现状和网络对学习方式的作用及影响,以期全面了解北京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朝着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向发展。数据1.学生的学习方式

3、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的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教室听讲,%的学生最喜欢小组讨论,%的学生认为一对一辅导的学习方式最好,也有%的学生最喜欢自学。学习偏好的变化会随年级的变化而变化。如图1所示,在小学阶段,多数学生认为课堂听讲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到了初中阶段,小组讨论最受学生欢迎,达到%,而在高中阶段,这一比例下降至%,被一对一辅导的学习方式超越,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一对一辅导的学习方式。经统计,学生常用的学习工具%为电子词典或学习机,%为电脑,%为平板电脑、手机。可见,电子设备已然成为学生首要的学习工具。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低学段的学生更倾向于用电子词典或学习机,高学段的学生更倾向

4、于用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2.学生对数字化学习的理解对于“获取课外知识的主要来源”一题,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选择互联网,%选择广播、电视,%选择图书、报刊杂志,%选择课外实践活动。图3反映了随年级的增长,学生获取课外知识方式的变化趋势,互联网呈逐步上升趋势,而其他三种均呈下降趋势,到高中阶段,互联网已成为最主要的获取课外知识的渠道。对于“哪些课程会布置需要网络完成的作业”的调查,各个年级中都有超过60%的学生表示信息技术课会布置需要使用网络完成的作业。主科课程布置网络作业比例随年级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副科课程呈现倒U型。网络对学习有哪些帮助呢?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的学生认为利用网络可以获取

5、学习资源,%的学生认为利用网络可以扩大知识面,%的学生认为利用网络可以参与讨论交流。而对于“网络对学习的不利影响”,%的学生认为网络会分散学习注意力,%的学生认为网络会减少睡眠时间,%的学生认为网络会使学习成绩下降,这说明多数学生认识到使用网络学习时难以专注于任务的问题。数据显示,学生运用网络学习遇到的困难主要是网络操作不熟练和自我约束力不强、容易走神,并且伴随年级升高,操作不熟练的问题逐渐减少,自身约束力不强带来的影响逐渐增强。可见,在网络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以避免网络学习的注意力过度分散的问题。结论小学生、初中生与高中生在课堂学习方式偏好上存在明显差

6、异,小学生更偏好听讲,初中生更偏好小组讨论,高中生偏好的学习方式则更加多元。随着年级的增长,互联网逐渐成为学生课外知识的主要来源,但在使用互联网方面仍需要引导和帮助。超过30%的学生表示除信息技术课之外,各学科也布置了需使用网络完成的作业。这说明互联网正逐渐成为支持学与教的有力工具。学生最常用的学习工具为计算机、平板电脑和手机,其中移动学习设备所占的比例随年级升高逐渐增加,移动设备逐渐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工具。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网络素养是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网络素养的高低决定着中小学生在网络社会的生存能力。北京市是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北京市的中小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网络素养

7、?是否养成了健康上网的好习惯?是否具有主动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是否具有利用网络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与能力?哪些因素会影响中小学生网络素养的养成?北京市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情况如何?如何提升中小学生的网络素养?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关注成为当下必须面对的挑战。数据1.学生在家上网情况调查发现,%的受访学生家中无电脑,%的受访学生家中有电脑但没有联网,%的受访学生家中有电脑并且可以联网,%的受访学生家中有多台联网设备。家中拥有电脑并且能够上网的学生比例达到了%,这说明网络在被调查的8个区县中已经基本普及。较高的网络拥有率也带来了较高的网络使用率,调查发现,每天都会上网的学生高达%。2.校内外的网络

8、使用行为调查发现,北京市中小学生课堂内的网络使用频率较低,北京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依然以传统方式为主,网络化教学所占比重非常低,而且即使在计算机教室中授课,%的学生拥有的独立操作时间低于20分钟。学生们对丰富网络世界的体验只能通过在校外使用网络来实现。由图6可见,参与调查的受访学生中,上网的主要场所%是家里,学校仅占%,而网吧只有%,可见,家庭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主要网络使用地点。联盟此外,与校内网络使用主要以学习为目的相比,校外学生的网络生活则更为丰富和多元。据“上网经常做哪些事”一题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学生中%选择了学习,%选择了玩游戏,%上网聊天、交友,%下载歌曲、铃声,%看网络视频,

9、37%上社交网站,%下载软件,%浏览新闻,%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收发邮件,%看网络小说,%更新博客或微博,%购物、网上支付,%上传视频或照片,9%上论坛。可见,学习、娱乐、交往、购物等成为学生课外网络生活的主要内容。3.学生对互联网的认识就上网地点而言,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自己的房间里,而不是在客厅、书房等公共空间,如图7所示。这一方面体现了网络使用的私人化特征,与电视的公共收看行为有较大区别,为培养学生的自主使用行为提供了机会,但也增加了父母对其网络使用行为进行陪伴或监管的难度。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调查结果如图8、图9所示,娱乐超过学习成为第一目的,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越来越多的

