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地质填图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8406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地质填图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隧道地质填图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隧道地质填图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隧道地质填图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隧道地质填图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地质填图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地质填图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隧道地质填图报告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实习报告学院: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目录前言.第一章绪论.一、目的和任务.目的.任务.二、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三、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自然地理.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经济情况.四、实习区研究程度.五、实习工作概况及任务完成情况.第二章地层.一、概述.二、综述.第三章地质构造.一、褶皱.二、断层.三、断层应力场分析.四、地质构造形成演化.第四章地质发展史.一、古生代地层的岩相古地理分析.二、中、新生代构造活动.第五章矿产.一、

2、铝土矿.二、粘土矿.三、磷矿.四、石英砂.五、石灰石.六、其它.七、地下水.第六章环境.结束语.参考文献:.图版.图版.附:1.清明丫口D2P2实测地质剖面图2.筇竹寺地区地形地质图3.筇竹寺地区地层综合柱状图第一章绪论h一、目的和任务目的1.区域综合地质填图是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的综合性实习,将课堂所学的岩石矿物、地层、古生物、地质构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野外地质结合,更加牢固、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已学的地学知识。2.综合运用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解决实习区内地层、岩石和地质构造问题。掌握地质填图的方法步骤,包括地层剖面的测制及研究,三大岩石类型的野外观察方法及描述,地质点的观察内容和

3、记录,地形地质图的填制及分析,地质测量报告的编写以及各种图件的测、编、绘方法。3.在分析客观地质规律的基础上,对区内矿产,如磷、铝、铁、建筑材料、冶金熔剂及地下水资源等矿产进行分析,学会初步收集、整理和评价。4.了解第三系、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新构造运动的观察研究方法。5.通过实习初步掌握1:1万区域综合地质填图的整个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了解各阶段之间的任务和相互关系。任务1.通过地层剖面的实测,提交实测地层剖面记录表、地层厚度计算表、实测地层剖面图、地层综合柱状图。2.测制1:1万筇竹寺地区地质图,填图范围:东起半头龙,西至清明丫口,北起清明丫口,南至椅子山。提交相应的地质实际材料图、全区地形

4、地质图、图切剖面图、构造纲要图及野外记录簿等。3.学会地质测量报告的编写,提交“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测量报告”一份。二、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昆明理工大学筇竹寺地质填图教学实习基地,位于昆明西北711km团结彝族白族乡小墨雨村以北至清明丫口交月凹一带,长,宽,面积约。地理坐标:东经10235361023824,北纬250409250632,北西为山区,南东为盆地。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区内山峦起伏,沟洞纵横,大小村落,坐落其间;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昆富公路,经测区东缘横贯测区中部;浑团公路,斜贯测区南部。=三、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自然地理测区地处云贵高原昆明北西滇池湖滨与中低山脉的结合部,小墨

5、雨村以西为崇山峻岭,山脉走向北东,小墨雨村以东为盆地丘陵区。区内最低海拔2315m,最高海拔2451m,相对高差约316m。气象条件2河北省易县东水冶石灰岩矿地质填图小结第一章工作概述目的任务根据河北省易县东水冶石灰岩矿详查设计的要求,项目部地质人员对河北省易县东水冶石灰岩矿区开展1:XX地质填图工作,主要目的任务是全面而详细地研究矿床地层、岩石、构造特征;查明水泥用石灰岩矿体分布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了解矿体与围岩的关系等;为探矿工程布置、储量计算提供矿区基础地质资料。位置与交通河北省易县东水冶石灰岩矿区位于河北省易县县城南西231方位约16

6、km处。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52108,北纬391606。距易县保定公路旁的高村8km,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方便。表1工作区拐点坐标为以往地质工作概况及评述1959年地质部物探局907队在此区进行了1:10万航空磁测,圈定了涞水-易县航磁异常带。1959-1964年,河北区调队在此区进行了1:20万J-50-幅区域地质调查,基本阐明了地层、岩石、矿产特征和构造轮廓。限于比例尺的要求,对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和对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尚待深化。1973-1975年,河北区调队在此区进行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本确定了本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特征,对区域内矿产进行了叙述,重点矿点进行了检查,是

