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浓度仪实验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63691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精浓度仪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酒精浓度仪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酒精浓度仪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酒精浓度仪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酒精浓度仪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酒精浓度仪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精浓度仪实验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酒精浓度仪实验报告单片机实验报告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一、实验目的-3二、设计要求-3三、设计方案-31、整体设计-32、A/D转换电路-43、单片机系统-64、显示电路-65、报警电路-7三、软件流程图-81、主程序流程图-82、数据采集子程序流程图-93、显示子程序流程图-94、报警子程序流程图-10四、软件程序-10五、心得体会-12一、实验目的1、掌握传感器的使用方法2、掌握A/D转换的基本原理3、掌握单片机扩展外围芯片的方法,包括键盘电路,显示电

2、路二、设计要求1、能够检测酒精浓度,能够显示浓度值;2、当呼出气体的酒精浓度超标时,蜂鸣器发出报警声,同时发光二极管闪烁;3、有启动检测开关三、设计方案1、整体设计酒驾检测仪采用最小系统板实现,通过数模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至单片机,即将R101两端的电压通过ADC809转换成数字量,单片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处理,通过算法将分析处理的数据转换成浓度,将结果显示在数码管。在程序中设置阀值,若检测出的浓度大于阀值,则单片机控制控制蜂鸣器和小灯发出声光报警。其硬件系统框图如下图。注:此处酒精传感器使用电位器R101代替。2、A/D转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的功能是将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3、是架起模拟系统跟数字系统之间的桥梁。对于本实验而言,就是快速、高精度地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编码,将其转换成单片机能够处理的数字量,它是本实验的关键部分。模数转换采用ADC0809,由8路模拟开关、地址锁存与译码器、比较器、8位开关树形A/D转换器、逐次逼近寄存器、定时和控制逻辑电路组成。引脚图如下所示。23-26脚是模拟通道地址,分别对应IN0-IN7。12、16脚是参考电压端。10脚是时钟输入端。22脚是地址锁存允许信号。6脚启动转换信号。7脚是转换结束信号。9脚是输出允许信号。本实验使用通道IN0,将R101两端的电压作为模拟信号。电路接通后,在ALE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通道号写入地址锁存

4、器,当ALE变低时,通道号被锁存。通道号经译码后选中对应通道,将该路模拟量接入转换单元。启动转换信号START的上升沿使内部寄存器清零,下降沿开始A/D转换。转换期间,START应保持低电平。在A/D转换期间,转换结束信号EOC为低电平,当EOC变为高电平时表明转换结束。A/D转换结束后,如果输出允许端OE为1,则转换结果从D0-D7送出。白酒和葡萄酒酿造与酒评实验报告一、目的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在酿造米酒、小曲白酒和与白酒品评的不同环节中,开展一项或多项既有探索性、又有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实验设计。1、实验项目:米酒酿造。2、实验项目:小曲白酒酿造。3、实验项目:新型白酒勾兑。4、实验项目

5、:白酒品评。5、实验项目:葡萄酒酿造。6、实验项目:白兰地酿造。7、实验项目:葡萄酒品尝与酒评。8、实验项目:白酒香型分类根据白酒样品将样品注入洁净、干燥的品酒杯中,先轻轻摇动酒杯,然后用鼻进行闻嗅,记录其香气特征,分类其酒香型。二、原理与方案1、米酒酿造原理糯米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在根霉菌淀粉酶的作用下,先转化为麦芽糖,再转化为葡萄糖。受到酒曲里酒化酶的作用部分葡萄糖变为酒精。其味甘甜柔顺,所以称为甜酒。2.小曲白酒酿造原理用谷物、薯类或糖分等为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制成的酒精浓度大于20%(vv)的一种蒸馏酒。小曲白酒的生产分为固态发酵法和半固态发酵法两种,半固态发酵法又分为先

6、培菌糖化后发酵和边糖化边发酵两种典型的传统工艺。广东主要的方法是先培菌糖化后发酵工艺。此工艺特点是采用药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前期固态培菌糖化,后期半固态发酵,再经蒸馏、陈酿和勾兑而成。3、新型白酒勾兑新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原理,以固态法白酒生产的增香调味物、食品添加剂或其它增香方法进行调香,得到含一定酒精份,口味适中的新型白酒。根据基酒及各种调酒的体验,添加各种调味液,酒用香精勾兑成优质新型白酒。这种酒也曾经提议是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4、白酒品评白酒是一种味觉品,它的色、香、味、格的形成不仅决定于各种理化成分的数量,还决定于各种成分之间的协

7、调平衡、微量成分衬托等关系,而人们对白酒的感官检验,正是对白酒的色、香、味、格的综合性反映。这种反映是很复杂的,仅靠对理化成分的分析不可能全面地、准确地反映白酒的色、香、味、格的特点。因此,对白酒品质的鉴定,更多地是依靠感觉器官的尝评方法来弥补其不足。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任何精密仪器都代替不了人的味觉和嗅觉,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白酒类微量香味成分对1/10万g含量的物质是可测定出来的,但超过这个极限则无法检测。而人的感官对1100万g的含量的微量成分却能感觉出来,尤其有的感觉指标是不能用数据表示的。因此虽然现代的科学仪器能把白酒的微量成分分析出来,但是仍然不能准确地测定白酒内在质量,只能作为一

