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安全评估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84041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安全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隧道施工安全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隧道施工安全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隧道施工安全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隧道施工安全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安全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安全评估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隧道施工安全评估报告深圳市龙岗区红棉路市政工程隧道工程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根据深圳市交通工程安全监督站深交安监【XX】4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为了加强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预控有效性,交通部于XX年5月颁布了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后文简称“指南”),对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工作,根据桥梁或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评估隧道工程整

2、体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经过整体风险评估,对于3级及以上等级的隧道工程,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红棉路隧道,在XX年底完成坳背路隧道拆迁之后,具备了隧道两端同时施工的条件,一端从隧道出口处下穿机荷高速掘进,一端在隧道入口处,向求水山掘进,目前,隧道入口定于6月份左右正式开始掘进,下穿机荷高速部分,由于以前未进行安全评估,虽然已经开工,仍纳入评估部分,文中重要语句,用加黑强调,一边阅读方便。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深圳市龙岗区红棉路西接布吉东西干道立交,东至龙岗中心城南通道,全长公里,为双向六车道的城市级主干道。本标段工程为红棉路东段,设计桩号范围为K9+960K11+360,设计道路长度公里

3、,隧道衬砌采用复合式,初期支护以钢架、锚杆、钢筋网、喷射砼共同组成联合支护系统,二次衬砌为模筑钢筋砼。2、工程地质线路原始地貌为低丘、台地及台地间沟谷地貌,隧道段地面起伏较大,表层多为坡、残积粘性土,强微风化砂岩,人工填土层及种植土层,隧道段下伏强风化砂岩、强风化炭质砂岩。3、水文条件沿线的地下水主要有赋存与素填土及冲洪积砂层中,为上层滞水及潜水,在下伏基岩中赋存有裂隙水。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位随季节而变。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分解类腐蚀、无结晶类及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4、主要技术指标道路等级:主线,城市级主干道。计算行车速度:主线50km/h;路面设计标准荷载:BZZ100;设计年限

4、:道路交通量20年,路面使用年限15年;交通等级:重交通;抗震烈度:设防,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防水等级:S8。5、施工分段下穿机荷高速段左线:明洞42m,6级围岩:163m;右线:明洞43m,6级围岩:177m;下穿求水山段左线:465m,明洞:40m,5级围岩:270m,4级围岩:155m;右线:500m,明洞:52m,5级围岩:413m,4级围岩:35m。6、隧道截面图1开挖断面图开挖断面,高度最高位置11m,宽度,最宽位置为16m,顶部圆弧尺寸为7605mm和8223m两种,基本情况如上图所示。7、本工程的重难点穿越机荷高速也是本工程最大的重难点,隧道在出口端左线ZK10+765ZK10

5、+928和右线YK10+800YK10+977下穿机荷高速公路,埋深6m8m,开挖跨度约16m,覆跨比(H/D)小于(覆跨比小于为超浅埋),地质主要为人工素填土、淤泥质土、粉质黏土、强风化泥质砂岩、松散松软结构构成,围岩等级为级。围岩无自稳能力,隧道雨季时期掌子面有水流、渗水出现。由于受软弱围岩地质、地下水、行车强动载的影响,开挖过程极易出现坍塌。右线隧道YK10+662YK10+785里程123m的范围,为暗挖浅埋段,地质主要由回填土及强风化砂岩组成,施工存在较大风险,前期对此段进行地表注浆加固处理,并利用工作井施工了25m直径108mm的管棚,作为超前支护。二、隧道整体评估1、评估依据(1

6、)国家标准规范交通部公路桥隧建设隧道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设计勘察文件地质勘探院出的地质勘探资料;红棉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红棉路隧道工程设计图纸;2、基本思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通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计算风险等级进行评估。按照实事求是原则、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及时性和动态性原则,以保证风险评估全面、可靠,风险处理合理、有效,反馈及时。安全风险评估主要对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工程经济损失等风险事件进行评估。对总体风险评估,危险性达到3级及以上等级的隧道工

7、程,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整体评估的基本步骤:(1)风险评估的对象及目标;(2)本项目结合实际情况,遵循指南要求,建立评估体系;(3)根据项目情况,参照评估体系,选择合适的分值;(4)建立评估等级,并确定本项目整体评估的等级;3、风险评估的对象及目标(1)风险评估对象为红棉路隧道整段区间,左线:ZK10+970300,共计670m;右线为:YK11+020300,共计720m;(2)风险评估的目标风险评估的目标:通过对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识别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等级,提出风险处理措施,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控水平,从而达到保障安全、保证工期、提高效益的目的。4、建立风险评估体系风险评估体系由项

8、目经理领导,各部门成员参与。图2风险评估组织机构5、整体性风险评估整体性风险评估,首先根据“指南”中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表,对地质G、开挖断面A、隧道长度L、洞口形式S、洞口特征C,根据红棉路求水山隧道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根据得分判断其安全等级。表1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一、编制依据1、国家高速公路网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第4合同两阶段施工设计图、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技术规范。2、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以及相关文件要求。3、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4、现场踏勘调差

