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的命题流程与技巧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036372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卷的命题流程与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试卷的命题流程与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试卷的命题流程与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试卷的命题流程与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试卷的命题流程与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卷的命题流程与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卷的命题流程与技巧(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的命题流程与命题技巧,一 、高考试卷命制的基本流程 二、 试卷命题的技巧,一、高考试卷的命题基本流程,1、命题依据 : 考试说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和高考考试大纲 高考试卷的命制是以各省(市、自治区)颁布的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而考试说明的编制又是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考试说明是对考试大纲的进一步细化,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难度值和命题要求进行具体的说明。命题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规定命题,同时遵循“坚持改革,稳步推进,突出思想性,注重科学性”的原则。 2、命题原则:原创、不拘泥、不回避 在具体命题过程中要注意以下3点要求:一是所有的试

2、题都必须是原创的;二是命题不拘泥于某一种版本的教材;三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知识每年都要考到,不回避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在命题的开始阶段,命题组首先列出考查内容和题型的双向细目表,明确各种题型或者各道试题所要考查的内容和目标。通常情况下命题组成员分工命制试题,然后组成一份试卷初稿。接着命题组全体成员对初稿进行认真讨论修改,该更换就更换或者重新命制。随后命题组将试卷送交审题组审阅,审题组成员可以先试做一遍,估算所需答题时间,预测试卷难度,核对答案的准确性(选择题尤其要注意答案的唯一性),审题组经过讨论后将修改意见反馈给命题组,这期间经过反复多次的讨论甚至争论,最后定稿。然后打印、校对和印刷,3

3、、命题流程:列出双向细目表、分工命制、讨论修改、审阅、再讨论、 再修改、定稿,定稿前还必须把握好试卷的难度,因为它与试卷的区分度密切相关。命题组要根据考生的总体水平准确估计每道试题的难度系数,然后再对整份试卷的总难度系数进行预测,将其调整到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范围内。 另外,命题省份的各设区市要把当年4月份以前的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全部送到命题入闱点,以便高考卷对各地试卷上已经出现的试题有所回避。 5、选题程序: 先大题、创新题,然后根据细目表照顾面. 然后就是打印、校对和印刷。,4、最后定稿前的准备: 预测、调整难度系数、回避,二、 浅谈如何进行日常试卷的命题,1、试卷命题的意义,(1)现状:

4、 市场上资料多,但真正好的资料凤毛麟角!教师的依懒心理强,学生的训练质量得不到保证! (2)意义: 一份好的试卷,能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训练学生思维,命题能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也能体现教师的责任感. (3)暂时最好的一个组卷系统:学易云(),(试用版联系人:张琰15811334959,QQ:734110543),2、试卷命题的基本程序 (1)制定命题要求 (2)根据要求制定双向细目表(知识点、说明、题型、要求、难度) (3)确定考查重点、难点 (4)根据双向细目表查找前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各地模拟试题 (5)根据双向细目表编制题目(海选、粗选、改编) (6)做题、磨题、模拟做题、估测高

5、分、均分。 所谓“磨”我想大家都懂,磨题就是打磨题目,例如题目编后或修改后符合不符合实际、有没有科学性错误、超纲否、描述是否有歧义、难度是否合适、题目的数据是否方便学生计算等等,任何一点不小心,都会造成试题质量的急剧下降,甚至关系到考试的成败,所以,不仅要“磨”,而且要耐心地“磨”。,(原题)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 A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弹力可以为零 B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是 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此时重力一定大于杆对球的作用力 D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跟小球所受

6、重力的方向相反,(改编)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 A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受三个力:重力、杆的弹力、及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B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受两个力:重力、杆的弹力 C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是 D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可以小于,本题,我对原有的选择支进行了修改、提炼,修改后的选择支很显然比原来的考查范围更广,更有物理味道。,(原题) 如图为一颗卫星的3个轨道(1为圆轨道,2为圆轨道,3为转移轨道,P、Q为轨道的相切点),则 A、在轨道1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2上的速率 B、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2上的角速度 C、从

7、轨道1进入轨道3需在P点加速 D、若知道卫星的运动轨道半径和周期,就可以卫星的总质量,(改编)中新社消息,2012年6月18日11时,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球表面343公里的轨道成功实现自动对接, 据消息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前,在轨道控制方面,北京飞控中心对天宫一号实施了轨道圆化控制:即让天宫一号从原来距离地面370公里的自主飞行轨道通过两次圆化控制使天宫一号的飞行高度逐步降低,进入到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交会对接轨道,圆化控制过程简单的近似如图(1为圆化控制前天宫一号的轨道,2为圆化控制后天宫一号的轨道,3为转移轨道,P、Q为轨道的相切点),则 A、天宫

8、一号在轨道1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2上的速率 B、天宫一号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2上的角速度 C、天宫一号从轨道1进入轨道3需在P点加速 D、神九与天宫对接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知道飞船的运动轨道半径和周期,就可以算出神九与天宫的总质量,本题是根据时事新闻及教学情况,自编的一个题,因为那时神九刚刚上天,这样的题我认为对学生的意义更大,(原题)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衔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将弹簧压缩至A处。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被弹开后,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8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沿轨道运动到C点,求: (1)释放小球前弹簧的

