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镇静催眠抗癫痫009幻灯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3307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5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麻镇静催眠抗癫痫009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全麻镇静催眠抗癫痫009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全麻镇静催眠抗癫痫009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全麻镇静催眠抗癫痫009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全麻镇静催眠抗癫痫009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麻镇静催眠抗癫痫009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麻镇静催眠抗癫痫009幻灯片(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1/15,1,第三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理 The Pharmacology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一、概述 二、全身麻醉药 三、镇静催眠药,药学院生物药学系 裘 军,2018/11/15,2,11/15/2018,2,概 述 CNS通过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与受体的作用而发挥信息传递和调节作用。 作用于CNS的药物通过影响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或其受体发挥药理作用。,2018/11/15,3,一、神经原释放的化学物质 1.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2. 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 可调节神经递质的效应(放

2、大或衰减),使神经功能处于最佳状态。 如:脑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使传递痛觉的神经递质释放减少,发挥痛觉感受降低的作用。,由神经原合成并释放,在神经元间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 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定受体,引起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效应。,2018/11/15,4,二、与药物作用关系密切的中枢部位 1、大脑皮层: 主宰感觉、运动、思维、理智、记忆、语言等神经活动。 2、边缘系统:包括海马、杏仁核、隔区、穹隆等部位,与情感、嗅觉分析等有关 3、基底神经节:包括纹状体(尾核、壳核、黑质)调节运动功能。 4、下丘脑:,内脏活动和内分泌的调节中枢。与体温调节、脑垂体前叶和后叶的分泌功能有关。,2018/11

3、/15,5,11/15/2018,5,三. 几种重要的中枢神经递质 Ach:M-R 与学习、记忆和警觉活动有关。 NA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5HT):与精神、情绪反应、觉醒、睡眠活动有关。 多巴胺(dopamine):与精神、情感、内分泌、锥体外系的功能有关。 四条通路:黑质纹状体 中脑边缘脑 中脑皮质 结节漏斗,2018/11/15,6,GABA(gamma-amino butyric acid): 中枢抑制性递质,有3种受体亚型。 GABAA受体与Cl通道偶联,与抑郁、焦虑等调节有关 谷氨酸(Glutamate): 中枢兴奋性神经递质。 重要受体:N甲基天门冬

4、氨酸(NMDA)受体 与学习、记忆、痛觉传导关系密切。 内阿片肽(脑啡肽):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有受体亚型。 与痛觉调节、精神情绪、呼吸、胃肠活动等有关。,2018/11/15,7,11/15/2018,7,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全身麻醉药 镇静催眠药 抗癫痫药 抗精神病药 抗惊厥药 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2018/11/15,8,11/15/2018,第十一章 全身麻醉药 Genaral aneasthetics 定义,全麻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抑制,引起意识、感觉、痛觉消失及多种反射活动减弱或消失的药物。 一、根据给药途径分类 吸入性麻醉药经呼吸道吸收和排泄 异氟烷、恩氟烷

5、、七氟烷、氧化亚氮 静脉麻醉药iV硫喷妥、氯胺酮、丙泊酚等。,2018/11/15,9,11/15/2018,9,1. 吸入性麻醉药(inhalation aneasthetics) 药物 肺泡 血液 脑组织 肌肉和脂肪组织 2.静脉麻醉药(intravenous aneasthetics) 硫喷妥钠、氯胺酮、丙泊酚、依托咪酯。 3.理想全麻药的要求: 痛觉消失、对机体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消失 起效快、恢复快、不良反应少 有良好的肌肉松弛作用。 采用复合麻醉,2018/11/15,10,11/15/2018,10,二、 吸入性麻醉药 1. 作用机制: (1)药物溶于神经细胞膜脂质中,使脂质层的离

