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实录及点评[名师]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60323548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实录及点评[名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实录及点评[名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实录及点评[名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实录及点评[名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实录及点评[名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实录及点评[名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实录及点评[名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实录及点评一、资料展示,初识“奇人”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通过课外书或上网查寻有关徐霞客的资料,现在谁来向老师和同学汇报一下。生:我通过看课外书,了解到徐霞客是我国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一生游遍了大半个中国,对祖国的地质、地貌进行科学研究和考察。生:我通过上网查阅我知道了徐霞客从小就有立志科学考察的雄心壮志,他和当时的读书人不一样,淡泊功名,不入仕途,一生游山考察,从22岁起到56岁逝世,历时34年,真不简单啊!被后来称为千古奇人。生:我了解到徐霞客当时考察,一没有政府的委派,二没有国家的资助,只身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的足迹遍及江苏、安徽、浙江、山东等十六个省,路途中历

2、尽了千辛万苦。生:徐霞客把一生的旅行日志经后人整理成书,叫徐霞客游记,书中描述了我国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被后人称之为“千古奇书”。师:同学们非常了不起,课前查阅了这么大的资料,对徐霞客有个大致的了解。他这个人被后人称之为“奇人”,他写的书被后人称之为“奇书”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点评】课前让学生查阅课外书和利用网络资源,对徐霞客这位“奇人”有个初步的认识。二、通读课文,走近“奇人”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待会儿向老师和同学汇报,说说徐霞客为什么会被后人称之为“奇人”,书为什么会称之为“奇书”。(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检查)师:谁先来告诉老师,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

3、方体会出他是一个“奇人”?生:我从课文中的第二自然段可以看出,徐霞客和当时的读书人不一样,当时的读书人,都是读四书五经,考取功名,将来在朝廷上弄个一官半职,可那时的他不稀罕这个,他却放弃仕途,从事古今史籍、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读。这在“学而优则士”的封建科举时代,他这读这样的书籍有点不可理喻,所以被后来称之为“奇人”。师:分析得很有道理。他为什么要去收集和研读这方面的书籍呢?生:书中写到徐霞客发现此类书籍很少,记述简略且多有相互矛盾之处。于是他立下雄心壮志,要把这类书籍的缺点改正过来,走遍天下,亲自去考察探险。师:他母亲起初也反对他读这方面的书籍,后来为什么同意了呢?还鼓励他去远足考察,请

4、看动画短片徐霞客志在天下。师:看完影片,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徐霞客确实是一位“奇人”,他卓而不群,鄙视权贵、放弃仕途,走出书斋,所一生献给了旅行考察事业,真是不简单啊!【点评】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知徐霞客这位奇人的奇特之处,别的读书人读四书五经,考取功名,可他却淡泊名利,去实现他的远大志向,考察祖国的地质、地貌。生:老师,我从“此后三十多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第一手考察资料。”这句话中体会出徐霞客是位“奇人”。师:是吗?说给老师和同学听一听。生;读了这句话,使我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被后人所

5、敬仰,而徐霞客只身一人,为了完成他的考察事业,三十多年来,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他一路上遇到的艰险是无法形容的,可他不畏艰险,行程九万里,这可是常人无法完成的“壮举”,把他说成是一位“奇人”当之无愧呀!师:徐霞客完成的这一“壮举”确实被后人所钦佩,谁能用把这种感情读出来。生:老师我觉得读这句话,语调应该高昂一些,尤其是“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更应该重读,读出诗人博大的胸怀,也把自身完全投入到大自然中,是何等的高兴啊!师:说得很有道理,你来当当小老师,引领大家把这句话读一读。师:老师也想读读句话,如果老师读好了,给我点的掌声。读不好,希望同学们帮我指出来。生:(学生鼓掌),现在我们全班一起来读读

6、这句话。【点评】语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教者抓住了文章中的好句段,让学生初读、品读,读书感悟徐霞客的“奇人”之美。师:谁还能说说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出徐霞客确实是一位“奇人”?生:文章中写到当时的交通不便“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飞机,有些地方甚至连道路都没有”“再加上明朝末年治安不好,盗匪横行。”如果说没有一点毅力的人,他遇到这样的“苦”和“险”,早就会打退堂鼓,可他没有被这些所吓倒,继续完成他的考察事业,真是一位“奇人”啊!生:课文第四自然段中例举了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也遇到的苦和险,就更能说明他是一个“奇人”,他到西南地区去考察石灰岩地形和长江源流。路上,一个同伴难耐旅途劳顿,不辞而

