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die骨脓肿的x线分型及特点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1564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rodie骨脓肿的x线分型及特点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brodie骨脓肿的x线分型及特点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brodie骨脓肿的x线分型及特点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brodie骨脓肿的x线分型及特点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brodie骨脓肿的x线分型及特点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brodie骨脓肿的x线分型及特点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rodie骨脓肿的x线分型及特点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Brodie骨脓肿的X线分型及特点分析摘要目的: 分析5例Brodies骨脓肿的X线平片,探讨其X线表现类型及特点。 方法 :25例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6个月60岁。全部病例的X线分析基于常规X线平片。结果:四肢长骨是Brodies骨脓肿好发部位。平片根据其X线表现特点分4型:型松质骨型9例,型皮质型5例,型髓腔型6例,型多发型5例。型共20例,占80%,具有诊断Brodies骨脓肿的典型征象,其中囊样骨破坏区、周围移行性骨硬化区为本病特征性表现。结论:平

2、片是诊断Brodies骨脓肿的有效方法,对特殊类型的病例应注意鉴别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关键词骨脓肿局限性放射摄影Brodie骨脓肿又称慢性局限性骨脓肿,1832年由英国医师Brodie首先报告。近十年来由于国人体质的提高以及抗菌素 应用 等因素,本病较少见。且其影像表现复杂多样,易造成误诊。但 目前 国内有关报道 文献 尚少。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搜集我院1963年199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其X线表现特点及其分型。1一般资料25例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6个月60岁,平均23岁;病史5d30年,平均15个月。20例初发症状为局部疼痛,10例伴有局部肿胀;5例有

3、外伤史,2例出现发热(T:38。C),2例局部流脓,1例局部出现肿块。25例均行手术 治疗 ,术前均采用X线平片检查,术中常规行病检。结果,均为慢性局限性骨脓肿。病理检查:25例Brodie骨脓肿均可见骨细胞坏死,骨小梁残缺;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及多核细胞反应。部分有骨质增生及坏死骨;纤维素性渗出物及脓性渗出物,2例可见PAS染色阳性真菌样小体。2X线分析21病变部位:股骨13例,占52%;胫骨8例,占32%;肱骨1例,跟骨1例,腓骨1例,多骨受累1例,各占4%。其中发生于骨皮质5例,松质骨9例,髓腔6例,多发5例。22X线表现: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

4、区,多为单发占84%,多发占16%;内无骨小梁等正常骨结构。骨膜反应:呈层状或花边状,少见放射状及骨膜三角,为并发表现,共12例占48%。骨增生、硬化:多呈环状环绕骨质破坏区,增生硬化区为移行性改变,有14例,占56%。死骨:骨质破坏区中出现死骨呈点状、细砂状稍高密度影,偶有小片状,有10例出现,占40%。局部软组织肿7例;3例伴发病理骨折。3讨论31分型:本病分型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一般仅简单把发生于各部位慢性局限性骨脓肿统称为Brodie骨脓肿,未有明确分型。有关文献病例报道大多为个案病例的X线特点,笔者通过本组病例分析结合复习文献,发现各部位Brodie骨脓肿的影像学征象具有不同特点,根

5、据其可分为:松质骨型;皮质型;髓腔型;多发型四种类型。此分型结合病变的部位,发病的数目,能更加准确地、客观地反映本病的实质,以达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目的,且本型分法简单、合理,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32X线特点松质骨型:主要好发于四肢长骨干骺端之松质骨,偶见于其它松质骨。X线均可见明显单发不规则或圆形低密度区,周围多有反应性骨增生,增生的骨与发病年龄及病程长短有关。骨破坏区多位于中央,病灶较大范围在23cm。骨皮质无明显改变。骨外形及软组织亦无明显改变,极少累及关节。一般骨膜反应无或轻,常呈层状。低密度区内偶见小点状稍高密度影的死骨,X线平片分辨率有限,死骨表现多不明显或难于显示,因此有时Brod

6、ie骨脓肿难于与骨的囊性的肿瘤样变或肿瘤区别,但病检多发现有碎屑状死骨。CT扫描检查有助于发现死骨,可提高Brodie骨脓肿诊断的准确性。髓腔型:脓肿位于骨髓腔;X线表现为:位于长骨骨干中部,病灶为类圆形低密度区,一般较大。脓肿大者可引起骨外形改变及骨皮质增厚,但骨膜反应少见。骨破坏区内常见较大的死骨。 皮质型:病原菌经滋养动脉进入骨皮质内形成慢性局限性脓肿。X线显示病变位于四肢长骨骨皮质内,呈低密度骨破坏区并轻度反应性骨质硬化,时可见死骨;病变多向外穿破,极少侵犯髓腔,当病变向外穿破时可见骨膜反应与软组织肿胀。多发型:病变部位及X线表现特殊,极易误诊。其主要X线特点为病灶好发于髓腔呈多发大小

7、不等类圆形或圆形低密度区,范围较大,病灶多发,于一骨或多骨受累;一骨多发者可见脓肿间有隧道样透亮影相连。本组有1例,部分见骨质增生硬化,多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可并发病理骨折表现,时可见死骨。33诊断与鉴别诊断 Brodie骨脓肿的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微,多无全身症状,仅表现为患处轻微疼痛,无明显感染史和外伤史。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偶然机会被发现。临床各项检查多为正常,故容易漏诊和误诊。X线平片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本病X线表现多样,非典型的Brodie骨脓肿需与下列疾病鉴别。骨结核。骨骺、干骺端结核病灶边界不整齐,周缘无硬化环,常见骨质疏松,病灶内可见沙粒样死骨,病变不累及骺板与累及关节,呈骑跨

8、征表现,而Brodie骨脓肿少见上述表现。骨囊肿。骨囊肿亦表现为干骺端透亮区,多数呈不规则囊样类圆形,透亮区内可有少许纤细条状间隔,局部皮质变薄,周围硬化边菲薄,无骨膜增生与软组织肿胀,Brodie骨脓肿的骨膜增生出现较多,而且病史越长硬化越明显。骨嗜酸性肉芽肿。此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单发或多发,单发多见于颅骨及股骨,多发见于椎体;表现为囊样破坏,有骨质增生硬化,类似Brodie骨脓肿,但骨膜增生较Brodie骨脓肿少见,可结合发病部位及实验室嗜酸性细胞增多诊断。骨样骨瘤。该病X线平片表现类似病灶圆形或卵圆形透亮区,较小,周围有明显骨硬化,但可有特征性钙斑影可助诊断。恶性骨肿瘤。骨破坏范围边界不明确,常伴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及肿瘤骨形成,Brodie骨脓肿边界多明确,无肿瘤骨。因而Brodie骨脓肿诊断应依据各型X线征象结合临床,必要行CT检查以助于发现脓肿与死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部分特殊病例尚需随访和诊断性 治疗 才能作出最后诊断。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