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冶炼摇炉心得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20941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炉冶炼摇炉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转炉冶炼摇炉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转炉冶炼摇炉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转炉冶炼摇炉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转炉冶炼摇炉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炉冶炼摇炉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炉冶炼摇炉心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转炉冶炼摇炉心得【本章学习要点】本章学习转炉炼钢的装入制度、供氧制度、造渣制度、温度制度及其操作,终点控制及出钢,脱氧及合金化,转炉吹损与喷溅,顶底复合吹炼,转炉操作事故及处理。第一节转炉冶炼过程概述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过程,主要是降碳、升温、脱磷、脱硫以及脱氧和合金化等高温物理化学反应的过程,其工艺操作则是控制装料、供氧、造渣、温度及加入合金材料等,以获得所要求的钢液,并浇成合格钢锭或铸坯。从装料起到出完钢、倒完渣为止,转炉一炉钢的冶炼过程包括装料、吹炼、脱氧出钢、溅渣护炉、倒渣等几个

2、阶段。一炉钢的吹氧时间通常为l218min,冶炼周期(相邻两炉之间的间隔时间,即从装料开始到装料开始或者从出钢毕到出钢毕)通常为3040min。表101为氧气顶吹转炉生产一炉钢的操作过程,图101为转炉吹炼一炉钢过程中金属和炉渣成分的变化。吹炼的前l314时间,硅、锰迅速氧化到很低的含量。在碱性操作时,硅氧化较彻底,锰在吹炼后期有回升现象;当硅、锰氧化的同时,碳也被氧化。当硅、锰氧化基本结束后,随着熔池温度升高,碳的氧化速度迅速提高。碳含量溅量、以及炉衬寿命等均有直接影响。供氧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合理确定喷头结构、供氧压力、供氧强度、喷枪高度以及在吹炼中如何调节枪位。一、氧射流及其与熔池的相互作

3、用1氧气射流无论对哪一种转炉,顶部氧流都是最重要的供氧渠道。顶氧射流是从出口马赫数远大于l的喷头中喷出的超音速射流。它由超音速段、音速段和亚音速段组成,其射程随出口气流马赫数增大而延长。除超音速段外,射流断面不断扩大。与自由射流相比,喷入炉膛的氧射流与炉内介质存在温度差、浓度差和密度差,此外还存在反向流动介质和化学反应。炉膛内的氧射流实质上是一种复杂的扩张流,是具有化学反应的逆向流中的非等温超音速湍流射流。氧射流的能量主要用于搅动熔池,克服阻力及能量损失。研究表明,用于搅动熔池的能量约占射流初始能量的20,克服浮力的能量约占5l0,非弹性碰撞的能量损失约占7080。多孔喷头的设计是基于分散氧流

4、,增加它与熔池的接触面积,使吹炼更趋平稳;它对熔池搅拌力减小,但使成渣速度加快。2氧射流与熔池的相互作用。氧射流与熔池接触时在液面上形成冲击区凹坑,凹坑实际上是高温反应区。热模拟实验表明,高温反应区呈火焰状,亦称火点。它由光亮较强的中心(一次反应区)和光亮软弱的狭窄的外围(二次反应区)所构成。据测定,反应区的温度0在XX2700C之间。通常,一次反应区直接氧化反应优先得到发展,二次反应区间接氧化反应得到发展。穿透深度和冲击面积是凹坑特征的主要标志,弗林等人在90t转炉上得出了确定穿透深度的公式。实验条件下发现,驱动压力对冲击面积的影响不明显。当冲击速度增加到一定值后,冲击面积随驱动压力的升高而

5、增加,但在高于设计压力的附近变化平缓;无论是多孔喷头还是单孔喷头,枪位对冲击面积的影响规律相同。冲击面积随枪位的变化,对应于不同的冲击速度存在一个最佳位置,对应于最大冲击面积下的枪位可由公式来确定。熔池的搅拌程度与氧射流的冲击强度密切相关。氧射流冲击力大(硬吹),则射流的穿透深度大,冲击面积小,对熔池的搅拌强烈;反之(软吹),则射流的穿透深度小,冲击面积大,对熔池搅拌弱。在氧射流的作用下,熔池将受到搅拌,产生环流、喷溅、振荡等复杂运动在不同的吹炼方式下,熔池的化学反应形式也不同。硬吹时,载氧射流大量进入钢中,碳的氧化反应激烈,而熔渣氧化性弱;反之,则进入钢中氧少,熔渣氧化性提高。定性得到证实的

6、元素氧化机理为:第一,当C,Mn,Si,P等元素含量大于时,它们优先在金属气体界面上氧化,此时氧由气相内部向金属表面的传质是反应过程的限制环节。第二,在上述条件下可以进行下述一系列反应:附件2:样本一:注:转炉炼钢工分解为炉长、摇炉、炉前三个岗位,其中摇炉岗位技能考试标准如下:摇炉岗位技能考试标准一、技能要求1、装入操作。根据装入制度控制原理,能够根据转炉参数确定合适装入量和入炉原料结构,达到高效、低耗的目的。2、供氧操作。掌握转炉炼钢冶炼原理和炉内化学反应,根据供氧制度原理做好氧枪高度控制、氧气流量压力调节,控制过程吹炼平稳,控制终点钢水和炉渣成分达到目标要求。3、造渣操作。掌握各种造渣材料

