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34124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姜堰二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检测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6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题3分,共27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的是( )魏晋时期的嵇康,算不上 人物,政坛上未闻其异响,沙场上未见其 ,但晋书三国志中有其传记,隋书唐书宋史等史籍中均有其文集,并被录入四库全书。嵇康所以闻名,在于他被后世誉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竹林七贤这一名头具有划时代的文化符号意义,把魏晋名士的人格魅力渲染得 。A. 翻云覆雨 壮行 淋漓尽致 B. 叱咤风云 壮行 栩栩如生C. 翻云覆雨 壮举 栩栩如生 D. 叱咤风云 壮举 淋漓尽致2.下列各句中没

2、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B. 女排世锦赛首轮比赛中主攻手朱婷多次扮演起接应的角色。郎平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主要原因是在未雨绸缪,为接下来小组赛对阵意大利而早做准备。C. 近日,美国宣布对台军售。这次对台军售总额3.3亿美元,外界普遍认为规模和数量并不是很大,主要是本着以一些军机的零部件为主。D. 此次中美经贸摩擦,是美国单方面挑起,一手制造的。对于美国挑起经贸摩擦,要深刻认识其原因,予以妥善应对。3.下列各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B.意有所及,梦亦同趣C.漫江碧透,

3、百舸争流D.或师焉,或否焉4.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国庆期间,好朋友给我寄来了贺卡,我只好笑纳了。B.近年来崔老师研究唐诗,完成了拙作一本,我也仔细地拜读了一遍。C.今日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光临,请开怀畅饮。D.你的犬子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小狗,呆萌可爱。5.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说到悲切,当下最令人忧心的依然是读书习尚的缺失和读什么书的问题。 ; 。 。 。 然而,起决定作用的永远是主观因素 但应考、恋爱及各种难违之约、难却之情也纷至沓来,每每令其应接不暇 童年的味蕾、童年的习惯已经形成,倘使荒废精力、远离书本,那么肯定只有“少壮

4、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青少年固然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正是读书的好时候 A. B. C. D. 6.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峥嵘岁月稠:多 B.君子生非异也:同“性”,性格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晓 D.到则披草而坐:穿戴蓑衣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皆相同的一组是( )A.日与其徒上高山/其高下之势B.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故为之文以记C.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师不必贤于弟子D.人非生而知之者/爱其子,择师而教之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用心躁也(荀子劝学)B.古之学者必有师(韩愈师说)C.余嘉其能行古道(韩愈师说)D.居是州,

5、恒惴栗(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9. 下列各项中对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定语后置句)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句)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省略句)二、文言文阅读(共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3题。窦婴字王孙,孝文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也。喜宾客。孝文时为吴相,病免。孝景即位,为詹事。帝弟梁孝王,母窦太后爱之。孝王朝,因燕昆弟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此憎婴。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

6、。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无如婴贤,召入见,固让谢,称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言爰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为魏其侯。游士宾客争归之。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列侯莫敢与亢礼。四年,立栗太子,以婴为傅。七年,栗太子废,婴争弗能得,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下数月,诸窦宾客辩士说,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婴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争不能拔,又不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只加怼自明,扬主之过。有如两宫

7、奭将军,则妻子无类矣。”婴然之,乃起,朝请如故。桃侯免相,窦太后数言魏其。景帝曰:“太后岂以臣有爱相魏其者?魏其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遂不用,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节选汉书 窦田灌韩传)10.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召入见,固让谢 谢:推辞B. 诸窦宾客辩士说 说:劝说C. 则妻子无类矣 妻子:男子的配偶D. 窦太后数言魏其 数:多次11.下列各项对文中第二小节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B. 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C. 是时上/未立太子/酒

8、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D. 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从兄:指的是父亲亲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即伯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父亲的侄子(即兄子/弟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自己的堂兄(也称为堂哥)(即从父兄)。B. 宾客:汉代时投靠在贵族、官僚、豪强门下的一种非同宗的依附者。也称门客。C.窦太后因为窦婴嫌弃自己的官职小所以就憎恨窦婴,最后,即使每逢节日,也不肯他入宫朝见。D.窦婴担任大将军之后,不仅向皇帝举荐了退职在家的贤士,还把朝廷赏赐给它的金子让他的手下拿去使用。 13.把下

