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技术习实报告(共10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57898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5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林技术习实报告(共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造林技术习实报告(共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造林技术习实报告(共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造林技术习实报告(共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造林技术习实报告(共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造林技术习实报告(共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林技术习实报告(共10篇)(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造林技术习实报告(共10篇)造林学实习报告一实习概述目的意义:造林学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教学实习了解生产实践,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学会造林调查方法,掌握生产基本技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造林设计提供依据,为专业知识打下基础.在实习的过程中,不仅应用本课程的理论与技术如何在实践中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同时还需要应用生态学,气象学,土壤学和树木学等专业基础课的知识,也涉及到与本课程相关的林业生态工程学,经济林栽培学,草地建设工程学,种苗学等专业课程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

2、业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习,掌握不同地区的立地条件特点(如:石质山地、黄土丘陵、平原、草原、沙地),找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并能正确划分立地类型,掌握不同地区造林知识.造林学实习的特点;掌握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技术特点,掌握农林复合经营的模式和技术,了解经济林栽培技术,了解小流域治理的的措施,了解农田防护林的设计和造林技术,了解母树林的建立与经营,了解人工种草技术,了解天然林草场的类型及经营管理,同时了解我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的建设情况实习时间和地点月日东线:古路板林场、榆林镇镇北月日南线:土左旗沙尔沁林场、盛乐南部、丈房沟小流域

3、治理区、卧牛山小流域治理区月日北线:武川南部、北部、四子王旗境内月日西线:土左旗、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库布其沙漠的源头地响沙湾实习方式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点即采点实习,下车对该点立地条件等分析评价,面即是对沿线的立地,树种模式等的观察有整体的观念,对不同地点生态条件及环境的连续性变化有一个认识,通过过渡带的特征更好地理解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技术的不同调查方法立地条件调查:a.石质山地立地条件调查:采用线路调查法选择有代表性的线路分别不同立地条件设点调查,立地条件调查包括海拔、坡向、坡位、坡度、土壤母质、土层后度、石质含量、并在各样点测定油松年龄优势木高度,即测定株取其平均数,做为评价立地

4、条件质量的指标b.黄土丘陵区立地条件调查:采用典型设点调查,分别不同坡向,坡位设点调查,测定树木生长状况,调查内容基本与石质山地相同c.草原地区立地条件调查:选设个典型样点,挖土壤剖面,调查土壤质地,肥力状况,土层厚度,钙积层埋葬深度,厚度,紧实度,并调查其上生长的树种种类年龄,树高,胸经,根系分布深度d.平原地区立地条件调查:分别设点调查土壤质地剖面结构,并调查样地内的油松生长状况调查农田边上,水渠两侧的杨树生长状况不同地区造林技术调查a.林种:不同地区人工造林的林种b.造林树种:分别不同地区调查造林树种的种类,适生立地条件生长状况c.造林密度:调查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株行距,配置方式选择不

5、同密度的人工林,调查其胸经,树高生长状况以及树干的圆满通直程度,天然整枝状况,以便了解密度的作用规律d.人工林组成:调查各地区人工林组成,混交类型,混交方法e.整地:调查整地的方法,以及走向、长、宽、深、间距、特点和应用条件f.造林:调查造林方法,苗木年龄,栽植方法,造林季节,栽植技术等.g.幼林管护:内容包括松土处草,灌水施肥,修枝平茬,封育措施等主要树种造林技术调查调查油松、樟子松、落叶松、山杏、杨树、沙棘、柠条、沙柳等造林树种在不同地区,不同立地条件生长状况,从而了解树种的生物特性,适应的立地条件,调查这些树的造林技术此项调查与以上两项调查结合进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与技术调查实习点主要有林

6、草间作,果草间作类型,要调查其树种,草种成作物种,应用的立地条件和造林地种类配置方式,种植技术,经营利用等选择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调查母树林的建立与经营调查了解母树林的地点选择、整地、密度、经营管理等技术小流域技术措施调查调查了解黄土丘陵小流域治理中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的应用,生物措施就是种树种草;工程措施有坡面整水平沟成鱼鳞坑,沟头挖防护坑,沟道修谷坊成瘀地坝等;农艺措施主要是在坡耕地修坡式梯田成水平梯田,实际中三种措施结合进来综合治理,采用线路法调查了解农田防护林设计与造林技术调查在平原区调查了解农田防护林主副林带间距,宽度,行数走向等设计指标以及结构,林渠路配置,栽植树种,苗木规格,栽植

7、密度,整地方法,抚育管护等措施,采用典型调查法了解经济林栽培技术调查调查了解营造经济林的立地选择,树种成品种栽植密度,整地方法,中耕,灌水,施肥,整形修剪,间作等经营管理措施人工种草技术调查调查了解人工草地的类型,立地的选择,牧草种类,草种组成播种方式方法,经营利用等情况天然草地调查了解天然草地的类型植物组成,经营利用腿话等情况采用线路与典型设点相结合的方法了解二实习内容和实习总结石质山地类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立地条件划分的目的:为造林设计提供依据,做到适地适树立地条件划分的依据:主要依据主导地形和土壤因子,以植被做参考主要立地因子的分析: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不断上升,湿度下降,土壤肥力下降,;阴

8、坡比阳坡更加湿润,土壤肥力更好,植被盖度大,阴坡多是乔木,而阳坡多是喜光性的杂草,土层厚度也是阴坡大与阳坡,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土壤肥力增加,湿度增加,且海拔越高土层厚度越薄立地质量评价:a.评价方法:采用的是平均截距法,即胸高以上5年生长量。在每个样点取3株优势木,测胸高以上5年生长量后取平均数。b.个立地类型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的对地形,环境因子,土壤等进行综合评价,以植被做参考。阳坡薄层土:阳坡光强,干旱,土层薄,植被主要是茅草和艾蒿,白里香和马鞭草,优势造林树种是油松,主要分布在坡的中上部,土层厚度cm,石质含量40%,树种是做为水源涵养林。.高海拔阳坡中厚土:光照强