7、别,一个不幸病死,另一个也偷偷走了,还带走了他仅存的行囊,途中还遭到抢劫,这些打击,都没有动摇他继续西行,就凭这一点超凡的毅力,说他是“奇人”,一点也不为过啊!师:分析得多透彻啊!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生:老师,我还从这段话中的结尾一句体会出他是一位“奇人”,先前书上都说长江的源流在岷江,可他认为长江水势猛,应该要比黄河长。刚才我们看了徐霞客志在天下短片,了解到还为这事请教过他的母亲。他对书中的结论表示怀疑,所以他亲自考察探险,终于找到了长江的源流是金沙江,他这种求真求实,也可看出他是一位“奇人”。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啊!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本,去感受一下这位“奇人”不畏艰险、毅力超凡、求真求实的精

8、神吧!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师:还有体会吗?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出他是一位“奇人”生:我从第二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来,白天徐霞客攀险峰、涉危涧,晚上疲劳到了极点,可他还要把当天的见闻记录下来。他白天跋山涉水,已经够他受的了,晚上应该好好休息一下,可他仍在漆黑的山洞里,写下当天的见闻。书中的插图,画出了他在洞穴里“燃松拾穗,走笔为记”的情景,他对考察工作的执着精神,一般人是难以做到啊!可以说明他是一位“奇人”。生:老师,我补充。他经常在荒野上露宿,栖身洞穴更是家常便饭,在野外露宿要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天寒地冻,这些苦处是可想而知的,可这些都没有阻挡他完成他的雄心壮志,真称得上是一位“奇人”啊

9、!师: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好这两句话呢?生:我觉得“攀”“涉”“再”“即使”“也”这些地方都应重读,体现徐霞客不畏艰险的精神。生:我觉得“燃松拾穗,走笔为记”是徐霞客忘我工作的写照,朗读时语调要扬上去,才能体现他对环境这么艰苦的情况下,他还泰然若之,可敬可佩啊!(学生深情地朗读这两句话)【点评】对文章的重点句段,教师应加以引导,读出感情,读出自己人理解,而不是泛泛而读,让学生读得有层次,有深度。师:我觉得课课文中写徐霞客探险两个山洞,一可以说明他的胆识,二可以说明他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他面对洞口的蟒蛇,他都没有放弃进洞考察;当地村民又说里面有一条会吃人的神龙,没人当他的向导,可他去竟然一人拿着火

10、把去探险,一般人是无法完成的,所以我觉得他是一位“奇人”。师;老师课前为同学们准备了徐霞客他当时游览这个洞穴的情景,想看吗?生:想。【点评】再次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感悟徐霞客的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师:其实!徐霞客探险的山洞还不只这两个的呢!他一生探险过人的山洞,就他走过的中国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就有270多个。生:我觉得最能说明他的“奇人”之处,是后人为他整理的徐霞客游记,据现代地理学家的实际勘探,已经证明他的观察和描述非常准确,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他的游记详实生动,写山写水,都能融入深刻的感情,是我国山水文学的不朽杰作。师:徐霞客游记的科学和文学价值得到了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1、李约瑟博士的高度评价:“徐霞客游记读起来并不像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20世纪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这位奇人写的奇书成为了不朽的杰作,我们为之振奋和自豪,让我们美美地把最后一自然段读下来。【点评】教学是对话的过程。教学时教者紧紧抓住 “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现徐霞客是一位奇人”来组织教学,给学生一个阅读的来回,整体去分析他“奇”在哪儿?从而领悟人物的优秀品质。三、总结归纳,学习“奇人”师:学习了这一课,徐霞客的哪些方面值得你去学习?生:我要向徐霞客学习,他把毕生的心血都投入到研究祖国的地质、地貌上,投向于大自然。生:徐霞客少年时就立下雄心壮志,并且努力去践行,不管遇到多少艰难和危险,

12、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志向,这种精神是难人可贵的。生:我最佩服他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生:我要向他那样从小立下雄心壮志,长大后为祖国贡献力量。师:是啊!徐霞客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课文为什么有“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为题呢?生:因为徐霞客一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去考察、去探险、去研究祖国的地质、地貌,了解大自然的奥秘。生:他走遍三江五岳,横跨了中国十六个省份,这个过程就就像我们阅读书本一样,所以课题以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为题。师:徐霞客一生执着地阅读大地,他把大自然当作一本博大精深、永远读不完的书,用智慧、毅力、恒心及毕生的精力去解读,终于成为一代“奇人”,名垂青史

13、。【点评】语文是思想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者在总结课文的时,让学生说说从徐霞客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因为前面在分析徐霞客的“奇人”之处,已经懂得了人物的优秀品质,这时再一次的归纳理解,学生就不会空喊口号了,把思想性落到实处。四、课后延伸,敬佩“奇人”自选作业完成:1、如果今年中国要举办一个大型的“徐霞客研讨会”请大家写一篇介绍徐霞客先生的小文章,字数一百字左右。2、徐霞客一生奇人和奇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学习交流。3、有条件的阅读徐霞客游记这本书。【点评】让学生选择有个性化的作业,尊重学生,使学生不再认为作业是老师强加在自己头上的负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自选作业,使学生对徐霞客这位奇人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丰满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