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340407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乾安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题第卷(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回答13题: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2.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3.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

2、病。预计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有资料表明,伴随水资源危机而出现的“环境难民”在1998年达到2500万人,第一次超过“战争难民”的人数。据预测,在2025年之前,由水荒导致的难民多达l亿人。根据上述材料,回答45题:4.世界性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不合理地开垦荒地 B.酸雨和臭氧层的破坏C.气候变化 D.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5.在目前状况下,缓解水资源紧张的主要方法是()A.减少浪费和污染 B.加强海水淡化C.发展生态农业 D.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

3、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67题:6.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D.尽量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物品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自己有绿色消费习惯,家庭其他成员有没有与自己无关B.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事情,学生不起作用C.只要省钱,商品带不带“绿色标志”不用管D.我们要积极参加社区环境保护活动8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是A个人和团体 B国家和政府 C环发大会 D企业和事业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此完成910题。9在大城市提倡营建“

4、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10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严重的是A落叶阔叶树林 B常绿针叶树林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水已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图为世界主要城市用水价格比较,据图完成1112题。112001年我国北京等许多城市都提高了用水价格,其主要目的是A促进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C国家税收 D增加地方财政收入126个城市中,径流量比较稳定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13我

5、国南方多重酸雨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B地形有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C雨水丰沛且降水强度大 D纬度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强14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土壤酸化,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土壤肥力B我国的酸雨主要碳酸型酸雨C酸雨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并危害人体健康D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的排放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应该是全面的,但要把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做到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促进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据此回答1516题: 15.西北干旱地区目前开发的主要水源是 ( ) A冰川融水 B河流水

6、C湖泊水 D深层地下水 16.引起西部地区沙漠化进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是 A西部地区的耕作与放牧的粗放 B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C西部地区易发生虫害和鼠害 D西部地区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17.区域是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18.区域具备的特征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明确的边界明确的区域特征 一定的政治地位A. B. C. D.19.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及原因为()A.农业发达,粮食生产自给有余B.对外开放,发展出口加工工业C.位置优越,港口优良,交通便利D.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出口初级产品,

7、发展对外贸易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国土面积狭小,根据所学分析20题。20.新加坡的水资源非常匮乏的原因是()A.地处赤道附近,蒸发很强B.工业发达,废水污染很严重C.国土面积狭小,无大河D.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21.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22.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的系统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电子通信系统23.传

8、感器的主要作用是( )A只接收地面物体的发射光谱 B只记录接收地面物体辐射光谱C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 D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24.遥感技术可应用的领域有 人口普查 森林普查农作物病虫害监测 交通定位导航A. B. C. D.由于长期以来,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锐,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据此回答2526题25.在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有差异,下列地区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A.“三北地区”荒漠化 B.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C.河流下游与近海水污染 D.京津唐工业区重酸雨区26.要对云贵高原石漠化土地蔓延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GIS)

9、B.全球定位系统(GPS)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人工科学考察27.通过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A.经度、距离、海拔 B. 经度、相对高度、海拔C.经度、纬度、海拔 D.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28.对西部一些地区进行科考时,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其优点主要是A.能为科学家提供准确、精密的三维坐标B.对陆地、天空和地下可以提供直接拍摄的图片C.服务过程有定时性、间断性特点D.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随时读取各种信息资料29.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 B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C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在很大程度上

10、取决于沙质土壤 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 30.下列有关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B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是防治荒漠化的核心 C20世纪50年代以来,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是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化问题严重的原因 D近年来,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绿洲总体环境趋于转好 第I卷(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读北纬30附近的两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甲图中河流为 ,注入 。A处所在的国家是 (2)甲图中A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乙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3)图中城市A ,B ,C ,

11、D 。(4)甲处附近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 ,图乙中湖泊是 附近的运河是 32.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变化的规律是_,该区典型的自然特征是 (2)A处的天然植被_,B处的天然植被是_,C处的天然植被是_。(3)该地区植被的分布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_ 的地带性规律,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_条件决定的。该区以 山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地形是 ,西部地形以 为主,同时该山也是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也是 和 两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分界线(4)合理开发利用B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_。33读“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自 向 流,判断根据为 。(2)该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 。(3)西北地区沙漠面积广布,宁夏沙坡头为了防止腾格里沙漠对 铁路的侵袭,在沿线流动沙丘上利用麦草、 、芦苇等材料扎设 状的沙障。这种沙障一方面可以 另一方面能够 。乾安七中高二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BCCDAADBBDABACA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A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