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万安县柑桔粉虱暴发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16813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万安县柑桔粉虱暴发的原因及防控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xx年万安县柑桔粉虱暴发的原因及防控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xx年万安县柑桔粉虱暴发的原因及防控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xx年万安县柑桔粉虱暴发的原因及防控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年万安县柑桔粉虱暴发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万安县柑桔粉虱暴发的原因及防控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XX年万安县柑桔粉虱暴发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011年万安县柑桔粉虱暴发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自XX年万安县委、政府把水果产业列为县域农业主导产业之后,全县果业面积、产量、效益逐年提高,截止XX年全县柑桔类果园面积已逾6666hm2,其中脐橙5066hm2,蜜柚866hm2,南丰蜜桔533hm2,其他柑桔近666hm2。近年来柑桔粉虱为害渐重,尤其是XX年,万安县柑桔粉虱暴发流行。为控制粉虱危害,减少生产损失,笔者就粉虱暴发的原因作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并提出防控措施,供果

2、农参考。1 柑桔粉虱为害症状及发生特点 发生特点 柑桔粉虱体长约1mm,虫体和翅上都覆有白色蜡粉,肉眼看上去虫体为白色,故称之白粉虱。在万安县1年发生3代,于3月下旬化蛹,4月始现成虫,5月初达盛期。之后迅速产卵于春梢叶背面,上覆薄层白蜡粉。第1代幼虫盛期在5月中旬,多固定吸食。第2、3代卵多产在当年夏、秋梢叶片背面,分别于6月和8月达盛期,世代重叠现象明显。1.危害症状 以幼虫群集叶背吸食汁液,消耗柑桔养分,并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使其枝、叶、果表面覆盖黑色霉层,严重阻碍柑桔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导致植株养分缺乏,枝叶抽发少而短小,开花结果少而小。而且损害果实外观,造成柑桔产量和品质严重受损,

3、降低柑桔生产经济效益。柑桔粉虱XX年暴发的原因年春旱严重,利于柑桔粉虱繁育011年14月,万安县降雨量仅206mm,较往年同期平均降雨量减少51%,是1963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春旱。高温干旱天气导致粉虱发育进度加快,第1代成虫提前出现,而且世代重叠较往年更为严重。2.环境条件利于柑桔粉虱繁育001年以来,万安县柑桔种植面积逐年猛增,为追求前期效益,多采用密植栽培,栽植密度多为12m3m,柑桔园迅速封行郁闭。大部分新植园又疏于修剪,使树冠更加郁闭,通风透光条件极差,为粉虱生存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果园劳动力以老年和妇女为主,生产管理有所欠缺,枝叶过于密弱,营养生

4、长差,降低了树体补偿力和抵抗力,也促推了粉虱的暴发。2.防治时间不当 粉虱幼虫虫体较小,虫体体薄而扁平,加之虫体颜色淡黄,与叶片颜色相近,肉眼较难发现,因此万安县桔农多在成虫发生期喷药,错过了幼虫最佳防治时期,虽杀死了成虫,但多已产卵,导致防治效果不佳。2.喷药不周到 柑桔粉虱的卵、幼虫及蛹几乎全在树冠内部、中下部枝叶密集的叶片背面,而果农喷药时多注意叶表和树冠外的枝叶,内膛着药少,对卵、幼虫及蛹防效差。2.防治用药选择不当 果农在防治粉虱时多选用触杀性除虫菊酯类农药,对杀灭成虫效果较好,但对虫卵防效不佳,同时又杀死了大部分寄生和捕食天敌,失去了自然控制作用。在生产中就常出现“喷药即死,隔天又

5、发,接着暴发”的怪圈。2.天敌消亡,柑桔粉虱失去自然控制 粉虱座壳孢和猩红菌是柑桔粉虱最有效的真菌寄生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对柑桔粉虱幼虫寄生率很高,是其重要天敌。但万安柑桔园夏秋季经常使用波尔多液等杀菌剂,造成粉虱座壳孢、猩红菌等天敌消亡,导致粉虱暴发。柑桔粉虱防控措施 柑桔粉虱防控要综合防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防控能力 桔园,尤其是密植园一要通过间伐疏株和大枝回缩,改善生态条件,使树体通风透光条件良好,降低柑桔园的荫蔽度,恶化害虫生存条件。二要注意加强土、肥、水管理,尤其要改良土壤,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增强树势。三要强化冬季清园,剪除密枝、弱枝、荫蔽

6、枝和病虫枝,以减少虫口基数和改善施药条件。3.保护和利用天敌,强化防控 柑桔粉虱的天敌有粉虱座壳菌、猩红菌、刀角瓢虫和粉虱蚜小蜂等多种。其中粉虱座壳孢、猩红菌是最有效天敌,因此夏、秋季高温高湿条件下少喷或不喷广谱性杀菌剂,以免杀灭有益菌类。也可在多雨季节采集粉虱座壳孢菌落等加水捣碎后于桔园喷布。另外在柑桔生长季节禁用有机磷杀虫剂,保护蚜小蜂和捕食天敌,发挥其自然防控作用。3.合理用药防治 选择第1代幼虫盛期进行化学防治。即在越冬代成虫初见后3040天和间隔半月后叶面喷施2次%苦参烟碱水剂8001000倍液或99%绿颖50100倍液。喷药时一定要注意树冠内部及叶背均需周到喷药,以防留死角。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