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总结美术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8172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阶段总结美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阶段总结美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阶段总结美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阶段总结美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阶段总结美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阶段总结美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段总结美术(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阶段总结美术课题阶段性总结在校研究课题理念下,美术学科在根据学科与课题的特点下,们积极学习其理念和有关理论知识,大胆进行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的教研活动,现将题现阶段的实施工作总结如下:1、加强理论学习,把握教改动向我努力通过各方面的学习,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认真做好记载,每次学习有体会和收获。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中国美术教育、少儿美术等专业杂志和教育教学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教改动向,认真撰写教学心得,对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寻找新的理解和追求,并在教学中把这

2、些理念落实到实践中。除了课题组的理论学习之外,各位老师还利用电脑查阅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三套评价体系;即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这三套评价体系的建立,一是为了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二是为了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三是为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2、强化集体备课,协同开展研究本学期我们不断加强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备课组活动,实现资源互补,优化组合,一改过去单打独战、各自为教的局面,通过几教几评和听课评课制度,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

3、,从而有效地营造了课内课外的教研气氛,增强教师教学水平。我们倡导个性化的美术学习方式,同时更应关注美术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与个性的发展。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3、建立课改理念,探索教学模式课程改革评价方案应符合课程改革纲要的三套评价体系,才能达到其培养目标。美术学习比一般的知识学习更强调个性化的特征,它不追求结果的一致而更关注学生在美

4、术活动过程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想象力、创造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倡导个性化的美术学习方式,同时更应关注美术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与个性的发展。观念更新后必须还要立足课堂,用学到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我们通过开展教学热点问题的讨论、设计整理一些优秀教案、开展教师之间的听、说、评活动,使课题组教师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4、开展课题实践,

5、构建评价体系新课程中一点很重要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作为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是不是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学生在一堂课中学到了什么?这种“得”是不是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哪怕是细微的影响?当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已经进行到什么程度了?是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观,还是有了更新的思想?带着这许多问题,我们课题组就分头通过各种方式广泛获取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研究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非常多,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其中也不乏一些观念陈旧的标准。而这些评价标准已经失去了它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与激励功能,甚至异化成为教学改革的障碍和阻力。因此,重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6、已刻不容缓。以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托,努力更新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理念,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美术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发展。5、开展兴趣小组,参加各项活动老师利用组织课外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作能力、欣赏能力,并将学生作品展示在橱窗,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习兴趣。6、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存

7、在问题:、研究成果的及时总结和理论提升的问题。、课题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网络互动交流平台的利用问题。努力方向:、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将当前有关的评价机制理念、策略和传统的评价有效、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大胆实验继续加大学习力度,不断优化实验教师队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学期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科研为平台,以教研活动为中心,强化管理,提高效率。师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今后,我们将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将素质教育扎实地开展下去。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倡导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参与美术文化传承、完

8、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美术教育理念。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关注个性发展特长课题研究美术科阶段性小结陈祺一年多来,我们课题小组通过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训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美术绘画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中也丰富和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现就我们课题小组开展课题实验工作的情况做一个阶段性总结:对于这样的活动,我们的定位是:关注个性,发展特长。1、活动期间,我们始终坚持着每周的周一至周三的六、七、八节课与学生一起

9、进行大量的水粉与素描的写生训练,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画室形成良好的教学相长的氛围。2、本着美术课的人文特点,使教师和学生真正确立成绩加特长的评价方式,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指导学生参与板报、墙报、手抄报的设计制作。3、鼓励、关注、培养在美术方面出类拔萃的学生,培养出我校在美术方面的“小名人”。对于这样的活动,我们的具体方法是: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层了解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涵。2、集中培训,逐个指导,关注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展每一名学生的特长。3、教师做范画,让学生在观摩中体会、理解和提高自

10、己的绘画手法与技能。4、优秀作品展。创造彼增此长的艺术环境,开阔眼界,激发彼此的兴趣,从而提高绘画的兴趣和水平。5、作品点评。让学生互评,教师再评,在评价中互相汲取好的艺术理念和绘画的表现形式,发现并修正不足之处。我们开展活动的目标就是:要从关注学生的个性入手,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特长,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我们的课题组活动一年以来一直坚守着这一宗旨。通过这一个学期的研究课题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了很大提高,懂得了从哪几个方面去欣赏和评价一幅美术作品,无论是对于名家之作还是自己和同学之间平时的训练习作。2、学生的绘画的技