7、加入量和加入时机,根据转炉造渣基本原则造好炉渣,达到控制终点成分、减少喷溅和吹损、提高溅渣护炉质量、提高钢水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目的。4、温度控制。能够根据转炉情况、钢种情况、钢包情况、出钢口寿命等因素,合理控制终点温度在出钢范围内。5、终点控制。能够根据热平衡和炉长要求,合理控制终点温度、终点成分和炉渣成分。6、溅渣护炉操作。能够根据终点炉渣情况合理选择溅渣参数,控制溅后渣稠而不干,炉体挂渣均匀,炉型稳定。7、掌握转炉岗位各类事故预案预控。8、掌握转炉各种维护方法和工艺要点。9、掌握主要工艺设备设计参数,能协助处理一般工艺设备事故。10、了解相关工序相关操作要点。11、能够按炉长要求对转炉进

8、行相关维护。12、能够协助炉长进行安装出钢口的相关操作。二、技能考核要点12摇炉岗位技能考试标准一、技能要求1、装入操作。根据装入制度控制原理,能够根据转炉参数确定合适装入量和入炉原料结构,达到高效、低耗的目的。2、供氧操作。熟练掌握转炉炼钢冶炼原理和炉内化学反应,根据供氧制度原理做好氧枪高度控制、氧气流量压力调节,控制过程吹炼平稳,控制终点钢水和炉渣成分达到目标要求。3、造渣操作。熟练掌握各种造渣材料加入量和加入时机,根据转炉造渣基本原则造好炉渣,达到控制终点成分、减少喷溅和吹损、提高溅渣护炉质量、提高钢水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目的。4、温度控制。能够根据转炉情况、钢种情况、钢包情况、出钢口寿

9、命等因素,合理控制过程温度和终点温度。5、终点控制。能够根据热平衡和炉长要求,合理控制终点温度、终点成分和炉渣成分,提高钢水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溅渣护炉质量和生产效率。6、溅渣护炉操作。能够根据终点炉渣情况合理选择溅渣参数,控制溅后渣稠而不干,炉体挂渣均匀,炉型稳定。7、熟练掌握转炉岗位各类事故预案预控。8、熟练掌握转炉各种维护方法和工艺要求。9、参与新品种、新工艺试验,并能针对现场技术或操作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0、熟练掌握主要工艺设备设计参数,能协助处理一般工艺设备事故。11、掌握相关工序操作要点。12、掌握更换出钢口操作要点。二、技能考核要点34摇炉岗位技能考试标准一、技能要求1、装入操

10、作。根据装入制度控制原理,能够根据转炉参数确定合适装入量和入炉原料结构,达到高效、低耗的目的。2、供氧操作。熟练掌握转炉炼钢冶炼原理和炉内化学反应,根据供氧制度原理做好氧枪高度控制、氧气流量压力调节,控制过程吹炼平稳,控制终点钢水和炉渣成分达到目标要求。3、造渣操作。熟练掌握各种造渣材料加入量和加入时机,根据转炉造渣基本原则造好炉渣,达到控制终点成分、减少喷溅和吹损、提高溅渣护炉质量、提高钢水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目的。4、温度控制。能够根据转炉情况、钢种情况、钢包情况、出钢口寿命等因素,合理控制过程和终点温度。5、终点控制。能够根据热平衡和炉长要求,合理控制终点温度、终点成分和炉渣成分,提高钢

11、水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溅渣护炉质量和生产效率。6、溅渣护炉操作。能够根据终点炉渣情况合理选择溅渣参数,控制溅后渣稠而不干,炉体挂渣均匀,炉型稳定。7、熟练掌握转炉岗位各类事故预案预控。8、熟练掌握转炉各种维护方法和工艺要点。9、能够参与四新试验,并能针对现场技术或操作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5转炉漏钢事故演练总结转炉漏钢属于重大事故。严重的漏钢或处理不当的漏钢事故都会导致转炉停炉,若是漏钢烧坏托圈,会导致大量漏水,引发安全事故。为提高岗位人员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其事故自救和施救的意识和技能,根据转炉区域的特点,5月22日转炉工艺甲班组织了一次转炉漏钢事故演练。一、参与人员:总指挥:陈敏确

12、定漏钢部位和漏水情况:张彦、任攀关闭本体冷却水:朱斌、徐丹关闭底吹气阀:易太成组织人员撤离:黄柱地点:转炉车间7#转炉二、演练过程:22日晚上8点,7#炉倒终渣后,炉子摇到35等样出钢,等样时间偏长。等到一倒样后,一助手将炉子摇到-20准备选台出钢,同时一助手发现炉子托圈下方位置发红、冒火,并有少量钢水冒出。一助手立即拍下倾动急停,通知炉长及工长到现在确认,副一助手通知调度室,调度室主任到现场总指挥。调度员通知车间主任、安全员、总炉长到现场。调度室主任到场后立即指挥工长张彦及炉长任攀确认漏钢部位,炉内是否进水;由于漏钢部位在托圈附近,安排朱斌及徐丹关闭转炉本体水阀;副一助手易太成关闭底吹气阀;

13、发现炉内进水则安排炉长黄柱组织其他人员撤离至办公楼外安全位置(至厂房外50米之外)待车间管理人员亲自现场确认炉内无水干燥之后,由炉长点动向非漏钢侧试探性摇炉,如果炉内有放炮声音立即停止摇炉,倾动拍急停,待炉内水份蒸发干燥以后才可摇炉作业。如果刺漏部位不影响炉内进水,立即组织将钢水从非漏钢侧倒入钢包,倒入前应在钢包内加入大量合金及脱氧剂以防止钢水翻腾。钢水倒出后根据漏洞的大小和漏钢的部位组织补炉。图一:关闭托圈进水阀图二:托圈、炉帽、炉口冷却水阀图三:转炉本体水总阀图四:转炉底吹气阀此次事故演练进行很顺利,班组成员积极配合。演练后进行总结,提出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相互讨论如何预防转炉漏钢,如何护炉。此次演练提高了本班的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让大家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了各个阀门的位置,遇到漏钢事故会更加冷静面对。同时交流了护炉心得。转炉工艺甲班XX年5月23日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