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降落伞合同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67957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色降落伞合同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金色降落伞合同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金色降落伞合同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金色降落伞合同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金色降落伞合同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色降落伞合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色降落伞合同(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金色降落伞合同作业三一、单选题1认为创新是开发一种新事物的过程,即从发现潜在的需求开始,经历新事物的技术可行性阶段的检验,到新事物的广泛应用为止的过程,这是从角度来定义创新的。A.生产者B.使用者C.消费者D.生产者和使用者2从创新的最初重点来划分,奈特将创新划分产品或服务创新、生产流程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人际关系创新,前两者并称为技术创新,后两者并称为。A.彻底性创新B.应用性创新C.制度创新D.非程序化创新3下列属于重大产品创新的是。A.包装箱发展为集装箱B.彩色高清电视C.喷气

2、式飞机D.橡胶轮胎的自行车4企业通过反求工程、购买创新者技术等手段,生产新产品,无需做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成本较低的创新战略是。A.领先创新战略B.跟随创新战略C.竞争创新战略D.模仿创新战略5法人治理结构与其它形式的企业治理结构的一个最大的区别是。A.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B.有制衡机制的结构安排,设立董事会并赋予其重大决策和选聘经营者职能C.建立科学的企业组织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D.经营者在公司日常运作中享有很大的权利6关于狭义兼并和企业收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狭义兼并是企业全部资本的转移B企业收购可以收购部分股权以达到控股的目的C狭义兼并和企业收购都使得被兼并企业法人地位消失D

3、两者都涉及企业所有权的转移7兼并企业以借债或发债来换股,以拥有被兼并企业的产权,这被称之为。A横向兼并B纵向兼并C混合兼并D杠杆兼并8根据交易费用理论,兼并行为容易发生在。A市场的交易费用小于企业内部协调费用时B市场的交易费用大于企业内部协调费用时C市场的交易费用等于企业内部协调费用时D无法确定9根据价值低估理论,当目标企业的股票价格低于其重置成本时,发生兼并的可能性。A很大B很小C不可能D难以确定10如果不是为了将兼并企业出售而是为了实现与本企业的融合,则在并购各阶段中最重要的是。A目标企业搜寻、筛选阶段B财务评估和定价阶段C并购谈判、融资阶段D战略、组织和文化整合阶段11企业家是。A承担经

4、营风险的人B企业的所有者C国家干部D一般自然人12在企业家素质评估指标体系中,责任性、事业心、法制观念等指数反映的是企业家哪方面的素质评估指标。A思想素质B智体指标C能力指标D绩效指标13委托人针对代理人隐蔽信息而面临的不利选择地位时,激励的目标是。A如何让人说真话B如何让人不偷懒C代理人遵守道德规范D代理人勤奋工作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资产的特性状况A价值性、稀缺性B持续性、超群性C独特性、整体性D外在主导性15中国企业联合会设计的描述企业社会效益的实践指标不包括。A环保设施投入B出口创汇情况C纳税额D为社会提供的就业人数二、判断正误题1目前,关于创新的含义有三种代表性意见,大多数定义都属于“

5、创新是采用新事物的过程”这一观点。错2按照制度状态来划分,偶然进行或被迫进行的创新属于程序化创新。错3采取模仿创新战略的企业往往把重心放在创新研究而不是产品的开发。错4模仿创新等于侵犯知识产权。错5企业技术创新及其创新战略成功与否,关键是创新战略的选择,与企业对创新关键人员的激励关系不大。错6企业制度的实质是企业内在运行规律的外在形式。对7合伙制企业在法律上具有法人资格。错8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有权从公司中抽回自己的股本。错9狭义的兼并与企业收购的区别之一在于:前者是被兼并企业法人地位的消失,后者是被兼并企业的法人地位依然存在。对10市场力量是指企业对特定产品的供应的控制能力。错11市场力量论认

6、为,兼并活动的主要动因在于借助兼并可以减少竞争对手从而增强对企业经营条件和环境的控制,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并保持长期的获利机会。对12交易费用经济学把混合兼并视为一种内部资本市场。对资源配置中的作用。13金色降落伞是指在企业雇佣合同中事先规定,一旦发生兼并、收购使控制权有所转移时,可以解雇原经营者。错14政府引入企业兼并机制,其目的之一在于通过兼并让优势企业带动劣势企业的发展。对15企业家是一门职业,而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干部。对16在企业中,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资本所有者是代理人,企业经营者是委托人。错17在企业中,在经营者与员工之间,企业经营者是代理人,员工是委托人。错18当存在较大

7、的进入或退出障碍时,选择合作方式可能能够帮助企业跨越障碍。对19总资产周转率可用于反映企业运用实际占有和支配的资本获利的程度。错20事业部式的组织与矩阵式组织都是集权式组织结构,有较强的适应性。错三、多选题1下列属于熊彼特概括的创新形式有。A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性B采用一种尚未通过经验鉴定的新方法C开辟一个以前未曾进入的新的市场D控制一种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E实现一种新的组织2.从技术因素和市场因素相结合的角度,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可以分为。A激进创新战略B领先创新战略C跟进创新战略D模仿创新战略E保守创新战略3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有。A产权关系明晰B实行两权分离C承担无限责任D自主经营、自