9、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3分)(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4分)三、古诗词鉴赏(9分)阅读下面这首,然后回答14-16题。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相见欢”是词牌名,“金陵城上西楼”则是这首词的题目。一般来讲,一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是一定会有词牌。B. “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采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C.“簪

10、缨”, 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用来比喻贵族和士大夫。D.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自己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进而作者要请悲风吹泪到扬州去。15.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2分)16.概括本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四、默写(8分)17.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每空1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 。(荀子劝学)(2) ,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3)蟹六跪而二鳌,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4)师者, 。(韩愈师说)(5)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6)巫医

11、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7)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8)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回答18-21题。秋祭刘建超 (1)“小贱妃”是红酒小说里的人物,红酒写小说,故事都以相思镇为背景。 (2)当年,相思古镇有个唱青衣的女演员,演皇妃爱由着自己的性子,她忘了自已是身穿日月龙凤衫的金枝玉叶,只要一出场,手端玉带侧身站定,就冲观众抛媚眼儿,师姐给她起了个绰号“小贱妃”。“小贱妃”的戏非常出彩,深得观众喜爱。县里的一个头头儿想非礼“小贱妃”,岂料“小贱妃”戏里戏外是两样人,义正词严地拒绝了他,全没了往日的妖媚。 (3

12、)我赞叹红酒笔下的人物形象,很想见识一下“小贱妃”的原型。红酒认为我的想法很可笑,那“小贱妃”是她把舅舅讲的故事加工后虚拟出来的人物,怎么能去现实中对号入座。 (4)我和朋友相约去相思古镇寻访一座明末清初的古戏楼。时至晚秋,天已渐凉,道旁的白杨树在秋风中哆嗦着,枯黄的落叶萧瑟地飘零着。垂暮泛黄的野草却显得精神饱满,摇曳着坚韧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凄凉着。 (5)古戏楼孤零零地坐落在村口,看上去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沧桑。戏楼是两层土木结构硬山式建筑,下面的一层据说是演员起居和放置道具的场所,二层就是演出用的戏台了。台子上的楼板已经破裂,围栏也变得腐朽不堪,两根柱子上有楹联一副,字迹依旧遒劲飘逸,“是

13、虚是实当须着眼好排场,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结局”。 (6)村里人见有陌生的面孔来访,便三三两两地聚过来,好像也是第一次看到古戏楼,与我们一起转悠着看。 (7)这里唱过大戏吗?我觉得这不过是民间艺人杂耍的地方。唱过!全本的穆桂英挂帅、西厢记、铡关案都唱过,你们不知道,听老人说原先这戏楼子对面是东大庙和昭帝寺,再往前两里地就是清代的商铺一条街,繁华得很。每逢大集这儿都唱大戏,一唱就是七八天。热闹着哩。 (8)噢,那你们听没听说过,当年剧团里有个绰号叫“小贱妃”的在这里唱过戏? (9)村民摇摇头,这是明清的戏楼,几十年前被当做学校,后来成了危房,学校早搬走了。 (10)我走到二层的戏台前,凭栏眺望,想

14、象着当年的繁华场景,怂恿我的朋友唱了一段梅妃:下亭来只觉得清香阵阵,整衣儿我这厢慢节徐行 (11)朋友喜欢戏曲,上大学时曾修过此类课程,程派的韵味还是有的,我叫了声好。 (12)村民都是在豫剧、曲剧窝里泡大的,对京剧没有多少概念。唯独一个背着柴草的老婆婆似乎听得很专注,还轻轻地点着头合着节拍。 (13)婆婆,一看就知道您懂戏啊,我这位朋友唱得怎么样? (14)婆婆说,程派唱得还中,就是神态不像。 (15)哈,真遇到行家了。婆婆,您给指点指点。 (16)婆婆环顾四周,犹豫着。 (17)婆婆,我们从城里来,专门来寻访古戏楼。看这戏楼子多年没有琴鼓声了,它寂寞着哪。我看您老懂戏,也来一段吧,也不枉这戏楼子在咱村口矗立了几百年。婆婆被我说动了心,放下柴草,掸掸褂子上的浮尘,伸手捋了捋头发,蹒跚着走上戏楼。就在她往台中央一站的那个瞬间,我们都惊呆了,只见她全没了刚才的不安和拘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