10、学生会把互联网作为娱乐工具,而将其作为学习工具的比例大幅下降。4.学生对上网水平的自我认知调查发现,%的受访学生认为自己属于网络新手,%的受访学生认为自己的网络水平属于中等水平,而只有%的受访学生认为自己属于网络高手,有高达%的受访学生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网络知识与使用能力。5.学生的信息预防意识和质疑能力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中的信息并非全部都是真实可靠的,多数学生对于网络中的陌生人怀有过度戒备心理,不轻易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有%的学生在网上从不跟陌生人说话,除了有%的学生对网上的陌生人大多说实话之外,%的学生很少说实话,有%的学生不说实话。可见,学生们对于网络匿名性产生的交际

11、恐惧依然较为明显,但学生对信息背后所隐藏的商业目的、价值立场等缺乏深度分析的能力,信息思辨能力亟需提高,如图10所示。6.学生的网络参与意识、参与程度与网络表达学生们虽然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通过“是否参与网络热点事件讨论”一题的调查数据可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意见的学生比例仅为%,39%的受访学生只是关注事件,不会参与讨论,更有%的受访学生则不关心这些事件。作为意见领袖,组织和发起讨论的比例仅有%。学生们不仅对于热点事件的参与程度较低,而且习惯利用网络进行自我表达的学生比例也不高。比如在“上网经常做哪些事”的调查中,仅有%的受访学生经常上网发布自己的博客或微博,%的受访学生经常上网上传视频或

12、照片。7.父母对待子女上网的态度在“父母对上网的态度”一题中,48%的受访学生在完成父母要求后被允许上网,10%的受访学生尽管被允许上网但有时会与父母产生争执,%的受访学生被父母禁止上网,仅有%的受访学生父母多数情况下允许其上网。“围堵”成为父母网络管理的主要方式。8.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情况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的学生认为学校经常宣传有关于文明上网的内容,%的学生认为学校偶尔宣传有关于文明上网的内容,%的学生认为学校从来没有宣传有关于文明上网的内容,17%的学生不清楚学校是否宣传过有关于文明上网的内容,经常进行宣传的学校不到40%。此外,信息技术课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

13、网络素养的重任。然而据调查显示,现实中信息技术教师经常且非常细致地指导学生健康上网的学校的比例仅为%,剩下超过一半的学校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从未进行健康上网教育的学校更是达到了%。结论网络化生活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网络化学习、网络化休闲、网络化娱乐、网络化交往、网络化思维与网络化参与构成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的基本特征。北京市中小学生家庭拥有较高的网络普及率,中小学生普遍拥有较长的网络接触时间、较频繁的网络使用、较丰富的网络接触内容,互联网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获取知识、休闲娱乐以及人际交往的主要媒介平台,在网络使用上体现出自主化与娱乐化的倾向,在信息处理上体现出较敏感的防备意

14、识,在网络参与上体现出好奇心强等较高的网络素养。但与此同时,依然存在着网络参与不足与网络参与行为偏差并存、网络素养提升意愿强烈与学校媒介素养教育不足并存等问题。中小学生过度用网调查分析对中小学生而言,所谓“过度用网”是指平均每日用网的时间过长,同时出现严重的对网络使用的耐受性、戒断反应及社会功能受损问题。本次调查期望在区分中小学生用网程度的基础上,了解中小学生过度用网和趋于过度用网的现状,分析内在原因,提出引导和教育中小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建议。数据1. 中小学生用网状况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本次调查以平均每天用网2个小时为界限。少于2个小时的学生为适度用网者。将超过2个小时的学生问卷

15、抽取出来,对与检测过度用网有关的10个题目的结果进行累加统计。统计结果分为三类,低分段的学生虽然用网时间较长,但是他们没有出现使用网络的耐受性、戒断反应,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也没有受到影响,因而还是适度用网者。将他们与平均每天用网时间少于2个小时的学生加在一起,所占比例为88%。高分段是过度用网的学生。介于二者之间的是趋于过度用网的学生,占参与调查学生的%。2. 过度用网学生和趋于过度用网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如图11显示,过度用网学生的人数情况随着年级的增高呈上升趋势,到初二的时候达到最高点。趋于过度使用网络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呈上升趋势。调查还发现,男生过度用网的问题很严重,占%。在趋于过度用网的学生中,男生的比例有所下降,女生的比例却在上升,女生的趋势需要特别关注。 . 过度用网与适度用网学生上网目的比较 据统计,适度上网的学生使用网络功能最多的三项是学习、游戏、聊天交友。过度用网的学生使用网络的各种功能时有比较明显的侧重,他们对网络的学习功能用得最少,而使用最多的前三项依次是:游戏、聊天交友、下载歌曲铃声。此外,从全体学生利用网络的情况来看,男生在玩游戏和下载软件方面远远超过女生,女生则在学习、下载歌曲铃声、看网络小说、发布博客或微博、收发邮件、上传照片、网上购物或网上支付等方面超过男生,而在聊天交友、看网络视频、浏览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