6、子通道等蛋白质分子发生构像变化,从而抑制细胞膜去极化,阻断神经细胞的突触传递,产生麻醉作用。 (2)影响神经递质受体发挥作用 阻断谷氨酸的NMDA ( Nmethyl-D-aspartate)受体,抑制谷氨酸释放。,2018/11/15,11,11/15/2018,11,2、麻醉分期 (1)镇痛期 麻醉开始意识消失,各种反射存在。 (2)兴奋期: 呼吸不规则、呕吐、血压不稳定、心率加快、瞳孔扩大 (1)和(2)合称为诱导期。 (3)外科麻醉期:各种反射消失、呼吸血压平稳 延脑麻醉,3. 与药物作用有关的物理参数 1、血/气分布系数 2、脑/血分布系数 3、最小肺泡浓度(MAC),2018/11

7、/15,12,11/15/2018,12,(1)血/气分布系数: 药物在血液中溶解度大小。 该值大,进入脑组织慢,诱导期长,恢复期长。 乙醚12.1 氧化亚氮0.47、地氟烷0.42(可作诱导麻醉) (2)脑/血分布系数: 该值大,药物脂溶性高,麻醉效能高,诱导期短。 异氟烷 2.6 氧化亚氮 1.06 (3)最小肺泡浓度(MAC): 使50病人痛觉消失的肺泡气中药物浓度。,表示药物的作用强度。该值小,麻醉作用强。,2018/11/15,13,11/15/2018,13,4. 常用的吸入性全麻药 恩氟烷(enflurane)和异氟烷(isoflurane) 血/气分布系数小,诱导期短,恢复快,

8、肌松完全,是目前最常用的全麻药。 氟烷(Halothane) 血/气分布系数小,起效快;脑/血分布系数高,麻醉强度较高。 但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中等程度麻醉下有时可诱发心律失常,2018/11/15,14,11/15/2018,14,七氟烷(sevoflurance) 1 . 有芳香气味,患者易于接受 2 .血/气分布系数小,起效快,诱导期短 3.肌松作用较好。 4.心血管ADR少 用于诱导麻醉、维持麻醉和复合麻醉。 地氟烷(Desflurance) 强度低(MAC 6.0),麻醉作用弱 诱导期短,作诱导麻醉。,2018/11/15,15,氧化亚氮(N2O) 无刺激性气体,性质稳定,血/气分布系

9、数0.47,起效迅速,可作诱导麻醉。 麻醉效能弱,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2018/11/15,16,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 硫喷妥钠(sodium thiopental),1、起效快,无诱导期,维时短,作诱导麻醉和基础麻醉,单用限于小手术。 2、镇痛较差,肌肉松弛不足,抑制呼吸或引起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哮喘者禁用。,2018/11/15,17,11/15/2018,17,氯胺酮(Katamine)NMDA受体阻断剂 1、能产生分离麻醉(dissociative aneasthesia) 记忆和痛觉消失,意识部分存在,对环境变化无反应。 2、对体表镇痛内脏镇痛。 (1)适用于体表小手术麻醉 (2)作

10、基础麻醉或诱导麻醉。,2018/11/15,18,11/15/2018,18,依托咪酯(etomidate):短效,与硫喷妥钠作用相似。 丙泊酚(propofol): 起效快,短效,易于苏醒。 作诱导麻醉和维持麻醉,对心血管有抑制作用。 羟丁酸钠(sodium hydroxybutyrate) 氨基丁酸的中间代谢产物,安全范围大,对心血管和呼吸影响小,适用于儿童、老人麻醉 肌松作用差。,2018/11/15,19,三、复合麻醉及其药物 1、麻醉前用药: 镇静催眠药、阿托品、镇痛药 2、诱导麻醉: 用血/气分布系数小的吸入性麻醉药和 静脉麻醉药 硫喷妥钠、依托咪酯、地氟烷、氧化亚氮、丙泊酚 3、