9、弹性势能。 (2)小球由B到C克服阻力做的功。,(改编)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衔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将弹簧压缩至A处。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被弹开后,以速度v经过B点进入半圆形轨道,之后向上运动恰能沿轨道运动到C点,求: (1)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2)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 (3)小球由B到C克服阻力做的功,本题,我对原题做了如下的修改,1修改了经过B点的条件,这样的修改客观上降低了第一问的难度,2增加了一问,属竖直面上圆周运动考查重点,也为学生回答第三问提供了一个台阶,(原题1)有一个圆盘能够在水平面内绕其圆心O匀速旋转,盘的边缘为粗糙平面

10、(用斜线表示)其余为光滑平面.现用很轻的长L=5 cm的细杆连接A、B两个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 =0.1 kg和 =0.5 kg.B放在圆盘的粗糙部分,A放在圆盘的光滑部分.并且细杆指向圆心,A离圆心O为10cm,如图所示,当盘以n=2转/秒的转速转动时,A和B能跟着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 求(1)B受到的摩擦力. (2)细杆所受的作用力.,(原题2) 如图,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B、C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已知B、C间用一强度足够的绳子连接,A、B、C的质量均为m,动摩擦因数处处为,B与C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5r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11、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mg B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m2r C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 D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改编)有一个圆盘能够在水平面内绕其圆心O匀速旋转,盘的边缘为粗糙平面(用斜线表示)其余为光滑平面,现在圆盘的粗糙部分放一个小物体A,mA=0.5 kg、A离圆心O为16cm,如图甲所示,当盘以n=1转/秒的转速转动时,A能跟着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求(1)A受到的摩擦力 (2)若A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为f=4.5N,则圆盘的最大角速度不超过多少才能保证A与圆盘相对静止 (3)现若在圆盘的光滑部分再放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物体B,且用一根长为6cm的轻杆把A、B连接在一起,轻杆方向沿半径,如图乙

12、所示,则要保证物体与盘相对静止,圆盘的最大角速度又为多少?,很显然,本题的修改也主要是提供台阶,降低难度,(原题)质量m=0.1g的带电微粒以v0=10m/s的速度从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的中央飞入板间,如图所示,已知板长L=1.0m,板间距离d=0.06m,当UAB=103伏时,带电粒子恰好沿直线穿过板间,求: (1)微粒带何种电荷、所带电荷量为多少? (2)要让微粒能从板间飞出,AB间所加电压应在什么范围内?,本题,主要是增加了第三问,很显然难度增加了,题目看上去也“新”了,(改编)质量m=0.1g的带电微粒以v0=1.2m/s的速度从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的中央飞入板间,如图所示

13、,已知板长L=0.08m,板间距离d=0.06m,当UAB=103V时,带电粒子恰好沿直线穿过板间 (1)微粒带何种电荷、所带电荷量为多少? (2)要让微粒能从O点飞出,AB间所加电压为多少? (3)粒子从O点飞出后进入xOy区域,已知xOy区域内有一个方向向右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1.25104N/C,求粒子经过y轴的位置坐标,本题,主要是增加了第三问,很显然难度增加了,题目看上去也“新”了,(原题1)让鸡蛋从高处落到地面而不被摔坏,直接撞击地面的速度最大不能超过1.5m/s如果没有保护,鸡蛋自由下落而不被摔坏的最大高度 m现有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个装置来保护鸡蛋,用A、B

14、两块较粗糙的夹板夹住鸡蛋,鸡蛋夹放的位置离装置下端的距离s=0.45m;A、B夹板与鸡蛋之间的摩擦力都为鸡蛋重力的5倍,现将该装置从距地面某一高处自由下落,装置碰地后速度为0,且保持竖直无反弹,不计装置与地面作用时间如果使用该装置保护,刚开始装置的下端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 m,(原题2)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75kg,沿倾角=37且足够长的斜坡向下运动,已知雪橇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k未知,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测得雪橇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中的曲线AD所示,图中AB是曲线在A点的切线,切线上一点B的坐标为(4, 15),CD是曲线AD的渐近线,g取10m/s2,试回答和求解: 雪橇在下滑

15、过程中,开始做什么运动,最后做什么运动? 当雪橇的速度为5m/s时,雪橇的加速度为多大? 雪橇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改编)如果没有保护,鸡蛋最多只能从0.05m的高度自由下落到地面而不被摔坏为了让鸡蛋从高处落到地面而不被摔坏,有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个装置来保护鸡蛋,用A、B两块较粗糙的夹板夹住鸡蛋,夹板与鸡蛋之间总的滑动摩擦力为鸡蛋重力的11倍,现将该装置连同鸡蛋从距地面一定高处落下,其在空中下落的vt图如图乙所示,假设装置着地即保持图示状态静止(不被弹起),g取10ms2 (1)要使鸡蛋不被摔坏,直接撞击地面的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2)已知实验中鸡蛋的重力为0.6N,若在某

16、次实验中装置下落5s后仍未着地,则在t=5s时,鸡蛋受到总的阻力为多少? (3)如果使用该装置保护,鸡蛋夹放的位置离装置下端的距离至少为多大时,理论上可保证鸡蛋无论从多高处下落而永远是安全的?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本题修改主要用了组合的思想,遗憾的是,据反馈似乎学生看不懂本题,看来本题在描述上有点问题,这也是在编制试卷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原题)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用长为2L的绝缘轻杆连接两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A和B,A球的电荷量为2q,B球的电荷量为3q,组成一静止的带电系统。虚线NQ与MP平行且相距3L,开始时MP恰为杆的中垂线。视小球为质点,不计轻杆的质量,现在在虚线MP、NQ间加上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求: (1)B球刚进入电场时带电系统的速度大小; (2)B球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以及从开始到最大位移处时B球电势能的变化量; (3)带电系统运动的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