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学实录及评析[名师]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60323475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学实录及评析[名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学实录及评析[名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学实录及评析[名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学实录及评析[名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学实录及评析[名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学实录及评析[名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学实录及评析[名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聚会教学实录及评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第4节,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乘法意义的感悟,体会乘法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中的主题图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式出现,目的是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教学时教师要保护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乘法问题的解决上。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会应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2、际问题,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熟悉学校环境、生活环境的经验,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前3节乘法的初步认识已经帮助学生建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我根据本班学生自学能力强,乐于动手,善于合作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尝试学习方式,加强了动手操作与说一说、找一找的实践环节,帮助学生体会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不同的,生活中处处有乘法,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同时培养兴趣,提高自信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关系,通过内推,深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2、通过问、摆、说、找一系

3、列活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培养其创新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乘法的实际运用分析,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教学重点: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乘法的含义。教学难点:体会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不同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具准备:圆片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电脑出示动物聚会的情景图)师:小朋友,秋天到了,满山遍野的果实都成熟了。小动物们决定开一个“庆丰收”的联欢会,你们看,都有谁来参加?评析:借助电教多媒体,生动的画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良好愉悦的学习情结,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生:有小猴子拿桃子,小兔拿胡萝卜 。生:数上有小

4、鸟生:小松鼠也来参加 了。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师:能够将自己的劳动果实与小伙伴们分享,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树上一共有多少 只小鸟?师:如果你把问题加上已知条件,说得完整一些就更好了。生:每群小鸟有3只,3群一共有几只小鸟?生:每个盘子里有6个桃子,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生:有6只小松鼠,每只松鼠采了3个松子,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生:有3只小兔,第一只小兔拿了3根胡萝卜,第二只小兔拿了5根胡萝卜,第三只小兔拿了7根胡萝卜,一共拿来几根胡萝卜?(原图是有3只小兔,每只小兔拿4根胡萝卜,这里略加改动)2、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这

5、些问题怎样计算呢?(1)请你们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讨论略)(2)尝试解决。师:说说你们是怎么计算的?(以解决“一共有几只小鸟?”为例)生:我是用加法计算的,3+3+3=9(只)。生:我是用乘法计算的,33=9(只)。师: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生: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有3根树枝,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也就是求3个3只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师:爱动脑的孩子最聪明!(看到有的学生不是很理解,我就出示了下列填空)每根树枝上有()只小鸟,有()根树枝,也就是求()个()是多少,可以用()计算。(“求小猴子有多少只?”“小松鼠有多少只?”和以上过程相同)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看了一幅图发现了这么多

6、的数学问题,还想办法解决了,真不简单,谁能说说乘法和加法的关系是什么?生:乘法比加法简便。生: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师:你真聪明!评析:在这里教师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经历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4、理解63的两个含义(1)师:计算“一共有几个桃子?”和“一共有几个松子?”时都可以用63表示,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2)小组讨论:生:意义相同,因为它们都可以用63表示。生:意义不相同,因为求“一共有几个桃子?”是求3个6是多少,求“一共有几个松子?”是求6个3是多少。(3)

7、汇报交流:生:意义不相同,一个是求3个6是多少,一个是求6个3是多少。师:对,同一个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意义是不同的。(4)师:老师这里有一道连线题,想考考你们,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有)自信可是成功的一半,老师相信你们!(学生联线后交流)评析:教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将提出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进行探索、争论、交流,注重了解题思路的对比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5、师:“求小兔一共拿来多少根胡萝卜?”你们是怎样计算的?生:我是用加法表示:3+5+7=15(根)师:你们能将它改成乘法算式吗?生:不能改成乘法算式,因为加数不相同。师:加数不相同就不

8、能改成乘法算式,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第三只小兔的胡萝卜送给第一只小兔几个,让每只小兔拿的胡萝卜数量相同呢?(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生:把第三只小兔的胡萝卜送给第一只小兔两个,每只小兔拿的胡萝卜数量就相同了。生:改成乘法算式是:35=15(根)53=15(根)(学生一起鼓起掌来)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棒!你们看:认真思考,并且接纳别人的意见,不断修正自己,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评析:问题是放飞思维和想像的钥匙。问题的出现是一种学习动力,一种创新因素。让学生将3+5+7这个加法算式移多补少变成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形式,改写成乘法。打开了学生思维想像的闸门,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