11、基础麻醉 : 用镇静催眠药进入深睡状态 4、低温麻醉: 物理降温加氯丙嗪,用于心脏手术 5、神经安定镇痛: 芬太尼氟哌利多(1:50),痛觉消失,意识未完全消失状态,用于小手术。,2018/11/15,20,11/15/2018,20,合理复合麻醉用药的意义 (1) 麻醉诱导更加平稳、安全; (2) 遗忘、镇痛、肌肉松弛更加完善, 自主神经系统更加稳定。 (3) 各种麻醉药的用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也相应减少; (4) 减少单个药物个体差异对麻醉的影响,使麻醉可预测和控制; (5) 使麻醉因病情等需要而变得更加灵活; (6) 术后恢复更平稳、迅速和安全; (7) 术后镇痛,2018/11/15

12、,21,小 结 一、与药物作用相关的神经递质和受体 二、全麻药 吸入性全麻药 常用药物和物理参数的意义 静脉注射全麻药 常用药物 复合麻醉 镇静催眠药、阿托品、镇痛药(芬太尼 、瑞芬太尼)肌松药,2018/11/15,22,11/15/2018,22,思考 1.常用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有哪些? 其作用机制与影响那些神经递质及其受体有关? 2. 采用复合麻醉用药的目的和常用药物有哪些?,2018/11/15,23,11/15/2018,23,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 and Hypnotics 镇静药(Sedatives):是一类能减少运动、缓和焦虑、烦躁不安、恐惧症状,安定情

13、绪的药物。 催眠药(Hypnotics):是一类能减少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维持近似生理性睡眠、并易被唤醒的药物。 与剂量有关,二者之间无明显界限 。 根据化学结构分为三类: 苯二氮卓类 巴比妥类 其他类,2018/11/15,24,11/15/2018,24,要求: 1.掌握苯二氮卓类的共同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作用机制和应用。 2.掌握苯二氮卓类和巴比妥类的异同点及其应用和主要ADR(苯巴比妥、硫喷妥钠)。 3.了解其他药物,2018/11/15,25,11/15/2018,25,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 地西泮(diazepam) 、氯氮卓、氟西泮、硝西泮、奥沙西

14、泮 咪达唑仑(midazolam)、阿普唑仑等 一、药动学 1、脂溶性高,可迅速分布至脑组织,随后分布到脂肪和肌肉组织,Vd值大,重复用药可在体内蓄积。 2、主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多有活性。 其效应与药物的t1/2可不平行。 饮酒、肝功能减退、老年人应用后的可能结果?,2018/11/15,26,11/15/2018,26,2018/11/15,27,11/15/2018,27,二、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action) 苯二氮卓类增强GABA的中枢抑制功能。 GABAA受体由多个亚基组成,是一配体门控性Cl-通道,在Cl-通道周围有5个结合位点(GABA、BZ、巴比妥、印防己毒素

15、、神经甾体)。 机制 1、BDZ与GABAA受体BDZ结合位点结合 Cl-通道开放频率细胞内Cl- 膜超级化,神经兴奋性。 2、抑制腺苷摄取,抑制钙离子依赖的神经递质释放。 不同脑区受体的亚单位肽链不同,各苯二氮卓类药物结合后引起的药理效应有所区别,故临床应用各有侧重。,2018/11/15,28,11/15/2018,28,三、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抗焦虑(anxiolytic action) 首选。小剂量显著改善恐惧、紧张、忧虑、失眠、激动、心悸、出汗、震颤等症状。 地西泮、劳拉西泮、氯氮卓 2、镇静催眠(sedative and hyponotics) 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

16、减少觉醒次数。 不影响快波睡眠,停药后反跳症状轻 安全范围大,无麻醉作用 镇静并引起暂时性记忆缺失麻醉前给药。,2018/11/15,29,11/15/2018,29,(3)对肝药酶诱导作用少。 (4)连续用药不良反应轻(呼吸、耐受性、依赖性) 3、抗惊厥、抗癫痫 各种惊厥的辅助治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惊厥和药物中毒性惊厥),与增强GABA的中枢抑制作用有关。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 失神发作硝西泮,2018/11/15,30,11/15/2018,30,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skeletal muscle relaxant action) 抑制脊髓中间神经原的活动,减弱多突触反射。 在不影响正常活动下降低局部增强的肌张力。 用于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所致的中枢性肌肉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