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滴定实验报告数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63802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碱滴定实验报告数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酸碱滴定实验报告数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酸碱滴定实验报告数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酸碱滴定实验报告数据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酸碱滴定实验报告数据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酸碱滴定实验报告数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滴定实验报告数据(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酸碱滴定实验报告数据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时间:组别:第组指导教师:组长:组员: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二、实验原理:cV=cV【假设反应计量数之比为1:1】三、实验仪器和药品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L盐酸、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酚酞、甲基橙四、实验步骤滴定前的准备阶段1、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2、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3、量取:用碱式滴定管量出一定体积的未

2、知浓度的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并往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现象为。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标准液盐酸,使液面恰好在01滴定阶段1、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面,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不断旋摇锥形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入一滴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此时,氢氧化钠恰好完全被盐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记录滴定后液面刻度V2。2、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将上述操作重复23次。数据处理注意:取两次测定数值的平均值,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误差分析1、来自滴定管产生的误差: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3、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2、来自锥形瓶中产生的误差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3、读数带来的误差如:标准液读数时先俯视后仰视先仰视后俯视I课后巩固:1、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润洗的仪器是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C、锥形瓶D、量筒2、准确量取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A、50mL量筒B、10mL量筒C、50mL酸式滴定管D、50mL碱式滴定管3、有一支50mL的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刻度处,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都流下排出,承接在量筒内,量筒

4、中溶液的体积A、大于、为、小于D、为4、用L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某浓度的浓硫酸,其实验步骤如下:1配制稀硫酸溶液100mL,操作方法是:在取1mL浓硫酸,使其缓缓沿烧杯内壁注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_中,并用_搅拌,以达_的目的。将_后的溶液沿_注入_中,用蒸馏水洗涤_3次,洗液都注入中,振荡摇匀后,将水注入,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_处,改用_加水至_。盖好瓶塞,振荡摇匀后,转移至贴有标签的试剂瓶中。2滴定:用酸式滴定管取10mL稀硫酸,注入3至5滴酚酞并摇匀后,用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直到加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刚好使溶液_,即达滴定终点。3记录和计算:求:稀释前后硫酸物质的量的浓度。4讨论:碱式滴定管在

5、盛氢氧化钠溶液前要先用_洗净再用_润洗,盛待测硫酸溶液的容器是_,容器在盛稀硫酸前,要用_洗。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碱溶液洗,只用水洗,立即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将会使测定的稀硫酸浓度_。滴定前,盛稀硫酸的容器水洗后,用稀硫酸润洗,再盛稀硫酸10mL,再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将会使测定硫酸溶液的浓度结果_。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内无气泡,后因操作不当进了气泡,测定结果,使稀硫酸的浓度_。盛稀硫酸的容器内盛10mL稀硫酸后,再加入10mL水后滴定,则测定结果,硫酸溶液浓度将_。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并记录读数,测得的硫酸溶液浓度将_。II酸碱滴定和AA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答:1.熟练酸碱

6、中和滴定实验有关仪器的基本操作规范。通过中和滴定实验,掌握中和滴定实验操作方法。2.理解中和滴定实验中指示剂选择和使用。通过中和滴定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突变等感受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3.理解中和滴定实验过程要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中和滴定实验,理解化学定量分析实验中有关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实验结果的计算、实验误差的分析等。通过中和滴定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培养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4.掌握中和滴定实验操作过程。难点是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误差的分析。二、实验原理答:研究物质组成时,一般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成份,在化学上叫做定性分析;另一种是研究物质中各种成份的含量,叫做定量分析。在定量分析

7、中,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和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和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滴定的目的是测定酸或碱的物质的量浓度。1.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根据上式,已知酸和碱的体积,并知道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以计算出另一种物质的浓度。在酸碱滴定中,常用的酸碱溶液是盐酸和氢氧化钠,但是浓盐酸易挥发,固体NaOH容易吸收空气中水分和CO2,因此不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的HCl和NaOH标准溶液,所以只能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也可用另一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定该溶液,再根据它们的体积比求得该溶液的浓度。2.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酸碱指示剂都具有一定

8、的变色范围。/L的NaOH和HCl溶液的滴定,其突跃范围为pH=410,应当选用在此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例如甲基橙或酚酞等。对于NaOH溶液和HAc溶液的滴定,是强碱和弱酸的滴定,其突跃范围处于碱性区域,应选用在此区域内变色的指示剂。三、预习思考题1.如果用标准碳酸钠溶液标定盐酸溶液,怎样根据碳酸钠溶液的体积,计算盐酸的浓度?答:实验选用25mL的/L的Na2CO3溶液作为标准液,故Na2CO3的物质的量为*VNa2CO3mol,则完全中和所消耗的HCl的量为2*VNa2CO3mol,Na2CO3+2HCl=2NaCl+H2O+CO2。通过滴定得到待测HCl的体积VHCl,得到浓度。2.滴定管

9、、移液管在使用前为什么必须用所取溶液洗?本实验所使用的锥形瓶、容量瓶是否也要做同样的处理?为什么?答:防止水将待测溶液稀释。不能,因为在配置标准溶液时,这样做会影响溶液中溶质的量,影响标准液的浓度。3.滴定过程中用水冲洗锥形瓶内壁是否影响反应终点?为什么?不会,因为用水冲洗虽然会影响标准液的浓度,但不会影响标准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到达终点即HCl和Na2CO3已反应完全。四、实验内容答:1.滴定前准备工作滴定管:洗涤-检漏-润洗-注液-赶气泡-调液润洗:用标准液或待测液分别润洗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调液:调节液面至零或零刻度线以下。如果尖嘴部分有气泡,要排出气泡。读数:视线和凹液面最低点相切

10、。锥形瓶:洗涤(但不能用所放溶液润洗,为什么?)注入一定体积的溶液到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指示剂。仔细洗涤容量瓶,不可润洗。3.未知浓度酸液的滴定过程:取25ml上述标准溶液,至于250ml锥形瓶中,然后加入1-2d指示剂,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目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4.未知碱液的滴定过程:取25ml酸液至于锥形瓶中,然后加入1-2d指示剂,同上操作即可。5.终点的判断: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1520s不再变色。多次测定求各体积的平均值。实验序号1、2,使用/L的Na2CO3溶液为标准液,使用酸式滴定管对待测HCl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消耗的HCl溶液体积;实验序号3、4,使

11、用上次已测出浓度的HCl溶液为标准液,使用碱式滴定管对待测NaOH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五、实验数据处理答:由实验数据和前面的分析得:消耗待测HCl溶液两次平均值为第二次以/L的HCl溶液为标准溶液,消耗待测NaOH溶液两次平均值为CNaOH=/L+mL2+2即,则CHCl=/L即31mL,则实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时间实验桌号合作者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二: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实验药品:/L盐酸、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酸碱指示剂:酚酞或者甲基橙三:实验原理:cV

12、=cV【假设反应计量数之比为1:1】【本实验具体为:cV=cV】四:实验过程:滴定前的准备阶段1、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2、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不得润洗,也不需烘干。3、量取:用碱式滴定管量出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中。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标准液盐酸,赶尽气泡,调整液面,使液面恰好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准确刻度,记录读数V1,读至小数点后第二位。滴定阶段1、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面,向其中滴加12滴酚酞。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不断旋摇锥形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入一滴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此时,氢氧化钠恰好完全被盐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记录滴定后液面刻度V2。2、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将上述操作重复23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纪录:五、实验结果处理:c=cV/V注意取几次平均值。六、.实验评价与改进:根据:cV=cV分析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