9、 巩固深化、拓展思维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班级里,还藏着许多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你们想不想做一做?(生兴高采烈地喊出“想”)1、数一数、算一算师:请第1排的同学站起来,数数是几个几,写出乘法算式。生:81=8(人)生:也可以用188(人)师:请第2排的同学站起来,数数是几个几,写出乘法算式。生:82=16(人)生:也可以用2816(人)师:请第3排的同学站起来,数数是几个几,写出乘法算式评析:“体会同一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不同的”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教师设计了数一数、算一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对班级同学内部现实的、直观的事物的观察来理解a个b等于b个a,从而对ab的意义才

10、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2、看一看、说一说师:你能说说23在这四幅图中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吗?要把话说得完整一些。生:每只刺猬身上背着3个苹果,2只刺猬一共背回多少个苹果?生:一副手套有2只手套,3副手套共有几只手套?生:两个铃铛一捆,三捆铃铛一共有几个?生:每排有3个格子,2排有几个格子?生:每列有2个格子,3列有几个格子?(学生个个争着说,对几幅图比较感兴趣。)3、摆一摆、画一画(1)师:小猪们带着自己收获的玉米也来参加联欢会了。淘气一看,它们带来的玉米总数可以用算式54=20(个)来表示。你知道来了几只小猪,每只小猪带来几个玉米吗?请你用圆片摆一摆或者用笔画一画。(学生思考后活动)(2)汇报

11、交流:(会出现两种结果)生:来了5只小猪,每只小猪带来4个玉米,一共有20个玉米。生:来了4只小猪,每只小猪带来5个玉米,一共有20个玉米。(3)师: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这就是创造,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评析:54可以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两个乘法含义,融入了小猪送玉米的情景,不仅增加了生活情趣,而且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4、开放练习、发散思维(1)师:“庆丰收”联欢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小动物遇到了一个难题:如果有12个小动物了参加聚会,应该摆几张桌子,每张桌子坐几人呢?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动物吗?帮助别人可是一种美德。现在

12、请同桌的小朋友分工合作,拿出12个圆片,代表12只小动物,一人摆一人写算式。比一比,谁设计的方案最合理!(2)展示设计方案:生:我摆了张桌子,每张桌子坐只小动物。生:我摆了张桌子,每张桌子坐只小动物。生:我摆了张桌子,每张桌子坐只小动物。生:我摆了张桌子,每张桌子坐只小动物。生:我摆了张桌子长桌,每张桌子坐只小动物。生:我摆了张小桌子,每张桌子坐只小动物。生:我还有一种方案,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胖的坐在一起,少坐几个;瘦的坐在一起多坐几个。生:我摆了张桌子,第一张坐8只小动物,第二张桌子坐4只小动物。(3)集体交流评价:师:小朋友们真是一个小小设计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案。说一说,你认为哪种方

13、案最合理?生:我认为第一种方案最合理,四张桌子摆得整齐还不挤。生:我认为第三种方案最合理,一张桌子坐个人太少了。生:我认为第五种方案最合理,大家在一起多热闹啊!生:我觉得每个桌子不一定都坐相同的人数,像第种方案就比较好。生:第6种方案不合理,搬12张桌子太麻烦。师:小朋友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跟同伴们互相交流,这就是合作。老师会把你们的意见带给小动物们的,让它们参考。评析:在本节教案中教师设计了“每只小兔拿不同数量的胡萝怎样列出乘法算式”“看一看,说一说”“猜小猪拿几个玉米”“如何摆桌子”四个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合作实践活动,给了学生一个个想像和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动手实践过程中去

14、理解、去发现。无论哪种想法我都给予鼓励,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为不同的说法,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创造才能,体现了人人都能学数学,不同的人能学习不同的数学的思想。四 总结延伸、情知共融1、师:小朋友们,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我会用乘法解决问题了,我很高兴!生:我知道了一个乘法算式有两个意义。生:我帮助小动物设计了桌子2、师:是啊,乘法的用处可大了。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乘法。(1)你们看:(电脑出示画面)药盒止咳冲剂(10g10袋)吉禾豆粉(50g20包)图纸上长方形草地(20m15m)师: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2)你能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用乘法解决?(学生自由发言:汽车上

15、的座位、买东西、人的身体上、排队、种树、月饼盒中)3、师:小朋友们,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实践,你就能体验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评析:“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是贯穿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之一。“求小动物们各拿了多少水果?”“算一算班级的人数”“如何摆桌子”“找身边的乘法”等学习内容都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都是充满个性化的、儿童化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展开了学生的想像,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猜测、探索和交流,让学生感到他们学习的就是身边的数学,就是“我们自己的数学”。使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及学数学的价值。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那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