8、负盈亏E组织管理制度科学4狭义的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A前者是企业全部资本的转移,后者则可以收购部分股份或收购较多股份已实现控股目的B前者发生资本所有权的转移,后者不发生资本所有权的转移C前者发生存量资产的转移,后者以经济利益为纽带D前者是被兼并企业法人地位的消失,后者是被兼并企业的法人地位依然存在E前者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后者没有法律保障5反兼并的措施中,收购出价前的防范措施包括。A寻求股东支持B分期部分改选董事会C超级多数条款和合理价格条款D“毒丸”措施E金色降落伞6下列描述企业家的语句,准确的有。A承担经济风险B管理精英阶层C富于创造力D承担具体管理职能E具有特殊素质

9、和能力7企业家素质评估指标体系的绩效指标包括。A学识水平、专业能力B工作效率、工作效益C学习能力、体能精力D技术成果、群众威信E决策能力、工作作风8关于企业竞争力的叙述,正确的有。A企业竞争力是在一定环境中支撑企业持久生存与发展的力量B企业竞争力的内涵体现为产品或服务的优势C企业竞争力的内涵体现为形成产品或服务优势的深层原因D产品和服务以及资产特性状况决定企业竞争力E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的基础9企业竞争力评估的理论指标体系中的企业文化评价指标包括。A聚合力B企业文化适应性C企业绩效D企业文化建设投资率E企业规章制度10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途径主要有。A企业信息化B组织结构变革C企业文

10、化重塑D造就企业家队伍E推进技术创新【案例10-2】萨洛蒙诉案萨洛蒙先生原为个体商人,拥有一家鞋店。1892年依公司法的规定建立了萨洛蒙有限责任公司,有七名股东:萨洛蒙先生、萨洛蒙太太和他们的五个子女。公司发行了XX7份股份,其中,萨洛蒙先生占XX1股,其余每人各占一股。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次董事会批准萨洛蒙先生将其鞋店卖给公司,售价38782英镑,其中,XX0英镑作为萨洛蒙先生认缴公司的股金,计XX0股;10000英镑作为公司欠其债务,并由公司资产作为担保;其余以现金支付。公司以后由陆续对外借了部分债务,未设抵押。1893年,公司因无力支付到期债务被依法清算,清算结果是公司有资产6000英镑,欠

11、债除萨洛蒙先生的10000英镑外还有7000英镑非担保债务。萨洛蒙先生要求公司优先偿付其有担保的债权。公司清算人代表无担保的债权人起诉萨洛蒙先生,认为他与公司实际为同一个人,他应对普通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并且本人债权不应当向公司求偿。一审法院和上述法院均支持了清算人代表公司普通债权人的上述主张,认为公司是萨洛蒙先生的代理人,萨洛蒙先生应承担公司的债务。萨洛蒙先生不服判决并上诉。衡平法院驳回判决,认为公司合法成立,是独立的法人组织,有权行使公司权利,包括借贷;公司的债权人不是萨洛蒙先生本人的债权人,萨洛蒙先生作为有担保的债权人,有权优于普通债权人得到清偿。萨洛蒙终于取得了公司仅能付出的6千英镑。

12、其他债权人则分文未得。公司法史上,英国的萨洛蒙诉案,可以说是为股东牟取法外利益开了先河。该判例确立了这样一个原则:只要依照法律规定设立公司,该公司便依法取得独立人格,即使公司的控制权仅操纵于控股股东手中,其余股东对公司仅具有象征性利益,亦不影响公司的独立地位。由于该原则使公司财产独立,股东仅负有限责任的思想在法律形式上获得了最高体现,使得萨洛蒙诉案成为公司法上为数不多的里程碑之一。然而正是基于同一原因,该判决也经常被视为一个后患无究的不幸判决,它为控股股东牟取法外利益提供了机会,对公司的债权人则有失公平。巴林银行在90年代前是英国最大的银行之一,有超过200年的历史。1992-1994年期间,

13、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的总经理里森(NickLesson),从事日本大阪及新加坡交易所之间的日经指数期货套期对冲和债券买卖活动,累积亏损超过10亿美元,导致巴林银行于1995年2月破产。调查发现:巴林银行的高层对里森所从事的业务并不了解巴林缺乏职责划分的机制巴林银行的高层对财务报告不重视在XX年,安然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企业之一.。股价从90美元跌至26美分,市值由近800亿美元缩至亿美元。XX年末,安然宣布第三季度录得亿美元的亏损,美国证监会对该公司进行调查,发现该公司在1997以来虚报利润亿美元XX年末,安然申请破产保护令,但在之前10个月内,公司却因股票价格超越预期目标而向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发放亿美元的红利.调查发现:安然的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均采取不干预(“hands-off”)监控政策事件发生之后,部分董事表示不太了解安然的财务状况、期货及期权的业务安然重视短期的业绩指标安然管理高层常常藐视或推翻公司制定的内控制度XX年10月安然财务丑闻爆发,美国证监会宣布对安然进行调查。可就在同时,安达信的休斯敦事务所从10月23日开始的两个星期中销毁了数千页安然公司的文件。而公司在10月17日就已得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对安然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调查,直到11月8日收到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传票后才停止销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