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名师]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6032336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名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名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名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名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名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名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名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一、理解教材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以“变化”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同时,让学生发现这些变化而感到喜悦与充实,这也将作为学生对社会、对历史的认识积淀而贮存。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一首叙事性诗歌,诗歌以 “我”的口吻,通过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变化的惊喜,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 这首诗歌饱含着爱家乡、爱祖国的深情。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现代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进而体会诗歌的丰富内涵,了解诗人

2、对深圳特区、中国过去现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本课一共有8个小节,写了三方面的内容。第1、2小节由概括到具体叙述了“昨天”一座小村庄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第37小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这座村庄的可喜变化,抒发了诗人惊喜、赞叹的情感。 第8小节总结全诗,讴歌改革开放、党的富民政策给村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人民的生活将来会更加美好。二、 设计理念课标指出,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因此,本文的教学我选择了“激情导练”为主要教法,主要依据有两条:

3、依据之一是我认为激情导练法最能体现老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完美统一,可以加强训练的可操作性,减少训练中的无效成份,从而增加训练的密度和效率,真正把语文课上成语文素质教育课。依据之二是我觉得这种以导练为主体的训练程序,最适于突破本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学习掌握并会写“灶、庞、焕”等生字;三是引导学生找一找是各种对比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为后面的习作做准备。过程与方法:一是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二是画出重点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的情感。三是理解课文中教案理解的词语,找出文中作用的比喻、泥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4、: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中描绘的一座村庄、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我确定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有两个:一是抓“昨天、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重点词句,品味语言。这一重点的确立,我还想体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品味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了解祖国,赞美祖国,赞美改革开放的感情;二是能进一步训练学生了解诗歌,诵读诗歌的能力。我们从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样做能逐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继而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同时也对课文语言进行了深度地挖掘。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教学过

5、程: 一、欣赏图片,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咱们要学习第三单元的课文,打开书,看看第三单元的主题及文章的题目。咱们先来学习第一篇文章。板书: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2简短交流。出示一组深圳的风光图片。你们喜欢这地方吗?为什么?板书: 今天 大都市 繁华3那么,深圳的过去如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使它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注意有哪些生僻的词语和不容易读好的句子,一会和大家交流。2再读课文。重点了解“困扰、渺茫、劳作、焕然一新、面朝黄土背朝” 3抽学生分节的朗读。出示: 过去的面貌 发生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 4读后互评。(浅层评价是否读准确,读响

6、亮等) 5关于朗读诗歌的韵味,注重韵脚的读法。简单介绍韵脚。 6、学生练习,再指名读适当,适时地进行朗读指导。三、品读-理解与感悟1、这座村庄原来是什么样?指名读1、2小节。你能想象出当时的生活吗?说说你的理解。2、诗人开篇为什么用“昨天”而不说“过去”?(体会.深圳、祖国“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3、你怎么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省略号起到了什么作用?(让学生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4、原来的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昨天 贫穷落后5、现在的村庄是什么样子?默读3-7小节,体会诗人是怀着什

7、么样的心情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关词句。(引导学生体会第三小节。)通过“呵、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之情。这一节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6、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惊叹?到底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合作学习4-7小节。7、全班交流。4-7小节从哪些方面写了村庄的变化?你能感受到什么?能不能将你的感受读出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者的内容和情感。)8、是呀,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绘着美

8、好春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总结-拓展与延伸拓展阅读中国一日,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的变化。板书设计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昨天小村庄:贫穷教学反思: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一首现代诗,它的节奏和韵律都很美,诗歌的内涵十分丰富,通过以深圳的缩影反映我国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我在教学时,抓住了以下几点,教学效果很不错。第一,以一组图片开课,在优美的乐曲中欣赏现代化的大都市深圳,使学生对深圳的繁荣景象及现代文明有了最初的感知了解,同时,以“你们喜欢这地方吗?为什么?”一问,让学生思考讨论,在润物细无声地揭示课题的同时,为理解诗歌最后一节“改革开放给他们插上翅膀”这样内涵丰富的句子,积累了信息,奠定了基础,埋下了伏笔。第二,紧紧抓住读的教学,用引读、诵读,仍至于每词、每句的体会反复读,读出小村庄的贫穷与困扰,读出大都市的繁荣与富饶,读出自豪与骄傲,从而感悟到了改革开放给深圳带来的可喜变化。第三、阅读中国一日了解国家在变化,越变越繁荣,越变越富强,这都是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所带来的结果,从而真正达到了此课教学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