11、能技巧和画面的表现能力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都已经进入了迎接美术联考的状态,部分学生已经具备挑战重点美术院校专业考试的实力,显示出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特长。3、在本校的艺术节中成功地举办了画展,吸引了本地电视台等媒体前来拍摄。活动中学生们的个性得到彰显,特长也得以发挥,极大地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因此更是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绘画热情。当然计划的实施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比如,由于学生数量较多,一名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保证每个学生享受教师亲临指导在时间上的公平性,这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辅导中一定要重视。介于此,在下一步开展的活动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这里的时间不单单指某一节课的时间,而是涵

12、盖着某一阶段的时间安排。要在分阶段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的同时,让每一名学生的内心都能感受到老师关注他的目光。美术新课程阶段总结美术组魏春红我校美术课在高二阶段开设,因此开学以来的两个月时间没有太多经验可谈,只是把我们的一点感受和打算作以汇报。我觉得课程改革对于我们艺术学科来说是件大好事。在课改之前“高考指挥棒”几乎把艺术刨除在外。由于没有任何“约束”,美术就成为了可学可不学,学了和不学在实质评价上没有太大区别的不受重视的学科。如今有了新课程,有了学分制,学生对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所以,单从以上这一方面来说课程改革对于我们艺术学科就是一件大好事。作为美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很多老师对于如

13、何实施美术课改感觉很迷茫,虽然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省级培训,看到、听到了很多值得学习的做法,但很多老师常常抱怨:人家多有钱,人家硬件设施多好,咱们没那条件,望尘莫及。其实,我大胆说一句:本来课程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那我们就应一起勇敢地相互搀扶着往前走。不管条件如何,能不能在课改中顺利前行,我们都必须大胆地走下去,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我们在新课程起步阶段是这样做的:一、积极学习和思考,做好课改初期工作。自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启动之初,我们就根据学校总体部署开始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进行反复研读。在学习新课标、研读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都有新的转变和提升,同时我们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课

14、改培训,对美术新课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二、充分发挥备课组作用,统一思想努力工作。硬件是基础,软件更重要。集体备课中我们共同研究由于课时原因,哪些课程合并,哪些课程略讲,哪些祥讲;每课教学流程如何设置,甚至某一节课如何导入,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哪节课,如何深入浅出引领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哪些课堂提问能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等都是我们备课中反复探讨的问题。在以老带新的情况下集体备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热情教学、严谨评价。我觉得既然都是起步阶段,那也就给了我们更多尝试和创新的机会。比如,对于欣赏课来说,既然是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那我们就可以根据校情和学情进行课程的自主筛选、删节

15、或扩展,自由组合教材内容,根据需要安排课时和教法,应该更灵活、更自如了。同样对于下学期即将开设的选修课来说,在有限的课时内,师生不可能广泛而全面地掌握某个模块的全部内容,那我们是否可以根据教师特长或学生喜好在模块中把学习内容具体化。比如绘画模块,种类太多怎么可能面面俱到。我们是否可以缩小“包围圈”专攻其一。假设开设国画,就只选择或是工笔或是写意、或是山水或是花鸟。这样学生就可以较为深入扎实地掌握一技之长,好教也好学。根据具体情况及课程整体部署我校在高二阶段的上学期开设必修的鉴赏课,高二下学期开设选修课和校本课,根据师资及学校具体情况选修模块暂定开设绘画、书法和美术字。我们将课时定为每周两节连上是为了更加符合学生动手操作的自然规律,给学生较为充分的实践时间,我们也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高二上学期开设的美术鉴赏必修模块,评价方式采取“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出勤情况”。也就是以学生期中的鉴赏论文和期末的综合试卷成绩结合平时课堂表现及出勤情况综合评价作为获得1学分的依据评价分为4个档次:A优秀、B良好、C合格、D需努力;高二下学期开设选修课,评价方式以作业成绩结合平时表现及出勤情况为依据,评价分档与必修课相同。在期末阶段还将举办美术作品展览或拍卖会,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