9、,比较干旱,土层厚度在30-50之间,优势树种是油松,但生长不是很好在,地面上的草木主要是艾蒿和马鞭草,作为水源涵养林经营。.阳坡厚层土:光照强,空气湿度较小,土层厚度1m,主要优势树种是油松,并且作为母树林经营,林内的病虫害防治和防火做工作做的比较好,指示植物主要有针茅,白里香,马鞭草耐旱性的草本,树木和草本生长优势都比较好.阴坡薄层土:光照不是很强烈,空气湿度明显比阳坡湿润,油松是做为主要的造林优势树种,地表草本主要以苔草为主,但由于土层较薄,土壤肥力不是很充足,故油松等出现了提早结实的现象,且树高生长也不好.阴坡中层土:空气湿度更大了,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土壤肥力增加.油松生长的较好,胸

10、高以上五年的平均截距达测.M地表覆盖的凋落物增多草本植物主要是苔草油松在此是做为水源涵养林.阴坡厚层土:空气湿度大,土层深厚,石质含量更少了油松生长量好胸高以上五年的生长置在.米之间做为水涵养林经营的.沟底厚层土:沟底水分光照等条件充足土层深厚,土层肥力充足,油松的生长非常好胸高以5年生长量在米之间。做为母树林经营。且病虫害防治和防火工作做的很好。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和结果1.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是按主导因子的分级进行立地类型花粉。石质山地的主导因子有坡向、坡位、土层厚度、它们的分别划分为以下几级。坡向:阴坡和阳坡坡位:上部,中坡和下坡土层厚度:薄层土、中厚层土、厚层土将以上的主导因子分级后再组合

11、。分级的结果如下表:古路板林场立地类型划分表。附表:古路板林场立地类型划分表。.山地、黄土丘陵、草原、沙地、平原区造林技术山地:土层厚度薄,石质含量站的比例较大。达到以上,土壤水分含量底。地形陡峭不一。有此地方地形较缓,造林树种主要是油松或油松与山杏混合种植。具体下表。黄土丘陵:土层深度,但土壤易形成山体滑坡或看形成侵蚀沟,土壤干旱,不利于树种生长,成树木生长不良,具体、方法、造林树种等见表。草原:因没有阻挡物,故草原上的风很大,易形成沙尘或沙尘暴,在月份,是草原的旱季,故气候干旱,故草本等生长势很不好具体内容见下表。沙地:土层厚度,土层下是岩,风化严重、干旱易由沙地变成沙漠。治理困难,具体内

12、容见表平原区:土层深厚,土壤主要是冲击土,土壤肥力高,水源充分,利于作物生长,具体造林内容见表表格.油松、樟子松、落叶松、山杏、杨树、沙棘、柠条、沙柳、杨柴等树种造林技术。(1)油松:喜光,喜温凉气候,能耐的低温,不适合于高温气候较耐干旱,对土壤适应性广,较耐瘠薄,不耐水涝,中性土,酸性土,钙质土壤均能生长。生长快,年生开始开花结实;寿命长、种子繁殖,当条件不利时会提早开花结实,表现了对不良条件的适应。在古路板林场、榆林镇镇北等石质山地地区,阴坡生长好,随着海拔的升高,油松的年生长量逐渐变小且提高开花结实,可以与山杏以.*的密度造林,以用公状方式整地,用植苗的方法进行,并采取修枝、灌溉、病虫害

13、防治的抚育措施。(2)樟子松:喜光、耐寒、能耐-低温、耐寒、沙地、石砾地均可生长,不耐盐碱,10年后勤部生长加快,80年后经生长减缓寿命可达250森林培育学造林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造林学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教学实习了解生产实践,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学会造林调查方法,掌握生产基本技术与造林技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造林设计提供依据,为专业知识打下基础.通过实习,掌握不同地区的立地条件特点,找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并能正确划分立地类型,掌握不同地区造林知识二实习时间和地点6月17日,学校后山的荒地上三实习工具及材料铲子,锄头,罗盘仪,云南松幼苗,椿幼苗,复合肥。四实习内容8

14、个人为一组,带实习工具,在学校后天划地进行造林。五实习方法与步骤1.测造林地的地理位置。用罗盘仪测量造林地的坡位与坡向。2.丈量造林的面积。测量出66的造林地3.进行整地。以整3m,留3m的原则,进行整地工作。我们以造林地左边的3m空出,以右边3m进行造林。4.挖坑。在右边3m的造林地内,一共挖8个坑,排成2列,一列4个。具体操作即:挖直径为40cm左右,深度为40cm的坑。一排挖2个,2个间距1m。沿坡向一列挖直径为40cm左右,深度为40cm的4个坑,上下坑之间间距1m。5.加入肥料向每个坑中都加入小许复合肥,然后填土,把复合肥压在坑下。6.种苗把云南松或椿幼苗栽入坑中,然后填土。在填土时要求土壤紧实,防止苗木猝倒。苗基部尽量与地面齐平,以防苗被水淹。六实习感受与体会通过实习,我们不仅讲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了造林的相关知识及专业技能,在思想上也对林业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我们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新的感受,学林是一件很幸苦的感受,我们要学会克服困难,用拓荒者的精神,把荒地变为林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组员:罗玉转唐文静吴慧黄晓琼王娇朱思颖刘明航农世新林业局实习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对造林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