7、本区最重要的基础资料。总体而言,本矿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仅为小比例尺的区调、矿调工作,不能满足详查工作的要求,仅能做为基础地质资料。第二章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工作方法地质填图工作按照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首先在充分收集、认真研究区域和矿区内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踏勘工作和以1/1千地质剖面实测工作对矿区内的构造、地层、岩性、矿体等的认知,初步确定地层层序和1/2千地质填图工作填图单元。路线布置首先从实测地质剖面开始,再向两侧逐渐展开,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地质观察点用手持GPS定位。结合V字形法则将地质界线等要素填绘在相应的地形图上。本次地质填图工作量本次1/2千地质填图工作自

8、XX年8月7日始至XX年9月30日完成,共投入地质技术人员六名。观察路线间距按100m布置,共完成地质观测点824个,地质填图面积km。主要工作量统计表表22质量评述1、工作方法正确,填图工作量达到规范要求。2、地层划分正确,填图单位划分符合要求。3、地质点定位、密度、地质界线连线精度符合规范要求。4、内业成图符合有关要求。第三章地质成果地层本次工作将矿区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寒武系、奥陶系中统下马家沟组、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第四系,现分述如下:1、寒武系:主要出露的为徐庄组,位于东南部和西南部小山头上,为逆冲推覆构造使其位于小山包上,主要岩性为:顶部薄层灰岩夹竹叶状灰岩,上部致密灰岩夹鲕装灰

9、岩,中部泥纹鲕状灰岩与褐色黄绿色页岩互层,下部褐紫色页岩夹鲕状灰岩。区内徐庄组地层与马家沟组地层呈断层接触关系,徐庄组地层逆冲上覆于马家沟组地层之上。产化石:Damesellasp.Peishaniasp.Pashaniasp.Psilaspissp.Liaoyangaspissp.等。2、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马家沟组是区内分布的主要地层,与下伏亮甲山组为整合接触。从下至上划分为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下马家沟组可分为四段。一段位于下马家沟底部,岩性为深灰色灰岩,厚度大于6m,深灰色、灰黑色,微晶、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二段:岩性上部主要为灰岩,厚约59m,深灰色、灰黑色,微晶、隐晶质结构

10、,致密块状构造。下部为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互层,厚度约536m。三段:岩性上部主要为灰岩,厚度约425m,深灰色、灰黑色,微晶、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结构。下部主要为白云质灰岩,呈浅灰色、青灰色,微晶、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厚度约6-28m。四段:岩性上部主要为灰岩,厚度约3962m,深灰色、灰黑色,微晶、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结构。下部主要为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局部为泥质白云岩。上马家沟组可分为三段。一段岩性上部主要为深灰色灰岩,厚度618m,深灰色、灰黑色,微晶、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下部主要为白云质灰岩,呈浅灰色、青灰色,微晶、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厚度约012m。

11、二段:岩性上部主要为灰岩,厚度约08m,深灰色、灰黑色,微晶、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偶含燧石,呈疙瘩状。下部为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互层,都呈浅灰色、青灰色,微晶、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厚度约022m。该层产直角石、菊石化石。三段:岩性上部主要为灰岩,厚约030m,深灰色、灰黑色,微晶、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偶含燧石,呈柳叶状。下部为白云质灰岩,呈浅灰黑色、青灰色,微晶、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厚度约8-10m。该层产Tofangocerasirregularie、Armenocerasmanchurense,Endoceraswatanabei等化石。3、第四系:主要为红色亚粘土、黄色粘土、砂砾石及残坡积物,分布于山前丘陵地带和沟谷中。水泥灰岩为区内主要非金属矿产,主要赋存马家沟组地层中。构造及岩浆岩矿区内地层总体呈一向斜产出,轴向南西-北东,西翼地层南东倾,东翼地层北西倾,倾角较为平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