8、种辅助的手段。5、葡萄酒酿造。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前者以带皮的红葡萄为原料酿制而成;后者以不含色素的葡萄汁为原料酿制而成。6、白兰地酿造白兰地是以水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成的酒。通常所称的白兰地专指以葡萄为原料,通过发酵后再蒸馏制成的酒。而以其他水果为原料,通过同样的方法制成的酒,常在白兰地酒前面加上水果原料的名称以区别其种类。7、葡萄酒品尝与酒评。依靠人的视觉、嗅觉、味觉;依靠人的视觉、嗅觉及味觉反应过程;依靠人的感观分析及总体辨别的过程。8、白酒香型分类依靠人的视觉、嗅觉、味觉;依靠人的视觉、嗅觉及味觉反应过程;依靠人的感观分析

9、及总体辨别白酒五种香型分类。三、步骤米酒酿造2.米酒酿造原料白糯米、大米,自来水等。3.试验器材手持糖度计。浸米罐;手提高压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培养箱;数字式酸度计;台称;酒精测量计;发酵罐;白酒蒸馏器;电炉;保鲜纸;温度表等。米酒酿造洗米:将米淘洗干净。煮饭:将米置于微波炉煮。中间加淋饭水1次。黑糯米加淋饭水3次。用冷开水将蒸熟后的糯米摊开冲洗降温至温热使米粒之间不粘连为好。将温热的米饭撒曲拌匀装入容器中抹平,容器中间搭窝留一圆孔,容器封口,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2436小时有酒香味即熟。测定糖度。品尝小曲白酒酿造1、小曲白酒酿造工艺流程大米淘洗浸泡沥干蒸粮摊饭拌曲落埕培菌糖化投水发酵蒸馏白酒传

10、统酒曲亲糖化酶+活性干酵母2、工艺操作称米、洗米按试验要求称米,除杂,洗净。蒸粮用微波盒按料水比1加入开水,不加盖置于微波炉中煮25分钟;取出,再按料水比1加入开水,加盖置于微波炉中再煮25分钟。注意不能煮烂饭,烂饭会使曲料无法拌匀,致使根霉及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受到抑制,同时由于高温细菌大量繁殖、产酸过多而会造成出酒率低;此外,在饭料下层,烂饭因过于紧密、不疏松使根霉及酵母缺氧而难以繁殖,某些厌氧菌则大量繁殖而产生异杂气味。摊饭、拌曲把蒸熟的米饭从高压锅里取出,打散摊凉至室温后,将已设定并称量好的酒曲均匀撒于饭面上面,为防止出现结块的饭团,应进行反复多次搅拌。饭料入罐、培菌和糖化发酵罐需先洗刷

11、干净并用沸水泡洗,用时再用沸水泡缸一次,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把已拌匀好的饭料装进陶瓷罐内,饭厚15cm,罐中央挖一空洞,以利于足够的空气进入饭料,进行培菌和糖化。待品温下降至设计温度时,盖上盖子,并根据气温状况,做好保温或降温工作。培菌糖化时间最好为24h,最高品温以38为最好,不能超过42。若品温过高,要采取降温措施。培菌糖化成熟后可见酒窝中有35厘米的酒酿时就可以进入投水发酵阶段。测定糖度。以手持糖度计测定酒酿上清液含糖量。手持糖度计是一种通过测量水溶液的折射率来测量其浓度的仪器。所有水溶液都能使光的方向发生偏折。光的偏折可以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成正比增加。投水、发酵在培菌糖化进行24h之后,

12、即可投水进行发酵。经培菌糖化成熟的醅,应根据设计加入设定好的水投水发酵。同时加入糖化酶、活性干酵母,原粮水比按1。加水拌匀,保持室温,并注意发酵温度的调节。此后,醅液便进入后发酵期,经过7d,闻之有扑鼻芳香,尝之甘苦不甜,或微带酸味涩味,即表明酒醪发酵已经结束,可进行蒸馏了。蒸馏利用蒸馏器采用直接加热蒸馏取酒,流酒温度3840。将待蒸的酒醅倒于自制的蒸馏锅中,每个蒸馏锅装酒醅不超过锅身高度过45。盖好锅盖连接硅胶管到冷却器上,开始蒸馏。蒸馏过程中,注意掌控好火力,小火蒸酒头,中火取酒身,大火追酒尾。酒头含甲醇、乙醛量高。由于甲醇、杂醇油是酒精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微量成分,故国家质检部门规定,其含量不能超过国家标准。蒸馏开始时,要用玻璃容器接酒头液约%);酒尾收集后集中存放,勿弃。测定酒精度。酒是陈的香,刚蒸出的新酒只能算是半成品,具有较强的辛辣味和冲味,故需肉埕陈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