9、、搜集的实地资料。5、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6、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踏勘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山岭隧道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二、隧道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城市绕城环线和云南省干线公路“9210”骨架网的环线之一,本项目的建设是扭转昆明交通“外拥内堵、过境交通线缺乏”的局面,加快客、货流通,实现低碳经济,快速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的需

10、要。工区起于项目起点北羊街镇大村以东山梁上K24+750,路线由西北向东南丘陵区布线,经岔河村、马鞍山村、回香村、贾家村、北羊街、宋家营、曾家营、王官营、宜良北老古城等地,止于宜良北老古城以西南盘江边K40+700。本工区路线全长,路线总体走向由北向南。北羊街隧道为双线三车道双连拱隧道,左线起始里程为:K27+952K28+174,长度为222m;右线起始里程为:K27+952K28+186,长度为234m。其中进口加强段V级围岩左右洞里程为:K27+952K28+010长58m;IV级围岩左洞里程为:K28+010K28+130长120m;IV级围岩右洞里程为:K28+010K28+144长

11、134m;出口加强段V级围岩左线里程K28+130174长44m,右线里程K28+144186长42m。北羊街隧道进口仰坡发育有崩塌堆积体,厚度2,由灰岩、砂岩碎石组成,该不良地质现象对于隧道进口仰坡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处理洞顶堆积体及边仰坡防护将成为隧道安全进洞的关键因素。2、主要技术标准设计荷载:公路-级设计速度:80km/h隧道净宽:14m隧道净高:5m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1、地形地貌隧道路线位于宜良西北部丘陵区,区段内的地形地貌根据构造形迹及地层成因等确定为碎屑岩区侵蚀地貌,该地貌集中分布于K24+750K32+000段砂岩、粉砂岩、夹页岩建造分布区,地层主要为寒武纪系及中生界

12、地层,岩石风化程度高,抗风化能力普遍较低。山顶常为浑圆状,山脊开阔平缓,海拔18602200m,相对高差200600m,山坡较陡,多为2535,山坡基岩裸露,沟谷呈“V”字形,谷底一般无堆积物,以侵蚀作用为主。缓坡上常见较薄的风化残积层,沿山麓斜坡有520m的残破积物分布。2、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遂址经过该线路区内地质构造较为发育,地势起伏较大,从地貌上主要属构造侵蚀中山地貌,出露地层主要为澄江组砂岩、泥岩;灯影组白云岩、灰岩;沧浪铺组石英砂岩、泥质页岩、云母质石英粉砂岩;龙王庙组白云岩;汤池组泥岩、砂岩;泥盆系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二迭系倒石头组主要岩性为浅灰、灰黄、紫红色细粒石英砂岩、铝土岩、

13、黏土质页岩,部分地段夹炭质泥岩、煤层(24m)或煤线和泥晶灰岩;栖霞茅口组灰岩;蛾眉山组玄武岩;总体地层结构较为复杂,出露地层较多。该线路区冲沟发育,坡体上植被发育,人类活动主要为耕种。该线路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隧道开挖时断裂造成的破碎垮塌和碳酸岩区的溶洞、涌水、瓦斯等问题。隧道进口K27+952K28+000段属于V级围岩,洞口为褐黄色、褐色碎石土夹块石;隧道洞身围岩穿越全强风化砂岩与强风化灰岩,有一条断层大角度穿越隧道,断层破碎带发育强烈。断裂充水较少;岩体BQ=229;隧道施工处理不当或支护不及时会出现大量坍塌,侧壁不稳定,围岩稳定性较差,施工时要加强衬砌结构,及时支护。地下水发育较少

14、,雨季隧道内有线状滴水,旱季地下水稀少。隧道进口仰坡发育有坍塌堆积体,厚度2;隧道出口坡面陡峭,坡面分部38m厚碎石土夹黏土,坡面碎落严重,同时洞口左侧山体较薄,容易造成隧道偏压。为防止边、仰坡坍塌及隧道偏压问题,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设计图纸施工,确保隧道安全进洞。出口加强段V级围岩左线里程K28+130174,右线里程K28+144186。洞口表层为褐黄色、褐色碎石土夹块石;隧道洞身围岩穿越强风化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受到附近断层影响,岩石较破碎;BQ=237;隧道施工处理不当或支护不及时会出现大量坍塌,侧壁不稳定,围岩稳定性较差,地下水发育较小,雨季隧道内有线状滴水,旱季地下水稀少,地下

15、水对施工影响不大。3、水文条件线路区水系发育,水资源较丰富,线路区河流分布较多,河流主要沿线路区山涧沟谷分布,河流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主要的河流为南盘江,南盘江主要在线路区的宜良县境内分布。隧址区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水、岩溶水及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型。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图层中,水位随季节变化明显,主要通过大气降水补给,水量不大;岩溶水赋存于灰岩、白云岩中,地下水在隧道位置处于流通位移区,局部存在岩溶管道水,雨季水量较丰富;基岩裂隙水赋存于粉砂岩中,水量相对稀少;地下水水量弱中等,根据钻探揭露,钻孔中未见稳定地下水。4、气候条件本工区路线全部在宜良县境内,位于昆明市东南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不分明,全年只有干、雨季之分,历年雨季在5月23日开始,大约在10月中旬结束,平均雨季天数151天左右,占全年总天数的41,其余为干季,年平均降雨量900mm左右,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