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2351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辽宁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辽宁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辽宁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辽宁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辽宁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XX年1月16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XX年6月30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XX年1月13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XX年9月26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居住在本省的以及户籍在本省而居住在省外的公民,应当遵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本条例。第三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方针,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管理机制。第四条省、市、县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省、市、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其他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第五条工会、共青团、妇联及计划生育协会等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

3、,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鼓励公民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监督,对举报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行为并经查实的,由被举报人所在县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二章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年度人口发展计划和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根据人口发展计划和规划,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第八条县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的组织、协调、时间:XX-12-03考核、评估等日常工作。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管辖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

4、生育工作,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给予重点扶持。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本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鼓励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为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提供捐助。第十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人民政府为主,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予以配合。实行统一服务管理,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十一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和文化等部门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

5、法律、法规及计划生育知识。大众传媒应当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社会公益性宣传。第十二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指导学校安排必要的课时,在学生中开展人口理论教育、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第十三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村民委员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计划生育机构或者指定人员,做好本单位、本管辖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本条例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与优待措施,并向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报告本单位、本管辖区域有关计划生育的工作情况。第十四条企业事业单位、村民委员会可以与本单位或者本管辖区域内的育龄公民签订计划生育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并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指导下,做好避孕和节育医

6、学检查的组织工作。第十五条建立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人民政府对其所属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所属其他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的双重监督。建立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并采取日常监督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第十六条实行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制度。兼职委员单位由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组成,并具有下列职责:结合本部门、本系统的工作特点,制定工作方案,协调、督促本部门、本系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参与研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参与制定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以及相关政策;及时

7、了解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提出意见与建议;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有关的其他工作。第三章生育调节第十七条稳定和逐步完善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第十八条初次生育的夫妻在女方怀孕后,应当持居民户口簿、结婚证、妊娠证明和所在工作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婚育情况证明,到其一方户籍所在地的乡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免费办理生育登记。第十九条只有一个子女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经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双方均为少数民族,且女方是户口登记在农村村民委员会并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村居民的;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其中一方是国家确定的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的;双方均为海岛居民,

8、且连续在海岛居住五年以上的;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其中一方残疾,且残疾程度相当于残疾军人五级以上标准的;一方为残疾军人,且残疾程度为五级以上标准的;女方是农村居民的,只有一个女孩的;经市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鉴定,第一个子女为病残儿或者第一胎双胞胎子女均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适合再生育的;同胞兄弟只一人有生育能力的;双方均为农村居民,男到有女无儿的家庭结婚落户,并赡养女方父母的;再婚一方已有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或者未收养子女的。前款第项规定,有女无儿家庭姐妹数人的,只批准一人。第二十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经市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再婚一方已有两

9、个子女,且均为合法生育或者收养,另一方未生育或者未收养子女的;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再婚夫妻,双方再婚前各生育一个子女的;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再婚夫妻,独生子女一方未生育子女,另一方已生育一个子女,双方婚后生育一个子女且家庭只有该子女的;一方属丧偶再婚,且双方再婚前均已合法生育或者收养一个子女的;夫妻因患不孕症未生育,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怀孕的;合法生育或者收养的子女不超过两个,其子女有死亡的。第二十一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夫妻,不得再生育:有生育能力,符合生育一个子女规定,但已收养或者送养子女的;符合法定再生育条件,但在再生育前又收养或者送养子女的;符合法定再生育条件,但怀孕后无正当理由引产,或者生育后故意

10、致婴儿死亡或者谎报婴儿死亡的;属于离婚后再婚的男方,其离婚判决书中记载因生女孩而离异的。前款第项、第项中规定的收养子女,不包括残疾儿、孤儿和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父母的弃婴及儿童。第二十二条符合再生育条件但没有再生育子女的农村居民,成建制转为城镇居民后,未享受到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继续享受原农村居民的生育政策;已享受的,自享受之日起3年内可以继续享受农村居民的生育政策;因其他原因转为城镇居民的,不得再享受农村居民的生育政策。但在转为城镇居民之日前已经批准生育并已怀孕的,准予生育。城镇居民转为农业户口的,不执行本条例第十九条有关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生育的规定。第二十三条符合再生育条件

11、的夫妻要求再生育的,应当持相关证件,向拟落户一方户籍所在地的乡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乡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提出审核意见,报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符合第二十条规定条件的,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并自收到之日起15日内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市、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当事人;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第二十四条已满法定婚龄但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生育的,由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书面通知其在3个月内办理婚姻登记;逾期未取得婚姻登记证明的,按照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处理。第二十五

12、条超过法定生育子女数量再收养的,按照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处理。第二十六条不符合法定再生育条件怀孕的妇女,由本人自愿选择医学措施终止妊娠。不终止妊娠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第二十七条育龄夫妻应当参加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统一组织的避孕和节育医学检查服务,预防、减少和终止非意愿妊娠。不参加统一组织的避孕和节育医学检查服务的,终止非意愿妊娠发生的费用不享受免费待遇。提倡已生育子女的夫妻,选择长效避孕措施。第二十八条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免费享受下列服务:领取非卖品的避孕药具;参加孕情和宫内节育器检查;放置和取出宫内节育器;施行输卵管结扎、输精管结扎、皮下埋植避孕剂和人工流产术、中期妊娠引产术;计划生育手术

13、并发症的诊治;与第项至第项有关的常规医学检查;国家规定的其他项目。前款规定所需经费,参加生育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没有参加生育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列入财政预算。具体管理及支付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第四章奖励与社会保障第二十九条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XX年1月16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XX年6月30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XX年1月13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

14、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XX年9月26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居住在本省的以及户籍在本省而居住在省外的公民,应当遵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本条例。第三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方针,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管理机制。第四条省、市、县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省、市、县卫生和计

15、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其他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第五条工会、共青团、妇联及计划生育协会等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鼓励公民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监督,对举报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行为并经查实的,由被举报人所在县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二章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年度人口发展计划和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根据人口发展计划和规划,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第八条县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的组织、协调、考核、评估等日常工作。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管辖区域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